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艷
摘 要:本文以 3—5歲幼兒教育為切入點,從教育的重要性、中國目前幼兒教育的現狀以及自己從事多年幼兒教育經驗幾個方面著手,總結了 3—5歲幼兒教育的特殊性、關鍵性,以及技巧性,呼吁家庭、社會以及相關教育部門正視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正確的措施去改善現狀。
關鍵詞:幼兒教育 認知 理解 措施
一、3—5歲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一株樹在昀初的幾年中就從自己的樹干中發出了它以后要有的一切主要的枝丫,而以后他們僅僅是繁茂起來而已。同樣,我們想賦予一個人一生所有的那些東西,也應當在這個昀初的學校(母育學校)中賦予他們。
——夸美紐斯
植物如此,人也一樣,幼兒時期是孩子認識世界感知世界的啟蒙時期,他的認知方式是隨著自己初次接觸到的信息逐步形成的,啟蒙教育是孩子生命伊始的探索之源,因此啟蒙教育中無論是對兒童知識的傳授,還是對兒童智力的開發都至關重要。
從智慧器官大腦的發育過程來看,新生嬰兒大腦重有 400克左右,3歲時,腦重量已達 1080克,4-5歲則增加到 135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 1400克的重量。美國著名的幼兒心理和教育專家本杰明.布盧姆,根據智慧器官大腦的發育過程發表論文證明:人的智力 3/4是在入小學前形成的,由此可見,對兒童進行幼兒啟蒙教育,符合大腦發育規律,不僅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形成,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觀察力,促進孩子認識世界,開拓思維。
二、我國 3—5歲幼兒教育的現狀及措施
1.我國 3—5歲幼兒教育的現狀
我國人口基數大,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 2015年全國 1%人口抽樣調查的通知》我們 0—14歲人口為 22696萬人,占 16.52%,人口分布變化和,人口快速增加造成了新的幼兒教育與需求的不平衡。這幾年,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勢頭很好,但由于底子薄、欠賬多,目前仍是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所以國家繼續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依然是十分緊迫。
2.應對措施:
為了使廣大適齡幼兒能就近接受到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確保所有兒童能夠有公平的機會獲取優質教育資源,當務之急是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在作為核心成分的課程上進行改革,使教育差距縮小。其措施如下:
(1)應繼續加大在職學前教育師資的培訓工作,同時加快院校學前教師的培養,保證優秀的學前教師隊伍;
(2)國家也應加強學前教育相關政策的制定,改善對學前教育投入的標準、規范學前教師編制標準、幼兒教師職稱評定標準、保證教師待遇、扶持民辦幼兒園等;
(3)擴展各種形式的非正規幼兒教育,為適齡兒童提供盡可能多的、各種不同形式的幼兒教育機會。
《教育時刊》對城鄉的教育調查結果表明,貧困不僅影響兒童的語言發展,還會造成兒童對知識的理解有偏差,例如在西方國家,家世優越的孩子 3歲時的詞匯量要大于那些父母要靠福利救濟的同齡兒童,這就是說,幼兒教育的課程方案有責任和義務盡其所能來減少這樣的差距,課程改革必須以政策為導向,充分考慮處境不利兒童的教育需求,通過高效的課程彌合而不是加劇由于幼兒的社會經濟地位所帶來的學習成績差距。
三、從事幼兒啟蒙教育的經驗總結
我從事幼兒教育七載有余,每日與孩子們朝夕相伴,所悟所感頗多,每個孩子都是宇宙創造的“精靈”,或天真或頑皮或叛逆,應適其所長而教之。
1.保持孩子的天真和思維的開闊性。
在我們常采用的教育形式中,死記硬背占了很大的比例,這種教育方法雖然有助于孩子在短時間內記住所學內容,但沒有加以理解消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眾所周知,一個人成材的必備條件是敢于求異,具備創新思維,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多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愿意思考、喜歡探索是孩子的一種天性。提問更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現形式,“這是什么?”“為什么?”是他們昀常使用的提問語言,因此,在學習中老師不僅要認真地回答孩子的提問,還要適當地啟發提問,也可對孩子的問題進行深一步的發問,以引導孩子思考,使其掌握學習方法,當孩子在你的誘導下自己得出答案后,他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思考力和自信心的樹立會讓他們終身受益。
2.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興趣
好奇心是成材的源泉。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興奮點,并加以歸納總結。需給予幼兒提供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科學實驗室是發展幼兒對科學興趣的很好場所,那里有豐富的材料,幼兒可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創造。從小培養的興趣會成為幼兒以后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強大動力。可以說,幼兒園科學教育中培養起來的興趣,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3.保證活動方式的多樣化和環境的輕松愉悅
只有巧妙、靈活地組織科學教育活動才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和主動性。例如建立活動園,組織種植花草、飼養小動物的活動,通過課上組織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活動促使幼兒獲得飼養、種植方面的實踐知識,當然在活動中,還須尊重和接納每一個幼兒的觀點和興趣,使幼兒產生安全感。幼兒處于多世界認知的啟蒙期,心理很敏感,只有在心理安全的環境中,幼兒會根據自己對事物的真實感受做出回答和解釋,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為幼兒提供輕松愉悅的環境也至關重要。如果他們回答的問題或舉措出現紕漏,需加以悉心指導而不是指責批評,從而造成他們的不安。團結友愛、尊重信賴、安全快樂的生活氛圍,是幼兒健康成長、成才的沃土。教師要用心呵護每位孩子,身體力行做好表率,與幼兒結成親近融洽的親子關系。
四、結語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積極開展 3—5歲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不僅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家庭關系的和諧,甚至關系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關注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不僅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視也需要家庭配合和政府的調控,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孩子不斷探求、不斷成功、不斷進步,使社會更加安定和諧。
參考文獻:
[1]潘月娟,劉焱.美國托幼機構教育質量研究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 2008(08)
[2]鐘映.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培訓現狀及對策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3]張婉瑩.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幼教師資補充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4]袁愛玲.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態現狀剖析[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02)
[5]周鵬生.國內外教師體態語研究之比較[J]. 外國中小學教育. 2006(09)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