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莉筠
摘 要: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穩定關乎經濟發展、關乎民生尤顯重要,群眾訴求多元化、復雜化并隨之產生諸多社會穩定深層新的問題,新的情況,社區穩定工作成為社區建設中重中之重,對新形勢下社區穩定工作的思考與對策,要做到思想認識必須高度重視,長效機制必須健全完善,社區管理必須創新服務,群眾信訪,有訪必回。
關鍵詞:社區穩定 實踐 對策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293-01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闡述了全面依法治國,要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加強社會管理,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穩定關乎經濟發展、關乎民生尤顯重要,群眾訴求多元化、復雜化并隨之產生諸多社會穩定深層新的問題,新的情況都有待于我們解決好、處理好。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社區管理的目的是達到小區長治久安、和諧穩定,居民安居樂業、文明祥和,而社會管理正是通過無數個這樣的社區管理、公共管理以及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管理來規范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保持社會穩定,營造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因此,做好社區穩定工作就成為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礎,是擺在社區工作人員面前急需思考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社區穩定工作成為社區建設中重中之重
實踐一,搭建居民信息網絡平臺,充分調動社區各方面的力量,把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首先是發揮社區退休黨支部、社區黨員、社區志愿者的積極性,通過他們向社區居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反饋社情民意,發現和化解矛盾,構建良好的社會氛圍。其次是暢通信息渠道,通過在社區建立便民利民聯系卡的方法,使居民可以24小時撥打電話求助。三是聘請社區中熟悉情況、熱心社區工作、具有一定素質的居民擔任社區治安聯絡員、維穩信息員,對信訪和不穩定因素了如指掌。
實踐二,社區文體站、老年大學不僅是豐富離退休人員業余文化生活的載體,也是社區和諧穩定建設的有效途徑。文體活動是一種能為社區的穩定起到引導和輻射作用的有效手段。近幾年來, 社區積極引導多年上訪人員和曾經迷信過法輪功的退休人員,參加到合唱團、門球隊和老年大學課堂上,使其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重養生,淡名利,已無暇顧及而放棄了上訪,過上了快樂而充實的晚年生活;成為文化活動積極分子和文化站、老年大學的義務宣傳員。
實踐三,舉辦內容豐富的講座,傳播有關健康養生,防騙知識,中華傳統文化。社區聘請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講授老年病的預防、醫治與保健知識;聯系寶鈦分局舉辦防騙知識專題講座,舉辦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好事,倡導文明風尚,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引導健康生活,遠離封建迷信、邪教組織。
實踐四,重點做好非法集資受騙人員和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重點人的穩控工作。社區參與非法集資被騙的退休人員和居民中老人居多,他們的心情沮喪,情緒不穩定,個別人都有過上訪的苗頭,社區采取“一包一”穩控模式,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黨小組長、樓棟長,逐戶走訪,交心談心。特別是對個別集資數額較大的、家庭生活有困難的重點人在做好細致的思想工作、安撫情緒的基礎上,引導他們依法依規反映訴求。將工作做到實處,做群眾的貼心人。
二、對新形勢下社區穩定工作的思考與對策
社區黨政在抓好穩定方面有了長足的進展,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存在思想認識還不到位、工作方法上不深入、機制方面不健全等問題。面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必須對新的社會矛盾、新的社會現象進行研究和探討:
1.思想認識必須高度重視。穩定是和諧的前提,社區黨政齊抓共管,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全面落實穩定工作黨政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社區書記作為穩定工作總負責,帶領社區干部扎扎實實地做好社區維穩工作,各部門負責人也是穩定第一責任人,負責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其次,把社區穩定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社區領導干部的年度責任目標中,跟整體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總結,做到齊抓共管,持之以恒。第三,認真做好政策宣傳,輿論引導和答疑解惑工作,堅持日常信訪接待和矛盾糾紛排查機制,關注社區民意,積極做好預防,發揮各種協調利益、化解矛盾的力量,全力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
2.長效機制必須健全完善。建立有效的矛盾調解機制、排查機制、普法宣傳機制等等,制定各種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使社區穩定工作不斷系統化、規范化。通過暢通的信息平臺和排查摸底機制,及時對問題人、問題事實施有效控制和疏導、幫教工作。運用“法律進社區”宣傳機制,加強法律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居民對法律知識在生活中重要性的認識,提高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能力。
3.社區管理必須創新服務。社區的主體是居民,組織健康有益的活動,潛移默化影響和提高居民整體素質,引導居民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進而促進社區管理不斷進步和提高。這些年,政府在不斷完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機制及保障性住房等政策,讓百姓真正體會到改革發展為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分享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社區工作者正是這些惠民政策的實施者、落實者。解決好百姓的后顧之憂,就消除了不必要的怨氣,減少了相應的社會矛盾、弱化嚴重社會問題和利益沖突,從源頭化解矛盾和減少不穩定因素。
4.群眾信訪,有訪必回。這就要求社區工作人員堅持走群眾路線,要帶著感情解決職工群眾的合理訴求,用法治思維的方式解決問題;堅持重心下移,深入居民群眾全面排查矛盾糾紛;及時解決好居民群眾信訪工作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和突出問題;堅持領導接訪不動搖、化解矛盾不懈怠和包保穩控不放松的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定期督查制和責任追究制;切實擔負起維護穩定的責任人目標任務。
總之,社區穩定工作是一項長期性且不容忽視的工作,它直接關系到社區居民群眾的生活安定、和諧。作為社區工作者,一定要有任重道遠的思想準備,踏實工作,盡職盡責的把好維護社區穩定的第一道關口,為居民在安居樂業的環境中幸福生活提供堅強有力地保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