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英語教學也隨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新課程標準下,更加注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對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僅影響學生學習成績,還直接影響學生的實際表達能力。本文將對新課改下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新要求,對現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結合實際英語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提供切實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77-02
1.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理念
現代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完成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過分依賴工具、把握文章整體性也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題。英語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還要學習相關的語法和國外文化。英語閱讀能力的強弱,體現了學生英語的綜合素質。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新一輪英語課改的重點即主要是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詞匯語法等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英語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出發。
2.現階段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閱讀教學不受重視,閱讀教學過分簡單化。首先,在我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在許多學校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高喊英語教學改革口號,一方面老調重彈,沿用傳統教學模式,并且樂此不疲。其次,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環節中閱讀教學的方式過于簡單化,學生們早已掌握,拿不出新式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案,高中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處處碰壁,知識閱讀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提升。
2.2忽視口語教學,致使閱讀能力下降。眾所周知,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媒介,影響著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制約著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試想一個學生的英語口語較差,其獲得和積累的英語詞匯量顯然會很少,閱讀能力和水平可見一斑。
2.3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長期缺位。閱讀能力在閱讀理論上是一種具有主觀性、目的性、創造性的過程,它是人一系列心理活動的總和,因而每個學生閱讀的方式都不盡相同,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然而,我國當前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比較嚴重,在學習"自主性"的誤導下,老師完全將閱讀教學的任務推給了學生,認為在閱讀環節老師可以徹底放任不管,以此培養學生學習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倡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思維并沒錯,但在關鍵環節和策略的指引上,教師一定要審視自己的職責,而這一點恰恰是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所缺乏的。
2.4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受到削弱或限制。英語閱讀能力充分整合了學生的實際英語知識接受力和理解力,同時也關系到學生心理上的興趣、洞察力和情感交融等問題。由于高中英語閱讀具有上述顯著特點,顯然忽視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傳統教學體制不能適應當前及以后英語教學的需要。縱觀我國高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的模式,依然采用傳統換湯不換藥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沿襲著老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理念。很明顯,這種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是行不通的,必然影響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
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策略
3.1導入階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高效地投入到英語閱讀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常常取決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水平。如果學生對教師的閱讀材料背景介紹產生興趣,或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意義,或受教師和同學的閱讀情緒的影響等等,都能使他們迅速進入高效閱讀狀態。
3.1.1借助文章的標題、插圖等,通過提問或討論介紹閱讀文章的主題,鼓勵學生預測所要閱讀的內容,明確閱讀任務,講解必要詞匯。讓學生認識和了解閱讀策略。
3.1.2就閱讀材料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思考,引發其閱讀興趣,并鼓勵學生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或上網搜索。讓學生在這類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閱讀中開拓思維,大膽創新,幫助學生正確使用閱讀策略
閱讀是一個積極主動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過程。從形式上看,它是一種單向的語言交流,但它實際上是作者和讀者雙向參與的語言交際活動。閱讀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達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學會采用各種閱讀策略。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與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指導并探討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4.1猜測詞義(Guess)。猜詞義就是利用上下文的同義關系、反義關系或者根據整個句子的意義 以及利用語法知識、構詞法知識等猜詞。很多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每當遇到生詞的時候,總是很急躁,甚至于放棄整篇文章的閱讀。當然想知道單詞的確切意義,必須查閱詞典,可是要通篇理解全文,往往不必了解每個單詞的確切含義。
4.2從段落中找主題句(Topic sentence)。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段落和段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的關系。一般來說,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主題句,其他句子則圍繞主題句進行說明或闡述。整篇文章的主題就是通過這些主題句表現出來的。
4.3預測(Prediction)。預測也是重要的閱讀策略之一。現實生活中我們看書,閱讀文章并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和獲取信息,而是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預測活動總是在進行著。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所讀文章進行預測的能力,如通過文章的標題或課文的附圖來預測文章內容,根據首句預測段落,根據開頭預測結尾等。
綜上所述,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英語教師需要與時俱進,領悟新課改的思想和遵循新課標的要求,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新知識結構,讓學生學會用科學的閱讀策略進行閱讀,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1]魄春雨新課改下高中芙語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2):208,251.
[2]季民杰新課改下高中芙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