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明敏


摘 ? 要:例舉藝術大師名作,賞析油畫作品的特點,分析油畫筆觸的表現力,體會名作中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和體現的功能。只有充分的了解優秀油畫作品,我們才能更好的運用它,甚至才能創造出有自己風格的作品來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藝術創想。
關鍵詞:達·芬奇;梵·高;油畫
中圖分類號:J213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025-01
人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藝術與人的生活是分不開的。在我們還沒走上藝術這條道路的時候,我們便開始接受藝術的熏陶,我們是在藝術的蜜罐中長大的,幾乎在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有自己喜歡的藝術的陪伴。特別是開始學習美術之后,藝術大師們的身影便一直陪伴著我們的成長,是我們成長路上的明燈,是將我們舉起來的巨人。我們學習和研究前輩的經驗和成果,這既是對前人價值的肯定又是對藝術和自身發展的探究。
一、藝術大師達·芬奇的油畫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最早認識的油畫畫家就是達芬奇。這原自于小學時的一篇文章——《達·芬奇畫雞蛋》,從課文中學習到的他對繪畫的認真和執著,令人印象深刻!而后在中學美術課上又學習了他的兩幅名作《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當時便震驚于畫面的豐富和逼真。達·芬奇和他的油畫作品是我對“油畫”的最初印象,對我影響深遠。
當我們在欣賞油畫作品時,往往更多的關注畫面的情節、內容和色彩,而后才是觀察作品造型的筆觸。但實際上油畫作品引起觀者共鳴的原因,不僅僅只是因為油畫上的情節、內容和色彩,也有賴于它們所依附的筆觸這個載體,它們共同給觀者傳達出畫家內心的思想和情感從而引起共鳴。達·芬奇是文藝復興三杰之一,他的畫面是文藝復興時期傳統美學思想(真實的記錄和表達客觀世界或模仿世界)和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二、色彩大師梵·高的油畫印象
在印象中,梵·高的畫,一直是充滿激情的存在,即使在不了解梵·高的生平和思想的前提下,也能夠體會到畫面中畫家的那種濃烈的情感。梵·高的畫非常的富有個性和特點,這種個性和特點不僅僅表現在梵·高畫中對比色的運用,更表現在他的那種特有的、獨創的、有力的,富有感情的筆觸的運用。
梵·高獨特筆觸的形成,離不開運用補色和對比色并使筆觸夸張富有運感的德拉克洛瓦、注重自然色彩和小筆觸的印象派的畢莎羅等﹑當時巴黎藝術展上浮世繪的日本畫家和促使他的想象力躍進式地發展的精神問題等等的影響。梵·高由此開始學習和嘗試把明暗對比轉換為色彩關系,更試圖用一種新的表現方法來表現他腦海里跳躍著燃燒著的景物。從梵·高后來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經過他的反復思考和多種嘗試所創作出來的他特有的獨一無二的筆觸的運用,帶給我們的震撼效果以及它對當代油畫的筆觸表現的重要啟示。我們想到梵·高的作品,第一反應是他的那幅畫了15朵的《向日葵》 ,這是梵·高的藝術和熱情的集中體現。《向日葵》中梵·高將15朵形態各異的向日葵(還是花朵兒的,正值燦爛的,枯萎凋謝的,面向觀者的,隱藏在畫面最里面的等)用簡單概括的描繪手法,富于畫面一種平面感和裝飾性。顏色上梵·高使用了濃重的黃色系,從檸檬黃到橙黃來描繪這些花卉與亮綠色的背景形成強烈的對比,使畫面色彩基調變得明亮而歡快。而這些手法和顏色的表達都依附于梵·高堅實有力,自由奔放的筆觸,正是梵·高畫面上卷曲﹑扭動﹑翻滾﹑沸騰﹑旋轉著的筆觸使畫面上的物體結構準確,形象生動,把向日葵表現得絢麗奪目、動人心弦。表現出了明媚的氛圍,花朵掙扎生長的動態和力量,讓欣賞者能夠直接從畫家的筆觸中感受到畫家想要表達的情感,讓人感到生命力的旺盛,生活的希望。梵·高的另一幅名畫《星月夜》 是梵·高精神病發作時完成的, 他使用彎曲的短線條旋轉式的筆觸使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和它們的光暈形成一個滾動著的旋渦,給人一種在掙扎的拼盡全力在發光的感覺;用形同火焰的卷曲向上的筆觸表現大地的沉悶寂寞和柏樹的蓬勃旺盛,給人一種用生命在掙扎和奮斗感覺; 使用條塊排列的筆觸來表現地上房屋和教堂的不安中的暗動,給人一種孤獨和壓抑的感覺;等等之類的所有筆觸使畫面構成了一種眩暈流動的空間。畫面中不斷扭曲和變化著的“粗糙”的筆觸,是梵·高表現躁動不安的情緒和眩暈的幻覺世界的一種手段,給整個畫面一種震撼的效果,直接向觀者傳達出梵·高孤獨的,抗爭境遇,追求希望的,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結語
每一天都有藝術大師在用他們的雙手和他們的藝術思想給我們帶來新的視覺震撼,藝術家致力于創造出自己獨特風格的繪畫作品來表現自己獨特的審美價值和功能。我們也必須跟著時代的腳步前進!作為藝術的初探者,既然已經走上了藝術的道路就定要甘之如飴的認真走下去,努力做好研究和創作。
參考文獻:
[1]達·芬奇(意大利).達·芬奇論繪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