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巖
摘 要:課堂教學是落實新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新課程理念下的音樂課堂,只有立足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關注學生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賦予情感。
關鍵詞:音樂課堂 課堂教學 快樂教學
大家經常說“興趣是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夠活躍,一堂課才能順順利利的完成,學生才能真正的學到知識,樂于學習知識。音樂課堂上如何讓課堂氣氛“活”起來,我有一些看法,希望和大家分享。
一、讓課堂變成學生主動參與的加油站
新課程標準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感受、表現、創造音樂的主人。音樂教師作為音樂課堂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具有調整和控制音樂課堂氣氛的作用。課堂上,要勇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交流他們喜歡的授課方式,增加各種有趣的環節,以興趣、個性、創新思維的培養為重點來設計課堂教學。如在教學 3/4拍時,當學生了解了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后,要求學生用動作來表示,比比誰想得多。學生的思維非常積極,有拍手點手心的,有跺腳拍腿的,有拍手擺耳朵的……動作千變萬化。通過鼓勵、競賽,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形成了獨創性的風格。
二、讓課堂變成學生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空間,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表演。例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常將學生請上來,或展現自己優美的舞姿,或讓學生描繪歌曲的意境,或讓學生當一回老師,與大家討論、分析如何唱好新歌……這一方面鍛煉了學生膽量和自我表現意識,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注意評價策略,以保護學生自尊心和學習熱情并常常鼓勵那些音樂敏感性不是很強的學生,激發他們的興趣。
三、讓課堂變成學生自主創新的百花園
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教師要關注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愛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在節奏的練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創作出多種節奏的方法,用手輕拍椅子,用筆敲擊文具盒,用尺子輪刮幾只筆等。旋律的創作是小學高年級的音樂活動之一,有很大的難度,我就根據學生愛玩的天性,將創造變成插花的游戲,我將自制的大花籃帶進課堂,讓學生派代表選擇拍號,學生在籃子里摘“花”,組成旋律,然后大家隨琴視唱,并且評出比較滿意的旋律。這樣,學生們既有了收獲的喜悅,又有成功的鼓舞。
音樂課堂還應貼近生活,如欣賞優秀的曲目,或為童話故事選配音樂,將生活中的故事用自己平時學習的唱、誦、演、畫等形式表現出來,以培養他們的美感,增強他們的審美體驗。在同一練習中,不用“標準的答案”去束縛學生,耐心聆聽學生心聲,鼓勵學生,關注學生成長,給學生的發展提供自由的空間。
四、讓課堂變成學生快樂的樂園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電子白板應用于教學中,我們真正體會到了音樂課的魅力所在。由于白板教學更強調學生的參與和師生、生生的互動,原來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注意聽講、做小動作、隨意說話等現象大大減少,學生的課堂紀律也變得比以前好了,昀主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動力和學習自信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度過每一節課。例如欣賞課,電子白板上一邊放音樂讓學生欣賞,一邊跟上圖片或者文字介紹,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感覺像在看電視一樣,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必要的時候我還會給學生展示一段視頻,讓學生結合視頻來快速理解作品,從而讓枯燥的學習變得真正快樂起來。這樣一來,學生一聽到要上欣賞課就會歡呼雀躍,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無精打采了!
新課程改革對音樂教師的觸動是全面而深刻的。音樂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基礎音樂知識,豐富教學形式,通過靈活多樣、不斷變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暢享音樂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史赟.音樂課堂倡導快樂學習培養學生審美能力[J].成才之路,2014年23期
[2]薛干.讓小學音樂課堂“閃耀”人文光芒[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年10期
[3]樊文仙.讓音樂課堂成為孩子們的“樂園”[J].新課程(上),2015年01期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