劉 俊
(新余市新鋼一小 江西 新余 338001)
對網球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考
劉 俊
(新余市新鋼一小 江西 新余 338001)
在網球教學中,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網球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網球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必須結合現階段網球教學的現狀、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網球運動的規律特征,在傳統的教學方法基礎上,運用其他學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成熟的教學經驗加以創新。
網球;教學方法;創新
在我國網球運動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如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模式較為傳統、網球教材稀缺等等,這些不足不僅限制了我國網球的教學水平,也不利于學生網球生涯的發展。因此,如何創新網球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有利于學生又好又快發展已成為體育教師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現階段,在高校網球教學的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仍占據著主導地位,嚴重阻礙了網球教學的發展。由于傳統的網球教學模式是建立在示范、講解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基本上,再配以多球練習,所以使得網球教學的效果難以提高。教師通常先對每一項技術動作進行詳細分析、講解,讓學生形成初步的印象,而后再以多球練習的方式反復重復該項技術。這種教學方法過于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術操作的教學,常規的教學流程主要包括準備活動階段、練習擊球階段、改正技術階段和實戰訓練階段等。顯然,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消極的,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運用枯燥乏味的語言和動作示范傳遞知識信息,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封閉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綜合運用所學網球知識時表現出極大的盲目性。在全面推行素質教學的今天,傳統的網球教學方法日益顯露其弊端,所以,對網球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已經迫在眉睫。
網球教學方法應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熟練運用網球運動技能為核心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手段,進而實現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這就使得網球教學方法的創新應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2.1 個性化
傳統的網球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遏制了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忽視了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因而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是當前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現代高校網球教學方法的創新也應具備個性化的特點,從而徹底擺脫呆板、僵化、固定的傳統教學方法所帶來的教學弊端。個性化的網球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并且根據個性差異的水平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網球教學的有效性。
2.2 現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體育教師僅僅依賴于示范、講解、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網球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所以,只有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融入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現代視聽教學引入網球課堂,完成教學方法現代化的變革。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作為網球課堂教學的演示工具,展示基本動作、基本技術環節,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模糊的理論概念和教學難點。
2.3 開放性
創新高校網球教學方法不能墨守陳規、固步自封,而應體現出開放性的特點,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根據,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不斷更新網球知識,提升網球教學方法的理論高度。網球教學方法的開放性是指在繼承和發展原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創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滿足社會進步、教學科學發展的需求,逐步實現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合理化。教學方法的開放性還應把網球教學視作一個有機的系統,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相融合,使其相互作用和聯系,從而提升網球教學效果。
3.1 講解、示范法的創新運用
講解、示范法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最為主要的教學方式,網球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是全盤否定舊的教學方式,而是有所保留、有所揚棄。我們應對這種方法進行全面研究,發現其中束縛學生思維的方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2 心理暗示教學法
心理暗示是通過教師、其他同學還有自身對自己的鼓勵、提醒來激勵自己,從而增加學習網球的積極性,提高自身技術。暗示者運用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眼神等使學生獲得肯定信息,這些暗示信息會使學生的心理發生一定變化,對暗示效果起決定性作用。心理暗示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暗示、學生之間的相互暗示,學生自身暗示。
3.3 差異教學法
由于學生身體素質、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學習方法的不同,學生對網球的理解程度、學習程度會有很大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差異教學。從學生自身能力和水平出發分別布置任務,“一刀切”只會讓技術好的學生很難得到進一步提高,而技術差的同學又跟不上老師的腳步,進而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技術水平。而差異教學不僅可以使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還會大大提高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進而實現自身目標與價值。
3.4 錄像反饋教學
錄像反饋教學是一種借助于現代視聽技術進行授課的教學方式,教師利用攝錄技術設備將學生的動作記錄下來,在課堂上統一放映,指出其動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針對學生們的不足提出解決方案,學生改進后再對其進行錄像、分析,反復進行已達到提升學生技術水平的目的。這一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趣味性注入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網球運動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已成為各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行教學方法存在著諸多弊端,只有進行創新才能適應社會教育的發展,才能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網球教學質量,使我國網球運動成為世界的焦點。
[1] 王寶珍。網球教學法創新與有效運用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1(8)。
[2] 劉斌。探析網球教學方法及運用[J].第一健身俱樂部理論研究。2010(6)。
[3] 崔宏豪。素質教育觀念下普通高校網球教學質量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知識經濟。[J].2011(1)。
G845
A
1672-5832(2016)01-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