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宛婷+陳思思+黃東+彭新+黃洪宇+陳鵬
摘 要: 目的:了解南充大通鎮居民對食管癌的認識情況,普及有關于食管癌的基本知識,提高農村居民對食管癌的重視程度。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南充市大通鎮居民進行食管癌認知情況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調查者的一般資料和食管癌的了解情況,對調查結果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結果: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419份,有效率93.1%。調查人群平均年齡45.46歲,其中約60.8%的居民對食管癌的基本情況有簡單了解,約20.0%的居民對食管癌基本情況不了解;約57.5%的居民知道食管癌的早期表現,僅約28.2%的居民了解食管癌的治療方法。大多數居民均表示從未接受過食管癌的宣傳教育,大部分對于食管癌的了解來源于電視或是朋友交談。結論:同一地區不同人群對于食管癌的了解程度不一,與生長環境、接受教育程度、年齡等因素有關,相關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食管癌疾病的宣傳來提高百姓認識,在易感地區減少食管癌的發病風險,在人群中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關鍵詞:食管癌 居民 認知 調查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010-01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人類常見的一種惡性消化道腫瘤,全世界每年約 30 萬人死于食管癌,我國占其半數以上,是世界上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1] 。我國食管癌發病數約占全球的70%,其死亡率居第四位(17.38/10 萬)。根據 Parkin 等2001 年的報道,全世界每年新增食管癌近 40 萬,占總癌新發生病例的 4.1%;其中 80% 的新發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近年來,雖然對食管癌的治療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食管癌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一、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在2016年7月,對南充市嘉陵區大通鎮及其各鄉450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 45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419份,有效率達 93.1%。
2.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農村居民對食管癌的認知程度調查問卷》,在農村地區隨機發放以了解南充市大通鎮及其周邊鄉村居民對食管癌的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和居民對食管癌的了解途徑。問卷當場發放,當場回收,若調查者因視力、文化因素不能填寫時,調查員通過提問代為填寫。
3.統計分析 原始資料經檢查后,剔除不合格問卷,用 excel 錄入資料,再采用SPSS19.0 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學描述。
二、結果
1.一般資料
調查中男性192 例,占45.8%,女性 227 例,占54.2%;平均年齡為 45.46歲。在文化程度調查中沒念過書,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居民分別占 23.6%,29.8%,24.3%,11.5%,10.6%;居住地中城鎮67例,農村352例;職業分布中,農民占據61.3%。
2.居民對食管癌的易感因素知曉情況調查
食管癌病人喜歡吃酸菜、泡菜,食物過于粗糙、干硬,喜歡吃過熱過燙的食物,同時進食的速度過快,有吸煙飲酒的不良嗜好"[2]基于此我們對南充市大通鎮居民對食管癌的易感因素知曉情況進行調查得知,食泡菜或隔夜菜(56.6%)、食霉變食物(73.5%)、喜食過燙食物(56.3%、)常食粗糙食物或進食太快(49.6%)、遺傳因素(27.0%)、長期吸煙喝酒(68.5%)、患有食管炎或胃炎(51.6%)。當地居民對食管癌易感因素有一定的知曉率,但還是應該加強健康知識宣傳。
3.居民對食管癌相關癥狀及可否治療的知曉情況
約57.5%的居民了解食管癌的典型癥狀為吞咽困難,但對于聲音嘶啞,食物反流等其他癥狀了解較少。約51.8%的居民知曉食管癌可以治療,但僅約有28.2%了解食管癌的治療方法。
4.居民了解食管癌相關知識的途徑
在居民了解食管癌相關知識的途徑調查中,報紙及書籍,電視及網絡,與朋友交談三種方式人數較多,分別占有19.6%,34.6%,27.9%。并且他們表示從未受到過任何關于食管癌的相關知識宣傳。
三、總結
通過本次調查表明南充市嘉陵區大通鎮居民對于食管癌的知識有一定地了解,但了解并不全面,也有相當一部分居民對食管癌的知之甚少,可能與年齡、文化程度、職業因素等有關,同時可能也與相關醫療機構缺乏對食管癌的普及和宣傳有關。調查中86.7%的居民表示從未接受過任何食管癌的宣傳,但是相關研究表明大多數腫瘤經發現已屬于中晚期,治療效果不佳并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因此對于腫瘤患者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在疾病進程中尤為重要。并且約81.0%的居民表示愿意接受食管癌的普查以做到疾病的早期預防。
因此筆者認為,食管癌作為我國常見的消化道腫瘤應加以重視并加強宣傳力度,當地衛生部門可通過健康知識宣講、發放知識宣傳單等形式提高對食管癌相關知識的普及,提高居民知曉率,使居民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多食用新鮮水果,豆類、奶類等食物,避免辛辣,粗糙,霉變等食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對當地居民進行疾病普查以做到治療與預防并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同時,當居民自感有吞咽困難等典型表現后應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王立東.河南食管癌研究的理解和思考[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41(1):1
[2]劉浩,冉茂均,劉奕初等.四川省南充市食管癌發病因素的調查研究[J].大家健康2013.2.7(2)24-25
作者簡介:王宛婷(1995-),女,漢族,安徽合肥,本科在讀,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陳思思(1994-),女,漢族,四川綿竹,本科在讀,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
黃東(1994-),男,漢族,四川遂寧,本科在讀,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彭新(1998-),男,漢族,四川南充,本科在讀,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
黃洪宇(1994-),男,漢族,四川德陽,本科在讀,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陳鵬(1996-),男,漢族,四川成都,本科在讀,川北醫學院,麻醉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