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為娟
一、語法在語言學習中的地位
語法是語言的組織規律,它賦予語言以結構系統,指導語言正確、貼切地表達思想和傳遞信息。它有嚴密、科學的體系,是結合語言系統和語義系統的樞紐,是組詞成句的黏合劑,起著紐帶作用。語法教學是英語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發現我們所使用的教學手段和開展的教學形式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新課改后,高中英語教材的變化之大,無論是人教版的還是牛津版,都吸取了當代語言的教學思想,強調語言的功能、意念、結構、話題之間的結合,改變了傳統教材中以語法為中心的編排體系。現代高中英語教材的編排模式曾一度使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片面追求教學中的交際化,不重視或不進行語法教學,致使英語教學中語法被淡化,甚至走向極端。其實在任何時候,語法教學都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為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進行交流的基石。
二、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淡化語法教學”的口號喊得很響,但與實際教學大相徑庭。新大綱對語法項目的要求的確是降低了,強調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但并不代表把語法教學視為可有可無的東西。因為語言本身就是交際的,所以必須認識到,雖然交際是根本,但語法是路子,離開語法的指引就會失去航向,從而迷失方向,也就談不上實踐能力的提升,語言交際的根本目的就難以達到。
教師要在語法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語法學習策略的指導。英語語法種類繁多,條條框框,非常瑣碎,如果僅憑死記硬背的話,學生會不勝其煩,再加上它本身比較枯燥,學生從中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因而語法學習構成了學生學習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實際上,對于語法的學習,只要本著實用的原則,與語言的運用結合起來,語法的學習是富有樂趣的。因而對于語法的學習,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善于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要設法結合學生的實際,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印象。在學習中歸納語法規則,在錯誤中總結語法規律,這樣才能起到促進理解、監控輸出的作用,使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技能融為一體。
三、什么是情境
所謂情境,就是人們進行語言交際活動中的一切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總和。具體地說,是指使用語言形式進行交流信息的社會環境。語言功能的掌握,依賴于真實情境,創設情境不僅為訓練學生語言創造條件,而且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及其他品質的協調發展。通過再現教材的或新創設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在模擬真實或者說更接近真實的環境中實現對于能力的培養。既然具體的語言都是在一定情境下使用的,那么情境的創設就必然有助于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使用。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聯系生活經歷創設情境,結合時事創設情境,利用媒體圖片創設情境,利用游戲設計情景等。
四、教學設計
虛擬語氣是高中語法中的一個難點。漢語里雖然有虛擬語氣,但結構簡單得多,只要加上“如果”二字就解決了問題,英語中的條件虛擬句則要改變主從句謂語動詞的形式。
Task1.Lead-in
我首先以六幅圖片導入,創設情境。每幅圖下均有一個虛擬語氣。如第三張是我們二中的圖片,句子是:If I should be the headmaster of No.2 middle school one day, I would make it the most beautiful school in Huaibei.(如果我將來成為校長,我會把學校建成淮北最漂亮的學校。)第四張是一位正在埋頭苦讀的學生,句子是: If I had studied hard in high school,I should have been admitted into a good university.(如果我在高中努力學習,我就會被一個好的大學錄取。)第六張是三個頑皮的孩子,句子是:If I had three children now, I might be crazy.(如果我現在有三個孩子,我就瘋了。)
Task2.Study the structure
下面就這六個句子讓學生分類,學生可以借助圖片把句子分為對現在、過去、將來的虛擬,并總結出語法規則。
If從句與現在事實相反,從句謂語動詞:過去式(be用were), 主句謂語動詞would/could/might/should+動詞原形
If從句與過去事實相反,從句謂語動詞:had done, 主句謂語動詞would/could/might/should+have done。
If從句與將來事實相反,從句謂語動詞: 過去式(be用were)/should+動詞原形/were to+動詞原形, 主句謂語動詞 would/could/ might /should+動詞原形。
Task3.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總結了語法規律,就要配以適量的練習幫助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同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下做題:
1. Jack is a small boy and loves playing basketball.
If he__________(grow)as tall as Yaoming when he grows up, he__________(play)basketball in NBA.
2.If I __________(have )a lot of money now, I __________(travel) around the world.
3.It is raining heavily and she wants to go shopping
If it __________(become)fine at present, she __________(go)shopping
4.Tom was busy last night so he could not see a film.
If Tom __________(busy) last night, he __________(see)the film Taijiong.
5.Tutu wants to eat a cake but tomorrow is not his birthday
If it __________(become) Tutus birthday tomorrow, Tutu__________ (eat) a cake.
Task4.Some special forms
在這個環節,我以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現狀為素材:
I am Su Mingjuan. At the age of eight, I got help from Project Hope (希望工程). Without the help, I couldnt have continued my study. Now I am working in a bank in Hefei. Thanks for your help, otherwise I wouldnt have changed my life.
一些介詞短語或連詞, 如:but for(要不是), without, otherwise(否則), in that case(如果是那樣的話), 可用來表示含蓄的條件,這時主句要用虛擬語氣
要不是雅安地震 ,她已經完成婚禮了。
__________Yaan earthquake, she __________her wedding
Task5.Application: Making- sentences competition
靈活應用是對學生的更高要求,我設計了一個用虛擬語氣的造句比賽,并用《武林外傳》中佟掌柜的一段臺詞配以視頻給學生作了示范:
If I hadnt come here, my husband wouldnt have died.
If my husband hadnt died, I wouldnt have come to this unpleasant place.
If I hadnt come to this unpleasant place, I wouldnt have opened the wineshop.
如果我不嫁過來我的夫君就不會死。
如果我的夫君不死,我也不會來到這個傷心的地方。
如果我不來到這個傷心的地方,我也不會開這家店。
最后我展示自己用虛擬語氣寫的一段話,這是本節課的感情升華:
If I hadnt wanted to be a teacher,I wouldnt have come to NO.2Middle School.
If I hadnt come to NO.2Middle School,I wouldnt have met you.
If I didnt meet you,I wouldnt get so much happiness.
So thank you all.
如果我不想成為一名教師,我就不會來到二中。
如果不來二中,我就不會遇到你們。
如果沒有遇到你們,我也得不到如此多的快樂。
所以,謝謝你們。
以上就是我的一個教學設計。
情境教學法不是一種機械的套路,而是一種教學思維的根本性轉變。教學中的一景一物,只要同實際結合起來,經過認真思考和準備,都會成為好的情境。《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和學習語言。所以,對英語語法教學進行改革,創設體現真實生活的語言交際情境,才能使語法教學充滿活力,提高語法課的教學質量.
總之,新課改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應該打破常規,應該給學生充分的英語語境,讓學生在這個語境中去接觸、去練習、去獲取、去歸納、去復習、去鞏固、去運用。高中英語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觀念,加強進修與學習,把握英語語言教學的根本宗旨,把所學到的知識都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效率,為培養更多的英語人才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