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瑩 仇益梅
【摘 要】本文分析“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和特點,結合公路工程檢測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研究與探索高職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雙元制”培養模式。
【關鍵詞】公路工程 檢測技術 雙元制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C-0097-02
隨著教育部對高職教育不斷提出新要求,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下,擬探索高職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雙元制”模式的內涵與特點
(一)“雙元制”模式的內涵。“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起源于德國早期的學徒制培訓,是由企業和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完成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所謂雙元,一元是指以學生身份,在職業技術學校接受專業理論知識的培訓;另一元是指以職員身份,在培訓企業接受職業技能實踐鍛煉。
(二)“雙元制”模式的特點。學校和企業是辦學的“雙主體”。校企合作,由學校和企業共同交替完成雙元制職業培訓。高職學生在三年制的學習時間中,前兩年為在校學習,學校負責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理論教學。第三年到企業頂崗實習,企業負責崗位職業技能培訓。
學生和企業員工的“雙身份”。學生在校學習時是學生,要掌握老師傳授的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理論知識,在企業培訓時是企業員工,學習實踐操作,要遵守行業、職業標準和企業規章制度。
專業理論教學和職業技能培訓“雙目標”。雙元制職業培訓圍繞能力培養,按照崗位任務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培訓目標上分為專業知識目標和職業技能目標兩個方面。理論知識學習以夠用為宜,職業技能為理論知識的深化和應用。落實“做中學、學中做”,培養出既有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操作技能的“上手快,后勁足”的技術人員。“雙元”培養,共同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
理論授課和實訓授課“雙師資”。雙元制中校企雙方共同委派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專家、師傅承擔教學工作,由職業院校教師負責完成學生在校理論知識培訓教學任務,由企業導師負責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
二、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雙元制”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要培養學歷與技能并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通過校企雙方緊密合作、深度融合、“雙元”培養,共同推進合作辦學、合作育人。“雙元制”培養革新傳統教育教學理念,使教學重心轉向以實訓基地和企業為載體的職業能力實踐教學,使教育教學管理主體具有校企雙元性,使課程體系具有職業性和開放性,教師具備雙師素質,學生具有工學雙重性。通過對本地區及周邊地區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人才需求情況的調查,確定“雙元制”培養方案。確立校企合作“雙元制”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是: 培養愛崗敬業、吃苦耐勞、認真負責、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專業素養;培養熟練操作公路試驗儀器設備,能獨立完成試驗取樣、試驗數據整理與分析、填寫試驗報告全過程的專業應用能力;按照職業崗位群培養學生所需職業技能,獲得大專畢業證書和國家職業資格等級證書,使學生逐步成為服務于企業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建立雙元制校企培養機制。在雙元制模式下,學校應明確與企業合作的重要性,堅持產教融合,形成人才培養的雙動力。為確保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有效進行,政府應給予政策、經費、信息等支持,提高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學校牽頭聯合相關企業以及地方行業協會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召開專業建設研討會,規劃專業發展、分析論證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校企雙主體在共同建立的人才培養框架下,制訂相互銜接的教學計劃,共組團隊,共享資源,校企合作要實現學校與企業的互惠雙贏,才能保證公路工程檢測技術人才的培養落實到位。
(二)構建雙元制課程體系。在人才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圍繞能力培養,按照公路工程檢測工作崗位任務要求,校企合作雙元教育思路,把職業道德、職業標準融入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中。在公路工程檢測人才培養過程中,采取工學交替“2+1”人才培養方式,學生兩年在校學習,一年到企業頂崗實習。學校負責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培訓,依托校內實驗實訓室培養學生的材料試驗與檢測能力。企業負責崗位技能課程和頂崗實習培訓,依托校外實習基地,在施工現場通過完成真實的試驗與檢測任務,進行職業能力拓展和頂崗技能歷練。學習與工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構建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體系。
(三)建設雙元制人才培養教學團隊。“雙元制”公路工程檢測人才培養,需要“雙師型”師資隊伍來貫徹落實,這就要求在公路工程檢測人才培養過程中,打造一支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嫻熟的實踐操作技能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學校引進行業企業專家、高級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與校內專職教師共組教學團隊,合作完成教學。學校有計劃地選派骨干教師到企業和行業一線實踐鍛煉,提升校內專職教師的專業技能,及時將行業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引入課堂,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同時,學校也要組織從企業聘請的兼職教師參加編制授課計劃、編寫教案等教學能力培訓。校企雙師資,互補能力短板,促進校企合作的長期深入發展。
(四)打造雙元制人才培養實踐平臺。以雙元主導人才培養方式,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人才,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個學習場所,校企共建實踐平臺。依托校內實驗室,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導,學生完成試驗檢測基礎能力實訓。依托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以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為主導,在校企共建教學工廠里以真實的公路橋梁試驗檢測任務為載體,培養學生材料試驗與檢測專業技能實訓。依托校外實習基地,學生通過一年的企業頂崗實習,在施工現場完成真實的公路橋梁試驗檢測工作,進行職業技能歷練。為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施“雙證書”制度,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校企共同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打通和拓寬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成長通道。
(五)建立雙元制人才培養評價體系。“雙元制”人才培養評價標準應該結合專業特點,全方位與多角度地建立評價體系。評價的主體包括學校評價、企業評價和第三方評價,學校評價就學生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動機、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開展評價。企業評價則對頂崗實習學生及生產一線畢業生的工作表現和職業能力開展評價。第三方評價則通過社會上相關的技能等級考試和職業資格考試來測評。實行不定時評測,保障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高職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專業應積極研究與探索“雙元制”培養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環境和資源,培養國家需要、行業需要、企業需要的高技能公路工程檢測技術人才,實現高校和企業互利雙贏。
【參考文獻】
[1]劉穎.“雙元制”在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中的轉化與應用[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5)
[2]劉紅月. 國內高職“雙元制”本土化有效途徑的實踐研究[J].河北農機,2014(12)
[3]鄔小輝.關于“雙元制”模式在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的可行性分析[J].商,2015(8)
【基項目金】2013年度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科研立項項目(2013B56)
【作者簡介】韋 瑩(1980— ),女,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路橋工程系講師,工程師,工學碩士,研究方向:公路與橋梁工程管理類教學;仇益梅(1965— ),女,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路橋工程系教授,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與橋梁工程專業教學和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