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萌
摘 ? 要:“近距離”是新生代藝術家的最重要的特質,雖然劉小東接受了學院式的寫實訓練,但是不自困圍城,他注重表現人物題材,少有其他題材。他對社會普通階層的小人物特別關注,筆觸瀟灑,充滿了關注以及情感。劉小東的創作一直源于生活的感受,所以他的作品總是源自于現場寫生,或是親自拍攝的照片中取材。所以,我們在畫中可以看到他描繪的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在生活中捕捉場景,把中國人的真實精神狀態呈現了出來。
關鍵詞:繪畫風格;寫實;當代藝術
中圖分類號:J213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026-01
劉小東,1963年出生于金城鄉,父母是造紙廠工人,劉小東自幼愛好美術,他專心地畫畫,一個原因是通過學習美術,投考美術學校或許可以離開造紙廠,走向外部的世界。走向外部的世界是他那一代年輕人的最大愿望。一天他父親在報紙上看到中央美院附中招生的消息。當時劉小東還沒有聽說過這所學校,問了教他美術的老師才知道是全國最頂尖的美術學校。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了考試,竟然一舉得中,于1980年考入美院附中。他在附中畢業后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畫室繼續學習。第三畫室從它的創造者董希文開始,其主導思想其實是把油畫民族化作為一種追求現代風格的嘗試,以后的各位主持教授所走的也都是一條中國式的現代藝術路線。劉小東在校期間,這個畫室的導師最豁達,思想最開放。劉小東因此也可以繼續他在藝術中的漫游和求索,在深厚的西方繪畫傳統中尋找自己的前驅。記得他在一次訪談中談到這一時期里對他有過重要影響的藝術家:塞尚、梵高、蒙克,還有古典派的卡拉瓦喬和普桑。劉小東的畫作時時顯露出這些人的影子。
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盛行現代藝術之時,劉小東仍舊堅持他一直向往的寫實主義。從1984年到1987年,他的畫在造型和用筆上越顯自如,個性的火花也開始閃現。他在1988年之前尚未出名,在那默默無聞的十多年中,劉小東仍舊堅持自身對于繪畫的理念,著力表現普通人生活中的現實與遭遇。如果沒有他的堅持沒有他的學習和摸索也就不會有1990年初作為“新生代”代表畫家現身于畫壇的劉小東。他覺得世界上各種“主義”繁多,而“現實主義”對于他來說相當重要。時過境遷,作為藝術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如今劉小東不僅成為主流熱點,倍受當代藝術家的推崇和學習,他的畫作也得到了收藏者的熱捧。人們追逐劉曉東的藝術精神,更多在于他對于直面現實的勇氣,而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畫作更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拍賣新紀錄。
談到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間的關系,這牽涉到中國當代美術史寫作中的一個現存重要問題。在幾乎所有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介紹和討論中,1984年以后幾年的敘事主線是“85藝術新潮”,大量的篇幅被給予在這個前衛藝術運動中出現的團體和個人。與這個運動關系不大的藝術現象則退居二位,甚至被略而不談。但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時期正是劉小東這一代“學院派”年青藝術家成長和個性形成的時期,而他們卻和“85新潮”關系甚微,甚至被其有意抵制。當這些藝術家在1990年初進入畫壇,開始發揮影響時,人們便感到當代藝術史的書寫中存在一個問題,沒有交代出這種影響的來龍去脈。使人更產生困惑的是:這些藝術家的思想和藝術趨向實際上與“85新潮”基本一致,都是從歐洲美術史和思想史中尋求靈感和認同。那么他們為什么對“85新潮”不感興趣呢?這里一個關鍵是美術界中“精英”與“江湖”的區別。“八五新潮”的弄潮兒大多數在1985年以前已經進入社會,這種風風火火的活動基本上是在體制之外的社會空間中發生和展開。在高等院校之內,藝術的獨立性和純粹性被認為具有更為基本、普世的價值。從這種精英角度看,“新潮”有如江湖上的群雄聚義,實際上業績不足以反映深厚的技術也缺乏了細膩的處理。與“85新潮”中群體意識有別,劉小東這一代年輕學院藝術家們反對宣言和標語口號,他們認為優秀的藝術只可能產生于個人的獨立創造和探索,卻不是運動或任何其他集體行為的結果。“85新潮”的群體階段在1986年以后就基本結束了,前衛與學院之間的邊界也模糊了。在同年稍晚的時候劉小東畫了一批風格全新的作品,并以其中兩幅參加了“中國現代藝術展”,這標志著中國當代美術中“新生代”的產生,劉小東則是這個潮流的重要代表。“新生代”這一詞來自1991年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行的“新生代畫展”,這一畫展受到了美術界的廣泛關注。在討論“新生代”的諸多文章中均提出“近距離”是新生代藝術家的最重要的特質,這正符合了劉小東的繪畫特點。
對許多中國藝術家而言,1990年代初是一個充滿變化、憧憬的時代。一個消費瘋狂的年代,藝術家亦難以免于俗氣之感。劉小東一方面以藝術抗拒消費,一方面又很難阻止自身成為一個消費元素。實際上在這段時間里劉小東基本上沒有參加重要的國際展覽,在國內,他不但沒有參加“新生代畫展”,也回避了好多展覽。其實他并非隱士,只是他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和身邊的一圈朋友。1990年的個人展對劉小東來說是一個大收獲,他不但成為了新興藝術潮流中的一個代表人物而且成為新興批評家眼中的紅人。在陳丹青看來劉小東是用寫實的筆觸去描述當下的大眾生活,在陳丹青看來劉小東做了他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請。劉小東的成功在于他對藝術的堅守,這是一場用藝術與孤寂歲月作賭注。
參考文獻:
[1]易英.中國當代油畫名家個案研究:劉小東[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0.
[3]劉小東.劉小東日記[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