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萱芝

摘 要:本文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了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的特征及其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發現影響程度最大的是學科競爭力因素,其次是人才培養競爭力因素、科研競爭力因素。
關鍵詞:教學研究型 核心競爭力 影響因素
面對日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地方農業院校在科學合理定位的基礎上,如何提高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為其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1]。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如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認清自己的競爭能力和優勢,打造學校的核心競爭力[2]?基于這樣的問題,本文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展開了對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的研究。
一、湖南農業大學與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的特征的比較分析
關于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的主要特征,學者專家們還沒有統一意見,根據我國現有國情及學者們的研究[3],[4],[5],本文將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的特征總結為以下幾點,并結合湖南農業大學的自身特征進行比較分析:
1.人才培養
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培養層次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與本科教育并重,且涵蓋學士、碩士和博士三個層次,研究生規模超過在校生規模的15%。湖南農業大學本科規模為25839人,研究生規模為4878人,建校以來,共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22萬余名,碩博士畢業生占19%,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規模超過在校生規模的15%,人才培養機制日漸完善。
2.學科建設
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學科門類以多科性和綜合性為主,建設有相當數量的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同時以優勢特色學科為支撐,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和競爭力的學科群。作為農業院校,農學專業顯然是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的優勢特色學科,大部分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都以其優勢學科為領頭學科來帶動其他學科的共同發展。湖南農業大學有17個國家、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國家級科研平臺、4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等。
3.師資隊伍
教學研究型大學應突出教師兼顧教學和科研,承擔一定比例的科研和推廣任務,要求生師比保持適當的匹配度。湖南農業大學現有專任教師121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3人,高級職稱專家853人,博士生導師274人。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等100人;有“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25人;有“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湖南省“教學名師”等310人,師資隊伍結構日趨良好。
4.科學研究
教學研究型大學是一定區域或地方以及某個行業科研與推廣的重要基地,具有相當的實力,國家科研與推廣的標志性成果應達相當數量。近年來,湖南農業大學的科研實力不斷壯大。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4項,省部級獎142項;承擔國家973、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科技跨越計劃等1142項,湖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省部級課題1200多項,年到位科研經費已突破2億元。
二、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以湖南農業大學為例
對于行業特色突出的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在其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中,主要可從人才培養競爭力、學科競爭力、科研競爭力和基礎環境競爭力四個方面體現。本文構建了分析教學研究型農業大學核心競爭力影響因素的指標體系(如表1),并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實證分析。
從表1可知,現階段對湖南農業大學核心競爭力貢獻最大的因素是學科競爭力,其次是人才培養競爭力和科研競爭力,最后是基礎環境競爭力。其中,學科競爭力是主導因素,它為我校在現階段參與大學之間競爭提供了重要的競爭保障,是我校核心競爭力的特色所在。
三、結論
湖南農業大學作為承擔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堅力量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了識別和培育其核心競爭力,必須準確把握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突出學校特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實力,把學校全面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參考文獻:
[1] 劉福軍,歐穎.對地方農業高校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思考[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5(1):88-92.
[2] 徐仲偉,陳流汀. 努力建設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J].決策導刊,2010(10):33-34
[3] 劉向兵.大學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辨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12):37-38.
[4] 蘇蕓,胡宜挺.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及作用機理[J]. 遼寧教育研究,2008(1):39-42.
[5] 王耀中. 關于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3):16-18.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