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 要:中國山水畫的創作與研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臨摹、寫生、創作。2015年十月份李導帶著我們研究生去北京十度寫生考察,短短一周多的時間讓我在中國山水畫的創作中有了新的體驗和感受,下面我主要從中國山水畫的內在精神、怎樣去臨摹山水畫、怎樣去“外師造化”、怎樣去融情于景等幾個方面進行概括總結,探討中國山水畫的寫生與創作中的一些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精神;臨摹;寫生;創作
中圖分類號:J21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029-01
一、中國山水畫的內在精神
中國山水畫,是指中國畫中的山水畫。欣賞和創作中國山水畫,我覺得應該首先了解中國山水畫的內在精神,中國山水畫是中華民族藝術的寶貴結晶,在它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獨立的藝術體系,所以民族性是中國山水畫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中國山水畫在創作中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情趣,即簡練,恬靜,含蓄和韻律等。我們作畫在落筆時就應考慮各種明暗關系,加以對比,是否和諧的處理,如方圓,橫直,點 線,剛柔,濃淡,冷暖,輕重,虛實等等。山本靜,水流則動;石本頑,樹活則靈正所謂山水之靜動,頑與靈,均是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種陰陽節奏關系,作山水畫須先胸有丘壑,“意在筆先”,落筆后應做到意到筆隨,慘淡經營,則是對后期提煉的一個鋪墊,作為山水畫家如果不自覺到自覺地運用這些關系,筆下可為神助。
二、臨摹古代中國山水畫的重要性
山水畫成為獨立的畫科是在隋唐五代,展子虔的《游春圖》被認為今存最早的山水畫,是唐代青綠山水的開山引導之作。這是山水畫的前期發展,到隨后的歷史中山水畫不斷在發展中豐富。經過歷史的挑選,現今留下來的大多都是山水畫中的精品,我們在學習山水畫時一定繼承傳統,去臨摹和吸收。臨摹不是純粹的臨摹,而是學習古人的優秀技法、布局等,眾所周知,山水畫的前期學習就是臨摹,臨摹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古人”、“學古法”。臨摹作為學習中國畫的必經之路,在古代的畫論中以“傳移摸寫”列為六法之一而特別強調。黃賓虹曾說:“藝術流傳在精神不在形貌,貌可學而至,精神由領悟而生。”歷史上,知名的山水畫大家也沒有無師自通的,古人一切技法,都是從造化中不斷實踐提煉而來。師古人可以省去很多力氣,少走彎路,這個借鑒的有無,差異極大,所以必須學習傳統。
三、學習中國山水畫怎樣去“外師造化”
山水畫的創作需要把自己的主觀審美情感和大自然的真實山水完美結合形成山水畫作品的過程。創作時要按照自己的審美情趣對所搜集來的素材進行從新加工,包括取舍,變形,提煉、,概括等,北京十度的山都是橫向結構的組合,給人感覺雄偉有力,我認為選景要會取舍并適合用斧劈皴來表達我們對北京十度山河的熱愛與自我情感的流露。對景寫生只是搜集素材的過程.,是為山水畫的創作做前期準備。精心創作則是后期的一個加工,是個人情感與客觀實物真山真水的再現和結合,也是寄情于物的的外在客觀實體。在山水畫的創作前,我們一定要走出畫室,到自然中去,去感受自然,并對其進行描摹。寫生多了,胸中就會有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積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就會在紙上描繪出心中的大山大河,表現出祖國的大好河山。
中國山水畫的學習還要多瀏覽圖書、繪畫作品,觀看畫展等,北京十度寫生完后我緊著著買了幾本關于山水畫的書目,例如陳傳席的《中國山水畫史》、王玲娟的《中國古代山水畫研究》、劉忠國的《中國古代隱士與山水畫》、趙文江的《中國山水畫與日本風景畫構圖研究》等。“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寫生與閱讀相結合,這樣我們的山水畫作品才會越來越好。
四、怎樣在創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融情于景
一副好的山水畫作品,它不只是一副畫,而是融入了個人情感的外在表達,在山水畫的創作中,我們一定要用好寫生時準備的原材料,再加上對生活的體會,來達到對藝術的一個升華。創作是在掌握了山水畫所以的筆、墨、紙、硯的特性后,在通過對客觀景物和心中之景的描繪,表現一種存在于畫紙上的客觀實物,這一實物融入了畫家的個人情感,不在是表現單純的事物,而是有感情的,有一定表達意義的繪畫作品。
通過研究生一年多我對中國山水畫的創作研究學習,我認為學習山水畫和創作山水畫,首先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向古人學習,向大師學習,學習他們的技法、布局和繪畫語言等。增強自己在相關知識上的積累,了解山水畫在最初受到的思想影響,它的人文內涵。在通過對傳統山水畫的臨摹來加強自己對傳統山水畫的認識和了解,并掌握山水畫的相關表現技法,這樣對山水畫的認識和表現上的會少走彎路,給自己減少麻煩。在對前人技法的學習上,我們還要走出畫室,走進大自然,去對景寫生,收集素材,為自己的山水畫創作積累材料,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山水畫走向成熟,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修訂本)[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劉忠國.中國古代隱士與山水畫[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
[3]王玲娟.詩化一律:中國古代山水畫研究[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8.
[4]趙文江.中國山水畫與日本風景畫構圖研究[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1.
[5]馮民生.意象與視像: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空間表現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可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