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洪
摘 要: 初中語文教育關系到學生人文素養、文化內涵等方面的培養,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很多不可忽略的問題。改變這種現狀,要求教師從自身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反思,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促進語文教學與現代化先進技術的融合,促進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現狀 教學問題
在初中教育中,不少學校依然被應試教育占據主導地位,而語文教學作為素質教學的主要陣地,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嚴重阻礙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使得教育變成具有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工具,失去教育培養人才的本質意義。在新課程標準要求背景環境下,要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選擇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本文以語文版初中教材為例,分析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并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
1.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1.1教學觀念落后
不少初中語文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落后,一般情況下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固定、刻板和程序化,導致一些學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感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學目標無法實現,課堂教學效率有所下降,學生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1.2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不少初中學校尤其是偏遠山區學校,受到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很深,在教育中教師通常都是以成績論學生能力,以試卷成績評判學生,久而久之給學生造成一種誤導,讓他們覺得只有取得高分才能被稱為好學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比較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教學質量和效率都無法得到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也成為機械式學習,并沒有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1.3教學內容比較單一
不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片面地停留在課本知識的傳授上,很少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導致學生只能通過課本上的文字對事物形成淺顯的認識。例如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教師對課本上的文字解析得很清楚,但是蘇州園林具體是什么樣的、假山疊石呈現什么形狀,單靠簡單的文字是無法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具體景象的,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材知識學習,忽略課外內容拓展。
1.4缺乏教學策略
部分教師在教學講解過程中容易忽視學生個性化成長的需求,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針對化的教學,采用的都是統一化標準和教學模式,體現不出教學特色和層次性。在教學活動中不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找到自信。
2.改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實施
2.1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已經不再是課堂上的主體和領導者,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應該受到重視,尤其是在素質教育年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尋求自身能力發展,而不是被動結束教育。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豐富,學習方法越來越多元化,教師不能單純地停留于課本知識的傳播,而是將教材知識與現代化技術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水平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指導者和引導者,應該注重利用課余時間充實自身,通過學習心理學、行為學知識對初中生的言行舉止進行細節分析,為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教師要將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朋友,用關愛的態度對待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友好和善良,讓他們喜歡上學習、愛上語文。
2.2創新語文教學資源
教師在已有的教材資源、信息資源、環境資源的基礎上,對教學資源進行創新利用,通過不同領域的融合,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獲得情感和實踐的滿足,充分利用現有人力、物力的價值,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知識、能力、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注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等方面進行完美交叉,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和見識。例如在學習《周莊水韻》一文時,除了讓學生在文章中感受到周莊美景外,還可以通過文章學會其中好的習作手法——文章開頭安排特寫鏡頭、具匠心,文中寫景語言清新優美、抒情性強。
2.3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
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改為引導式的教育,注重課外知識的延伸教學,改善教學環境。例如在《茶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大致梳理,然后根據課本中的內容和角色特點,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充分體會劇本中人物情感變化。或者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通過影像、聲音的結合,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領會作品的深刻含義。
2.4促進語文教學與現代化技術的融合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課件,以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特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創建語文學習交流群,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給學生創造更自由、愉悅、輕松的交流平臺。
初中語文教學對于初中生來說至關重要,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語文文化素養的培養,影響學生文化知識內涵修養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改善的措施,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個人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魯艷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及改善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07:136.
[2]董偉偉.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創新[J].文學教育(中),2013,04:113.
[3]趙凌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