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付強 朱成良 朱燕
?
·臨床與基礎研究·
CT對肝硬化各級肝臟血流狀態和體積變化規律的評價
施付強 朱成良 朱燕
目的 探討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對肝硬化各級肝臟血流狀態和體積變化規律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符合納入標準的肝硬化患者25例,使用1972年的Child-Pugh肝功能分級指標,分為A、B、C級,稱實驗1組、實驗2組、實驗3組;按照1∶1的匹配,收集正常肝臟人群25例作為對照組。均應用我院CT對肝臟進行體積(LV)測量和灌注成像(PWI),并應用PHILIPS 16層螺旋CT機和CT Perfusion 4對肝硬化患者和對照組的測量和肝臟灌注參數計算,并進行評價,灌注參數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過時間(MTT)、肝動脈灌注分數(HAF)。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肝硬化患者肝臟灌注的血流量、血容量均降低(F=16.12,P<0.01;F=59.64,P<0.01);平均通過時間延長(F=3.32,P=0.028);肝動脈灌注分數增大(F=48.13,P<0.01);實驗1組、實驗2組、實驗3組的肝體積均減少(P<0.05)。結論 CT能夠較準確檢測各級肝臟血流狀態和體積變化,更好評價肝臟情況。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肝體積;肝灌注參數;肝硬化
肝硬化是多種病因所導致的肝臟長期慢性損害的晚期階段,其具有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的特征[1-2]。病因復雜,主要有血吸蟲病、免疫紊亂、遺傳代謝、藥物、病毒、工業等影響[3]。在我國,以病毒性肝炎為主[4]。發病機制是乙、丙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臟后,導致肝細胞廣泛性壞死;再生結節、假小葉的出現;纖維結締組織的形成以及循環功能改變出現門靜脈高壓,最終發展成為肝硬化,并伴有腹水、出血、內分泌紊亂等癥狀[5-7]。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影像學技術逐漸走進肝臟檢查之中,并扮演著無法替代的角色,改變了傳統使用Child-Pugh肝功能分級指標和實驗室檢查指標缺陷[8]。我院使用CT測量肝硬化患者及對照組的血流灌注參數和LV,對肝臟進行全面評估,更好了解肝臟的形態學變化,現報道如下。
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符合納入標準的25例肝硬化患者,使用1972年的Child-Pugh肝功能分級指標,分為A、B、C級,稱實驗1組、實驗2組、實驗3組;其中,實驗1組有7例,實驗2組有9例,實驗3組有10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45±16.79歲。按照1∶1的匹配,收集正常肝臟人群25例作為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各組的性別、年齡、例數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4組患者一般情況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二、納入與排除
(一)納入標準:①明確病史診斷,B超或CT檢查;②年齡不低于18周歲;③有胃腸道出血、腹水等癥狀;④ALT是正常水平的兩倍[9];⑤血清膽紅素大于34.2 μmol/L;⑥肝功能白球比例(A/G)低于1.2,血小板、白細胞低于正常值[10];⑦患者及家屬在自愿、知情、同意情況下參與。
(二)排除標準:①年齡不滿18周歲;②未得到患者及家屬同意;③出現嚴重其他癥狀;④近期施行手術治療者,存在感染等[11]。
三、檢查方法
均行CT檢查,應用PHILIPS 16層螺旋CT機和CT Perfusion 4對肝硬化患者和對照組的LV測量和肝臟灌注參數計算。
四、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計算正態分布資料的平均值的差異程度;采用χ2檢驗計算兩個或兩個以上樣本的構成比的差異程度,檢驗水準α=0.05,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一、各組的LV情況比較
肝硬化患者25例及對照組25例均成功使用CT檢測LV和灌注參數。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LV均呈下降趨勢(1125.58±186.29對1394.75±242.34,P<0.05;932.64±141.8對1394.75±242.34,P<0.05;765.94±124.94對1394.75±242.34,P<0.05);實驗2組、實驗3組的LV與實驗1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32.64±141.82對1125.58±186.29,P<0.05;765.94±124.94對1125.58±186.29,P<0.05)。
二、各組肝臟灌注參數比較
各組肝臟灌流參數詳見表1,與對照組相比,肝硬化患者肝臟灌注的BF、BV均降低(F=16.12,P<0.01;F=59.64,P<0.01);MTT延長(F=3.32,P=0.028);HAF增大(F=48.13,P<0.01);實驗1組、實驗2組和實驗3組的BF、BV逐漸下降(P<0.05),MTT、HAF呈現上升趨勢。

表1 各組肝臟灌注參數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肝硬化是以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形成為特征的慢性肝病,是由許多肝臟疾病所導致的晚期階段,具有肝掌、蜘蛛痣等體征,常伴有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和肝腎綜合征等并發癥[12]。根據肝硬化病理可分為大結節性肝硬化、小結節性肝硬化以及混合性肝硬化[13]。在我國病毒性肝炎高發,其中甲、戊型肝炎病毒并不會發展成為肝硬化。肝炎后有些患者可以在數月內轉變為肝硬化,有些患者可長達數十年才發展成為肝硬化。
由于肝功能與肝儲備功能既有聯系又有差異,因此,臨床上多采用Child-Pugh肝功能分級指標,其具有實用、簡單、經典的優點[14]。但是,其評價腹水和凝血酶原時間是非量化標準,難以滿足外科手術需求,難以反映患者肝臟功能和儲備能力。故我院采用影像學技術,應用PHILIPS 16層螺旋CT機和CT Perfusion 4對肝硬化患者和對照組的體積測量和肝臟灌注參數計算,通過量化標準來評價患者的肝功能和肝儲備功能狀況。
本文選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符合納入標準的肝硬化患者25例;并按照1∶1匹配,尋找25例正常肝臟,不存在其他與肝硬化發生有關因素的人群作為對照組,各組均成功完成本次CT測量。
LV可以反映肝細胞總量及治療預后情況,并可以了解患者肝硬化程度,間接反映肝臟灌注和代謝能力,通過CT測量,根據Child-Pugh肝功能分級指標,A、B、C等級的LV均呈下降趨勢(P<0.05),說明病情越嚴重,其肝體積減小越多。
肝BF的多少是肝臟的代謝、營養和清除毒素能力的大小,血流可以提供肝臟所需各種物質,若灌注減少,則會導致肝功能受損[15]。實驗組的肝臟灌注的BF、BV均降低(F=16.12,P<0.01;F=59.64,P<0.01),表明肝硬化可以導致正常肝臟的BF和BV降低,使肝臟代謝等功能受限,損壞肝功能。實驗1組、實驗2組和實驗3組中,隨著肝硬化程度的增加,3組的BF和BV呈現下降趨勢(P<0.05),表明病情越重,肝臟BF和BV越低,受損越嚴重。
由于肝硬化時,肝門靜脈及其分支狹窄或堵塞,血流受限,低分子量的對比劑通過毛細血管網時,時間延長[16]。所以,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MTT延長(F=3.32,P=0.028);實驗1組、實驗2組和實驗3組MTT呈現上升趨勢。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HAF增大(F=48.13,P<0.01);各組HAF呈現上升趨勢,表明肝硬化程度越高,其GAF越高。
綜上所述,CT能夠較準確檢測各級肝臟血流狀態和體積變化,彌補了傳統Child-Pugh肝功能分級指標存在非量化標準,不能滿足外科手術需求的缺點,可以更好評價肝臟情況。
[ 1 ] 譚凡,王皓,王云玲, 等. 雙源CT容積灌注成像評價肝纖維化分期的實驗研究.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4,20:142-146.
[ 2 ] Kakite S, Dyvorne HA, Lee KM, et 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VIM diffusion quantification for prediction of tumor necrosis compared to enhancement ratios. Eur J Radiol Open, 2015, 3: 1-7.
[ 3 ] 夏燕娜,郭華,譚紅娜, 等. 320排動態容積CT低劑量全肝灌注成像評價氬氦刀治療肝細胞肝癌20例近期療效. 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23:232-235.
[ 4 ] Pieper CC, Sprinkart AM, Meyer C, et al. Evaluation of a Simplified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 Analysis of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for Prediction of Tumor Size Changes and Imaging Response in Breast Cancer Liver Metastases Undergoing Radioembolization: A Retrospective Single Center Analysis. Medicine (Baltimore), 2016, 95: e3275.
[ 5 ] Johnson SP, Ramasawmy R, Campbell-Washburn AE, et al. Acute changes in liver tumour perfusion measured non-invasively with arterial spin labelling. Br J Cancer, 2016, 114: 897-904.
[ 6 ] 湯敏,吳東,曾蒙蘇,等. 128-CT全肝灌注成像最優化掃描技術的建立及其意義. 復旦學報(醫學版),2013,40:323-327.
[ 7 ] 李小鵬,余珊珊,李路,等. 肝硬化患者左心功能變化與終末期肝病模型評分的相關性研究.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5,35:557-561.
[ 8 ] S?rensen M, Munk OL, ?rntoft NW, et al.Hepatobiliary Secretion Kinetics of Conjugated Bile Acids Measured in Pigs by 11C-Cholylsarcosine PET. J Nucl Med, 2016, 57: 961-966.
[ 9 ] Hectors SJ, Wagner M, Besa C,et al.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there a correlation with flow and perfusion metrics obtained with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6, 44: 856-864.
[10] 蔣天鵬,王黎洲,李興,等. 內質網應激反應觸發肝硬化大鼠模型肝細胞凋亡及纖維化機制的探討.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92-95.
[11] 詹柱,張大志,胡鵬,等. 肝硬化患者并發敗血癥時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的臨床研究. 中華肝臟病雜志,2015,23:428-432.
[12] Lee JH, Cheong H, Lee SS, et al.Perfusion Assessment Using 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Based Analysis of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Validation Through Phantom Experiments. Invest Radiol, 2016,51:520-528.
[13] 李夢迪,陳勇,高知玲,等. 多層螺旋CT全肝灌注成像對肝臟常見腫瘤血流狀態的評價. 中華腫瘤雜志,2015,37:904-908.
[14] 賈晶,陳勇,冀鑫,等. CT灌注成像結合CT肝體積測量評價肝硬化肝臟儲備功能的應用. 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445-449,466.
[15] Liu H, Liu J, Zhang Y, 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 of a liver fibrosis-early cirrhosis in dogs.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31: 1604-1610.
[16] 王蕊,于浩,方慧,等. 肝ADC值及MR肝脾體積比值對肝纖維化、肝硬化診斷價值的比較. 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30:1141-1143,1153.
(本文編輯:易玲)
212000 江蘇 鎮江市中醫院影像科(施付強,朱燕);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科(朱成良)
朱燕
2016-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