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俊
摘 要:中職專業教師企業實踐是提升教師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文章對目前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現狀進行分析,針對學校、教師、企業、政府統籌在專業教師企業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重點研究提升教師企業實踐的實效性策略,以規范中職專業教師企業實踐活動,提升其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實效性;提升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4-0046-01
一、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的現狀
1. 發達國家的共同特點
一是有制度上的保障。明確要求專業教師必須有規定的實際工作年限,如德國職業學院理論教師明文規定,要在與所學專業對口的企業至少實習一年。二是校企合作密切。相關的政策制度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大力支持,相關企業為在職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基地,使得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得以實現。
2. 國內現狀
許多政策文件都將教師企業實踐列入其中,各地、各職業學校積極實踐落實,已形成當今我國職業教育教師培訓、特別是教師企業實踐的特色。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尚處于起步階段,未形成制度上的整體架構,校企合作處于磨合期,實效性較差。
二、教師企業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是學校執行困難多。中職學校中存在經費不足、編制不足、校企合作不深、管理考核欠缺等實際問題。二是企業參與熱情差。企業缺乏社會責任,總認為發展職業教育是政府行為,實踐教師很難獲得需要的培訓內容。三是教師認同意識低。教師只是被動接受企業實踐,目的認識不明確,時間精力不夠。四是政府統籌規制弱。法規政策約束差,缺乏規制性或可操作性的手段措施,沒有法律的硬性規定;沒有專門的機構引導實施監督,這使得教師的實踐在時間、內容和實效上無法保障。
三、提升實效性的策略
1. 加強政府統籌建設
一是建構法規制度集群,規范保障運行。要改變教師企業實踐流于形式,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規定企業在教師企業實踐活動中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二是健全政策機制集群,給予相應企業稅收優惠和財政補償,保障教師企業實踐的經費來源和相關待遇。三是建立職能機構集群,協調監督運行。要使職能機構具有相應職能,對培訓活動進行組織管理、監督執行和考核評估。
2. 制定方案科學有效
一是方案制定個性化。教師最了解教學過程的實際問題,校企在制定實踐方案時,要讓受訓教師參與,并制定個性化的實踐方案,使教師帶著問題、任務或項目去企業實踐,提高實踐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二是方案制定實用化。與待遇、職稱、績效掛鉤,激發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的積極性,切實維護教師企業實踐應有的利益。
3. 強化目標引領激勵
初級目標,了解企業文化、員工培訓、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用人標準及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中級目標,了解工作流程,熟悉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實踐動手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掌握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與工作技巧,對工作過程進行系統分析,轉化為適合學生實習實訓的學習情境。拓展目標,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和用人標準,提升專業教師在工學結合背景下推進課程建設的總體設計能力;探討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專業建設能力,提升綜合管理的基本技能。
4. 豐富企業實踐內容
要避免教師企業實踐流于形式,實踐內容就需要多樣性、實用化,使實踐活動有血有肉,務求實效,具體如下:(1)職前集中培訓。培訓企業實踐的目標及要求、現代職業教育理論、發達國家職教模式、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及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職教科研理論與方法等,增強教師企業實踐的自我價值。(2)入崗分組培訓。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或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師結合生產現場,分解崗位技術、任務和職業能力,進行典型零部件的案例教學,講授其生產工藝、加工方法、所采用的設備的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等,使學員把專業理論知識和崗位技能相結合。(3)導師帶徒頂崗。導師帶徒實訓,就是每位學員選配一名豐富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或有專業技能特長的工人師傅做導師,負責學員在崗位上的技能訓練,解答崗位技能訓練中的問題。
5. 加強過程管理考核
實訓管理中心和企業管理相結合,從報名、審核、錄取、注冊、實踐、評價、反饋等全過程進行管理;在企業實踐階段,按企業管理制度,以企業管理為主,保證教師實踐鍛煉的順利運行;建立嚴格的考核評價體系,職前集中培訓和崗位拓展對接兩個階段由實訓管理中心和企業聯合考核,入崗分組培訓和導師帶徒頂崗兩階段由企業相關技術部門和人事部門共同進行考核。
參考文獻:
[1]徐健.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的制度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9(01).
[2]陳曄.中職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實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