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宗財
摘 要 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在建設與發展中,努力搭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鍛煉平臺,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通過不斷優化實踐環境,培養學生記者隊伍,開辦特色欄目,服務學校科研與教學,開展各類開放實踐項目,已經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重要校內平臺。
關鍵詞 校園電視臺;實踐鍛煉平臺;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0-0073-02
Abstract The campus TV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build the student centered practice platform,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y of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through continuous optimize the practice environment, raises the student reporters team, set up special columns,schoo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to carry out all kinds of open practice projec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ampus platform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Key words campus TV; practice platform; campus culture
1 引言
目前,國內各高校大都建設有服務學校的電視臺,開辦有各具特色的校內欄目。校園電視臺作為黨和學校宣傳工作的喉舌,已經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豐富廣大師生精神文化生活,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上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與其他電視臺相比,高校校園電視臺存在資金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等問題[1],尤其是缺乏專業技術人員,使得校園電視臺的發展規模、特色欄目的開辦、大型活動的錄制播出等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今,校園電視臺如何建設?怎樣發展?采用什么樣的運行模式?這些已經成為各大高校面臨的問題。
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成立于2003年,經過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下面就山西師范大學電視臺建設與發展的經驗加以論述,供大家參考學習。
2 校園電視臺的建設與發展
建設定位 高校校園電視臺的建設一般定位于新聞宣傳、輿論傳播、開展校園文化建設[2]。為了充分整合校內資源,山西師范大學電視臺的建設除了完成以上三方面的工作外,立足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全方位服務,包括課程建設、課題申報、教學與科研的匯報總結等。同時,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的建設為學校相關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平臺,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
硬件環境建設 高校校園電視臺的建設規模相對較小,但是由于業務需求,硬件環境建設與各類電視臺一樣,同樣需要投資建設。校園電視臺的硬件環境主要包括場地與設備,場地是電視節目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的環境。對于校園電視臺來說,前期拍攝環境一般有演播室、教室、操場、禮堂、體育館等,后期制作環境一般有編輯機房、欄目包裝室等。電視制作設備一般有演播室系統、外采的各類設備、后期編輯硬軟件設備以及傳輸設備等。
為了避免硬件環境重復建設,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除了獨立建設有后期編輯機房,配備有各類外采設備外,其他硬件環境都是與學校各部門共享設備資源,特別是與教育技術與傳媒學院、教育技術中心共享各類實驗教學場所與設備。
網絡傳播與發展 校園電視臺的發展規模一般較小,如果電視節目以有線電視形式傳播,由于欄目、節目有限,將無法滿足播出需求。同時在新媒體時代,電視的傳播效率也將受到很大限制。如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電視采用網絡形式傳播具有巨大優勢,如速度快、傳播自由度大、互動式傳播、全時空傳播等[3]。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積極適應新時期媒介傳播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于2008年建立獨立的視頻網站,采用互聯網傳播,極大地提高了電視節目的傳播效率。
3 搭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平臺
培養校園電視臺記者隊伍 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在校黨委宣傳部的領導下,采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20多名學生記者為主的運行模式。學生記者隊伍主要來自學校教育技術與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和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生,也面向全校招收對電視制作感興趣的學員,并采用三年梯隊培育模式:大一招納新生并接受培訓;大二、大三在校園電視臺實踐學習并維持校園電視臺的正常運行。具體的培育模式如圖1所示。
1)招納新生并接受培訓。由于學生的修學年限僅有4年,因此,每年新生入學報到時,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都要吸收新的學生記者并接受培訓。培訓時間大概為1年,包括理論培訓與動手技能培訓,目的是讓新成員盡快掌握一定的相關知識技能,滿足校園電視臺各項工作的需求。理論培訓學習是在學校開設的相關理論課程的基礎上,根據校園電視臺運作模式的需求對學員進行電視節目策劃、電視攝像技術、電視節目制作、電視新聞采訪等相關理論的培訓學習,為盡快融入校園電視臺的工作打下理論基礎。動手技能培訓學習包括攝像、錄制、后期編輯等系列實踐技能的學習,采用的培訓模式見圖2。
2)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的制作。通過大一1年的培訓學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影視制作理論和動手技能,這時已為大二的學生除了繼續接受理論培訓與動手技能培訓外,還將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大三學生的帶領下參與校園電視臺節目制作過程,通過實踐學習。這一階段采用的培訓模式見圖3。
3)完全負責校園電視臺的各項工作。通過大一、大二兩年的培訓加實踐練習后,學生已具備獨立完成校園電視臺各項工作的能力,這時根據欄目將學員分為不同的團隊,完成校園電視臺的各項工作,包括各檔欄目的策劃、拍攝、后期制作等。同時,已為大三的學生還要帶領大二的學生融入校園電視臺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幫助他們熟悉欄目制作的各個環節,培養出接班人。
由于要完成畢業論文和面臨找工作的問題,大四的學生將從校園電視臺退出以完成自己的學業。
創辦特色欄目 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建設至今,在欄目建設中一直秉承一個理念:所有的電視欄目建設既要為學校服務,又要為記者團成員提供實踐鍛煉平臺。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開辦的欄目有師大新聞、校園視窗、校園之星、道德講堂、名師風采、學生DV作品等欄目,欄目形式多樣,包含新聞、訪談、記錄、大型活動實況錄制等。所有欄目都是在校黨委宣傳部的審批下,在專業技術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策劃、外采錄制、后期剪輯包裝來完成,并實時上網傳播。
為學校的教學、科研需求服務 每年除了完成自辦欄目外,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還全方位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服務,制作學校科研項目專題片、教學成果匯報片,錄制專題講座、精品課程,完成學校教學科研方面在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比賽中需要提供的視頻材料,如精彩一課、輔導員主題班會等。近幾年,隨著微課教育的興起,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還承擔著個別課程的微課創作、設計與制作。
開展開放性的實踐項目 山西師范大學校園電視臺開設學生DV作品欄目,鼓勵學生利用電視臺資源獨立完成DV作品創作,提高學生影視創作能力。近幾年,為了響應學校辦學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理念,校園電視臺推出“洪洞縣地域文化保護及宣傳推介”社會實踐項目,帶領學生結合地方特色,在洪洞縣境內拍攝各類地域文化保護的宣傳片與紀錄片,所有影片由學生自主選題、自主策劃與創作,學生在實踐鍛煉的同時,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做出貢獻,對自己的社會化進程起到促進作用。
山西師范大學電視臺開展開放性的實踐項目,近幾年取得豐碩成果,學生創作的DV作品在參加的各類國家級、省級影視作品創作大賽中獲得各類獎項達20多項!
4 小結
依托校園電視臺建設,山西師范大學電視臺在1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努力建設成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實踐鍛煉平臺。此種運行模式,既解決了校園電視臺資金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等問題,也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影視制作學員。由于在校期間有校園電視臺3年的學習與工作經歷,在走出學校后,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干出了自己的成績而得到社會的認可。山西師范大學電視臺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將不斷優化學生實踐環境,完善培養模式,開辦更加豐富多彩的電視欄目供學生實踐學習,為社會培育出更多的影視制作人才。
參考文獻
[1]戴陟宇.淺談校園電視臺的建設理念與發展策略[J].中國報業,2012(1X):92-93.
[2]叢家民.校園文化視域下高校校園電視臺的建設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3]薛維軍,曲波.淺析互聯網時代的廣播電視傳播[J].中國廣播,2014(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