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梅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學
?
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劉立梅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小學
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擴大學生視野,提高讀寫能力,是搞好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從事語文教學多年,發現許多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著這樣的通?。涸~匯貧乏、知識面很窄,遣詞造句能力差,寫作文時缺乏想象力,只會參考作文書照搬硬套。溯本求源,我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的學生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他們除了課本和作文書外,喜歡看的大多就是電視,玩的是電腦,而對一些名著名篇涉獵甚少,更不要說博覽群書了。近年來,我在語文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并重,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外閱讀同樣需要循序漸進,什么年齡看什么樣的書,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小學生還處在初級教育階段,受認識和識別能力所限,他們有時還難以分辨哪些書是好書,哪些書是壞書,哪些書該讀,哪些書不該讀。這就存在選擇閱讀書籍的問題。因此,在指導閱讀時教師首先要把握好課外閱讀的方向性,開列出閱讀書目,讓學生有計劃有選擇地閱讀一些健康有益的書籍,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真正達到開卷有益的目的。比如范文《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書目中就要推薦《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選》??傊覀円x擇那些貼近大自然、貼近生活,體現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生活習慣,又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讀物。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的有效保證。課外閱讀常用的方法有精讀、略讀、默讀和速讀
(1)精讀,就是仔細、深入地揣摩和研討文章,以了解文章的細微。精度的目的在于理解。對課文的理解,應當包括:認識文字,了解詞句,理解段落,把握主題。
(2)略讀,就是一種瀏覽方式的閱讀,是日常閱讀的一種基本方法。拿到讀物后先看序文、提要、編輯大意和目錄,以了解全文性質、內容和規模,然后閱讀全文章節標題段落首句和末句,最后瀏覽全文,綜觀大意。
(3)默讀,不出聲的閱讀方法,是一種應用廣泛的讀書方法。默讀時,文字符號通過視覺直接反映到大腦,化為思維活動,因而閱讀速度快;同時,聽覺被抑制,默默無聲,利用思考、推敲,有助于理解讀物的內容。
(4)速讀,這種讀書方法是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加快閱讀速度,多讀一些書,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必要的信息,了解全書的主要內容的全貌。速讀法要運用無聲閱讀。無聲閱讀使理解材料的思維過程大大簡化,從而加快閱讀速度。
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實際需要,根據讀物的內容、價值、采用適當的閱讀方法。
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學生閱讀,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善于讀書,勤于積累。如何積累?除了多讀以外,還要多記,讓學生養成動手的習慣。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要督促學生記憶,可以是整篇文章、一段話、一個詞句、一幅圖畫,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整理出來的文章的作者、主要情節、內容和觀點。通過摘錄、做卡片、做讀書筆記,等方法強化記憶,增加積累。還要分門別類,不斷加以整理,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學生自己做的,不論今后什么時候看到或用到,都會感到親切,可增加讀書效果。總之,要記文章的精華,要記下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積累,每月檢查一次,針對學生讀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評點、矯正指導,讓學生逐步養成勤讀書勤積累的好習慣。
在班內我經常圍繞課外閱讀開展系列活動,為學生創建自我展示平臺,讓他們體會到讀書成功的喜悅。講故事比賽,大家都爭著把自己課外閱讀中學來的故事,用自己的語言娓娓道來。朗讀比賽不只停留在朗讀技巧上,還讓他們在限定的時間內,說說文章主要人物,線索及主要內容,并談談自己對文章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熱鬧的要數“讀書知識競賽”,同學們在不斷地爭吵中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語文課的終極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作文水平,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石就是掌握了豐富的語言知識。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大膽地開口講話。我在語文課上經常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運用所學知識發表意見,展開討論。
古人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是基礎,是吸收;寫是運用,是創作。讀能促寫,只讀不寫永遠出不了成果,形成不了語文能力。因此,我們在組織學生課外閱讀時,應鼓勵她們大膽去寫。首先要寫好讀書筆記將閱讀所得整理成文,接下來就可以模擬習作,從不斷地模仿中逐步形成安排文章的框架、充實文章內容、駕馭材料的能力,最后進入自我寫作嘗試。
在課外閱讀中教師必須進行指導,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要有全盤計劃,讓學生由當初的“牽著走”、“沿著走”到放開手腳自己走,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讀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