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列
摘要:初中藏語文教學改革形式良好,在此背景下,以新教學理念作為指導前提,鼓勵創新教學,不斷優化和改善當前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大流的落后局面。這就要求廣大初中教師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深層次拓寬面對一切學生的教學任務空間,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整體教學成果為目的,實行創新教學。
關鍵詞:初中藏語文;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94-02
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要求也越來越苛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古談早已不再適合現今的教學,新的時代背景要求廣大初中教師更新觀念,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深層次拓寬面對一切學生的教學任務空間,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整體教學成果為目的,實行創新教學。
1.樹立現代教育思想,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所謂創新性教學,就是要求教師在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的同時,又要敢于打破傳統教學中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僅僅圍繞以人為本思想,創造性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提高覺悟、培養能力,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思考、探索好奇、求知上進的精神狀態之中。作為初中藏語文教師,尤其是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其教學手法,或者是在教學中對知識點的落實問題上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問題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其教學觀念落后,部分教師喜歡以經驗辦事,忽略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和接受,導致自身不斷偏離實際教學。并且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也日益增多,如果教學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照本宣科,那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僅不利于自己的進步,而且還會讓學生逐漸對該課程內容失去興趣,對教師失去敬仰。這樣的教學活動無疑是失敗的,沒有成效的。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藏語文教師,就必須不斷汲取新的教學營養,及時更新自己的見解理念,要擺脫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的束縛,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有效教學。
2.簡化藏語文教學理論,敢于講新東西
藏語文是一門基礎理論學科。在藏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簡化藏語文教學理論,使之精要、管用。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應刪去過時的內容,然后篩選出重點內容進行重點教學。對課文中那些能夠提高學生藏語文能力的、符合新課程標準基本精神的和關于學科理論基礎的進行重點教學。簡化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藏語文基礎理論的學習,固然離不開教師的講解,也離不開學生的鉆研,教師的講解關鍵是要講解得精、深、新。實踐證明,藏語文教學如果照本宣科,泛泛講解,只會讓學生對藏語文課產生厭惡感。敢于講一些新的東西正是藏語文教學創新的一個重要舉措。藏語文教師不能閉門造車,只知道抱著課本搞教法研究,要更多地關注全國藏語文教學改革的動態,關注各地藏語文課程標準的進展情況,各地的新改革措施,以及專家學者最新的藏語文研究成果。要在藏語文教學中,敢于給學生講解藏語文發展的最新成果,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3.加強自身素質
掌握豐富的知識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聲音層出不窮。教育改革不斷發展深入,教師必須通過系統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引導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智力、體力和塑造各種優秀品質,達到培養人的目的。這就要求創新型教師必須充分地掌握豐富的知識,吐故納新,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才可以"資之深,左右逢其源"教師除了掌握豐富知識外,還應將視野放到更廣闊的世界中,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并在實踐中去落實它的實用價值。形成比較完善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科學的分化與知識的整合趨勢,最大限度地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就拿我的中文專業來說吧,我要把一篇古文講好就得用地理,歷史、人文,還要了解古代的官制,風土人情。同時也要和我們現實生活相對照,如古代的官職是現代的什么官職,職能是什么等讓學生有一個橫向對比。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做基礎是沒有辦法來完成的。
4.培養學生思考習慣
言為心聲,語言是心靈的外射。很難設想一個不善于思考思想不豐富的人,會寫出內涵豐富、生動活潑的文章。"教會學生思考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贊可夫名言充分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學的實踐中,馬克思辨證唯物主義理論的講授為學生正確認識、分析事物提供了方法,教師正確引導使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找到了源頭活水,加上長期培養和及時校正,提高了學生思維品質,并進一步形成思考習慣。生活中充滿了哲理,認真反思生活,可凈化靈魂,密切關注社會生活,可了解并認識社會,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提出問題,正確引導學生思考,可極大豐富學生思想。"我是阿Q嗎",讓學生反思自己性格的弱點;"嫉妒好不好",學生通過思考認識到它是一把"雙刃劍";"是要發展,還是要純凈空間",讓學生認識到它保護環境的重要;"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引導學生關心他人;"中國足球騰飛說明了什么",從中悟出苦難與輝煌的含義。學生在爭論中學會了思考,屏棄了無用的牢騷。一系列密切聯系人生和社會問題的提出,打破了初中生活的枯燥單調,調動了學生思考積極性,增添了初中生活的色彩,發掘出了寫作寶庫。
5.制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愉快教學的最佳效果與良好的課堂氣氛分不開。好的課堂氣氛應該與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教學內容的情感基調相一致、相協調,教與學雙方的認知、思維活動必須有一個真正寬松自如的天地。應該是既靜謐又熾熱,既活潑又緊張的。既有播種的繁忙,又有收割的喜悅;既有在知識的皇宮里舒心的漫步,又有攻克知識堡壘的激烈的戰斗。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緊緊地吸引學生步入科學知識的群峰中飽享秀色,樂而忘返;使學生奔馳在知識的大草原,產生一種對崇高、悠揚而心曠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其次師生關系的和諧,關鍵在教師。教師應熱愛所有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在師生間架起情感的橋梁。像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的那樣:"愛學生,這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不管在什么場合,教師都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只有意識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對優差生應一視同仁,處理問題不帶偏見。平時應多鼓勵引導,忌無處不到的批評訓斥,任何鄙夷譏諷,怒斥甚至體罰學生都會引起的反感,造成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教師還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相信學生都是求進步的,都是要學習,有旺盛求知欲的,能夠改正錯誤的。
總之,現代教育觀念強調以學生為主,要求受教育者不僅是學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學會怎樣學習。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教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