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靜
摘 要: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是新課標的重要追求,也是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文章對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必要性以及具體措施進行研究,旨在有效提高學生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信息技術;信息素養;能力培養;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6-0030-01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課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計算機基本應用能力的培養,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信息為重要宗旨,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信息獲取、加工、管理以及交流的能力,鍛煉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讓學生掌握技能,更好地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
一、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性
1. 提升學生素養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根本目的
在21世紀,信息素養是普通公民的基本素養。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課程,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所以,為了有效實現這個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從而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信息素養較高的人才。
2. 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需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除了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還需要具備豐富的技能。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提高教育水平的表現,也是信息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在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缺乏信息素養的人才是難以找到立足之地的。只有具備了良好的信息素養,掌握先進的技能,才能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推動自身的發展,實現自身綜合能力的升華。
3. 提高高中生整體素養的需要
當前,對于高中生來說,信息素養著重體現在學生應用網絡通訊工具或者信息娛樂工具中,學生對于信息的選擇能力比較低,分辨信息的能力就得不到保證。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讓學生在信息時代有更加出色的表現,就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鍛煉。
二、培養學生素養的具體措施
1. 采用任務驅動法
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習的知識,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信息素養。任務驅動法是針對學習的基本內容,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同學一同努力探討,從而獲取更加豐富的知識。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法,可以保證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使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小組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例如,在學習“網站設計與評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網站設計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完成任務。這樣,每個小組的學生在好勝心的驅動下,會更加想要完成這個任務,從而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信息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2. 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保證。學生只有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才會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效率才會得到保障,最終實現自身信息綜合素養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網頁制作”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的作品當作例子進行分享,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欣賞到優秀的作品。這樣,就會在班級內形成一種爭優的風氣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當中,使信息素養快速提升。
3. 采用分層教學模式
分層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興趣愛好都是不一樣的,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千篇一律,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整體效果,而且對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也會有很大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例如,在教學“因特網的使用”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然后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礎,在每節課上布置不同的任務。如基礎水平的學生對應的就是一些基礎的概念,中等水平的學生對應的就是掌握應用技術和使用方法,較高水平的學生對應的就是利用獲取的信息進行交流,學以致用。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的信息素養都可以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為中心,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能力,使信息技術真正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鄧倬霖.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06).
[2]何蘭.高中信息技術課重在培養學生信息意識[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