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玲
河北省冀州市小寨鄉第二小學
?
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成長的天地
趙世玲
河北省冀州市小寨鄉第二小學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只要花大力氣,才能辦好的事。本文理論聯系實際,研究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從五方面等闡明課堂教學的現狀。只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去設計教案,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合作探究培養質疑
為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我們教師正努力地改變自己,讓傳統的課堂,傳統的學科煥發出新的魅力和光彩。這正是新時代的教育需要的改變。要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成長的天地。
現代化多媒體教學,云教育平臺,暢言等許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應有盡有,教師需精心設計,構建好平臺,讓學生去展示,教學流程是第一環節,學生自主學習,查閱資料,搞好閱讀;第二環節,帶上你的問題,小組交流;第三環節,實驗探究,進一步解決問題;第四環節,交流實驗報告中的問題;第五環節,師生交流,總結歸納,學生梳理概念圖。
老師只講半節課,講什么呢?備課發生了變化,老師不再導入,太費心思,而是引導學生傾注大量的精力,怎么指導學生閱讀,設計什么樣的問題使學生感興趣?教師要告訴學生學習計劃,學習本單元的內容,要求評價檢測的指標。學生漸進佳境,每天都有新問題,每天都有新想法,老師也每天都處在興奮中,這單元非常順利地學完了,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學習的效果,寫寫生字、詞、句子以及課文內容。學生各個摩拳擦掌,他們都發肺感言,學生給老師帶來了久違的快樂,他們仿佛快樂的小鳥,隨即奇跡出現了,學生暢所欲言,課堂更加活躍了,好像在動,老師能聽到了學生筆尖擦紙的聲音,學生寫出了自己的體會、感悟。下課后,學生還互相翻翻你的,看看他的,讓學生興奮不已。
為了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教師都有計劃、有目的的設疑,不斷地提出新要求,學生每節課做什么,課后做什么,學生心中有數,該寫的寫、該讀的讀、該背的背,學生都自己去做了,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那就是自主學習的平臺。接下來進入交流合作探究的過程。
學習目標是自主學習的向導,是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的自學方案,也是師生間的聯系,小組討論后,只要班長常匯報,學生也就有了結合點,骨干學生一個個活潑可愛、積極上進,在他們的帶動下,學生都有了探究的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問題,問題牽動學生深入學習的心,這樣就提高了知識點,在這些問題解決后,知識學好了,學生都很高興,分享了成功的喜悅。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體驗到了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那就是探索奧秘的感覺,這種體驗是心靈神圣的能力,也恰恰是一個人攀登高峰的最高能力。自然而然也成了一種習慣。
學生的學習發生了變化,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書本知識,也不是簡單的從書中找到現成的答案,更不是死記硬背老師強調的內容,而是通過閱讀,有了感知認識、發現和好奇,一邊讀,一邊思考,一邊提煉核心內容,然后重新認識、重新發現、重新獲得,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在這個知識構建的過程中,他們不僅僅獲得了知識、獲得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對知識不再會盲目的接受,而是處于支配的地位。完全能主宰自己去學習,朝著自己的學習方向鉆研,知道哪些書該看哪些書不該看了。
小組合作,剛開始學生找不到感覺,呆呆地坐在那里,小組討論,不知如何討論,看看他們無奈的樣子,我心里十分著急,其實學生心里明白,但說不出來,問吧,怕學生恥笑,不問吧,就找不著話題,于是我專門用幾節課指導,讓學生會閱讀、會思考,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問題要有挑戰性,要具成就感。告訴學生最好的學習是講給別人聽,拿出自己的問題與大家交流,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討論成為一種態度。當小組冷場時,老師就啟發、等待,過了一段時間,學生看到老師都這樣投入,積極性逐漸提高了,有時在課堂上爭論得面紅耳赤,那真是碰撞出了知識的火花,激動的我眉飛色舞,手舞足蹈。那真是達到了寓教于樂的境界。
學生在給別人講的過程中獲得了自信,自己理解的更深刻了。漸漸地會講的學生多起來,討論課后問題越來越抓住重點了,例如在我講《老人與海鷗》一課時,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由學生代勞,她們分別講了:老人為什么要給海鷗送食?為什么像兒女一樣照顧他們?那么多海鷗怎么會分清它們的名字?老人死后,海鷗為什么為老人舉行哀悼?海鷗像爆了營似的不停地叫著翻飛等,人與動物的感情如此深厚?這就滲透了德育教育。要保護動物、保護生態資源,知道學習老人的思想品質、自己舍不得吃穿而把省下來的錢,全部喂了海鷗。這是何等的境界。學生無不為之感嘆。這些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一種新的體驗。一堂堂全新的課堂令教師們贊嘆不已。一股巨大的難以預測的力量,正在顯現出來,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有人說:教育的藝術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勵和喚醒。學校教育有陽光,才能照亮學生的精神家園;學生的心靈有色彩,才能幫助他們去發現世界的美麗。每天學生有一些小成績、小進步、小滿足,這樣你的生活才會充滿陽光,有了陽光的心態,你才會把陽光播撒到每個孩子的心中。
愛學生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最重要的是走進學生,了解學生,才會懂得去愛學生。營造學生百學不厭的課堂氣氛,使學生隨著課文內容產生情感流動,把語文課堂升華成獲取知識,享受藝術、陶冶情操的精神殿堂,使學生在一次次難忘的情感體驗中感受到情、享受到美、體味到趣、領悟到理,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義,確立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