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民
淺析學院離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李愛民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發展已經邁入嶄新的階段,在此期間,思想政治工作已經取得了豐厚的成績。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學院離退休老干部而言有著重大意義,因為大多數離退休老干部都存在性格、文化差異等區別,所以身心狀況各不相同,思想政治工作則可以高效處理這一環節,讓老干部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本篇論文將對學院離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展開詳細論述。
學院離退休老干部 思想政治 政治工作
思想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彰顯國家的優良傳統以及政治實力,自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學院離退休老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幫助下,自身意識得到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得到加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離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活動對社會進步有著重大作用,既能體現人民平均生活水平指標,也與國家穩步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我國應該從長遠角度出發,深刻了解學院離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生活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積極響應政策制度,以便更好的彰顯以人為本,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核心的品質和決心。
(一)溝通交流的需求
學院離退休老干部遠離自己的工作之后,往往居住在由國家政府提供的住房,該環境的社會信息流通情況較少,人際交往情況不良,導致離退休老干部的社交圈子逐漸減小,自然而然對溝通交流的需求量加大。而且由于老干部與子女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代溝,要想融入到全新的環境里,不僅需要較多時間,還需要重新構建人際交往脈絡,難度也較大。
(二)信心建立的需求
學院離退休老干部從以前的教師或是管理者,變成如今的普通市民,角色的轉變給其帶來較大影響。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加,疾病的纏身以及處理事件能力下降等情況屢見不鮮,這種現象會給離退休老干部帶來負面情緒,認為自己已經無法正常生活,自信心會受到較大打擊。對信心建立的需求能夠從側面反映出老干部渴望展現自身實力與價值,從而為國家和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
(三)生活保障的需求
在需求自信心建立的同時,生活保障也十分重要,學院離退休老干部的人數不斷增多,相關治療服務工作的壓力也隨之增加,如何確保老干部的生活質量是目前熱門的話題之一。老干部對生活保障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多,據科學數據統計,我國目前仍然有較多學院離退休老干部經濟條件十分困難。
(一)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無法與時俱進
如今,離退休老干部的人數愈來愈多,退休干部結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在精神文化層次,還是生活需求方面都展現出多元化。所以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不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摒棄。
(二)缺乏與離退休老干部的交流、溝通
一些學院管理者認為離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不大,只要達到國家政策的硬性要求,比如說按月發放津貼等,其他事項就可以不予與考慮。并且在實際生活中,與離退休老干部的溝通、交流次數少之又少,無法準確掌握老干部們的思想變化情況,沒有定期開展走訪活動,沒有定期舉辦老干部健康運動,久而久之,便出現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無人問、無人管的現象。
(一)構建平臺,完善老干部黨支部建設
首先,應該不斷完善組織機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即一切服務于學院離退休老干部,了解老干部居住情況以及個人基本信息,從而以此為基石,構建起老干部黨支部。黨支部的有效建設,可以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加快工作效率,為提高離退休老干部的生活水平奠定夯實的基礎。其次,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法律法規構建的目的是保證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始終處于正確軌道,確保工作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及可行性。一般采取的措施有定期開展理論學習課程,讓黨支部成員對法律法規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認識。采取匯報、審核的形式,以便于將理論知識更好的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
(二)開拓工作渠道,不斷創新,用于探索
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樣性,培養學院離退休老干部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形式的多元化以及內容的鮮明化,促使老干部更容易接受和吸收相關知識。開拓工作渠道,不要再采用傳統“拿來主義”的模式,把西方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應用在我國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最適合我國老干部的培訓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當然,目前許多離退休老干部由于受到疾病纏身,導致行動不便,所以還可以采用送學上門的方式,來增加和老人之間的感情。
學院離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意義,所以做好相關工作尤其重要,不僅要了解國情、掌握離退休老干部的思想及身體情況,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開發更為先進的運用手段,這項工作總體而言較為繁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筆者相信只要堅定信心、始終貫徹國家正確方針,未來一定會挖掘出更廣闊的空間。
[1]陳維紅.加強和改進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3(04).
[2]宋田恩.對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規律的探討[J].大連干部學刊,2005(04).
(作者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