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林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努力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成功化解初中學生化學學習中的各個難點,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如何才能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效地化解難點呢?
一、用精彩的化學實驗“勾引”學生的直接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興趣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是指對活動過程本身的興趣。精彩的化學實驗最容易在第一時間激發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直接興趣。為此,在第一堂化學課《序言》的教學時,我們不必急于首先講解教材內容,而可以用“鎂帶的燃燒”、“溶液的變色”、“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點燈”等“魔法”般的化學實驗,激發起學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然后再進行課本內容的講解,想讓學生不專心都不行了。
教師除了要為學生做好演示實驗之外,更應該創造條件開好學生的分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室親自動起手來,讓他們在實驗中真正感受到學習和創造的樂趣。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課外實驗,讓他們利用廢舊物品,變廢為寶進行有關驗證和探索。課外實驗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有效補充。
化學實驗貫穿于化學教學始終,所以,化學教師有豐富的實驗資源去激發并保持學生的興趣。
二、用神奇的化學成就激發學生的間接興趣
間接興趣主要指對活動過程所產生的結果的興趣?,F代化學成就斐然,某些科技成果用“神奇”二字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把這些神奇的科技成果結合教學實際不時向學生講訴或者展示出來,就可以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和探索的動力,甚至激勵他們以后投身科研事業。這些成果,可以直接使用教材提供的,也可以來自其他媒體(圖書、報紙、網絡、電視等)。比如,用“燒不壞的貓屁股”介紹高分子絕熱材料,并引申講解這種材料在航天領域以及民用建筑、車輛上的具體應用;用“水中的鳥籠”介紹隔水透氣材料,并展望這種材料在工農業、國防、日常生活上的應用(如做成不怕水的衣服、不需要攜帶氧氣的潛水艇等)。
初中化學還可以用于“借題發揮”的科技成果有:“納米技術”、“環保技術”、“人造金剛石技術”、“活性炭吸附技術”、“中微子通信技術”、“沼氣的綜合利用”、“硬水的軟化”、“海水淡化”、“煤的液化氣化技術”、“尾氣的轉化及回收利用”、“太陽能的應用技術”、“核能的開發利用”……只要教者用心收集,哪怕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都可能成為課堂教學素材并使之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寶貴材料。
三、用幽默的語言提高興趣、化解難點
初中化學知識多而雜,難點主要集中于化學用語,化合價的理解及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更是難中之難。為了化解這一老大難問題,在化學教學伊始,就可以安排學生背誦元素周期表中1—20號元素名稱。為了讓學生背得輕松,將這20個元素名稱分成四句:“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并指出第十個字和第二十個字恰好都是ai韻母,讓學生當成五言絕句來朗誦。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興趣,化解元素名稱拗口、難讀難記的問題,將這二十個字諧音為“親愛的皮蓬,探蛋仰服奶,那美女歸您,流露牙甲蓋”,并編出一個小故事講給學生。學生在哈哈大笑中不到1分鐘就全部背下來了。這樣,在以后進行元素符號、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離子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價與化學式等的教學中簡直就是迎刃而解了。
初中化學其他可供幽默的元素:
1.過濾操作中,要求漏斗下端的斜口要緊貼漏斗內壁,讓濾液沿漏斗內壁緩緩流下,可以為學生幽默為“卑鄙下流”(杯壁下流);
2.電解水的實驗結果“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管中產生氧氣,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管中產生氫氣,且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2:1”,可以說成是“正養父親,親兒養爺”(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3.加熱氯酸鉀或者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七個主要操作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可以諧音為“茶莊定點收利息”;
4.金屬活動性順序“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可以諧音幽默為“嫁給那美女,心貼昔千金,馮鞏贏白金”
5.用現代人的婚戀現狀幽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化合反應(A+B—AB) ——結婚;
分解反應(AB—A+B) ——離婚;
置換反應(A+BC—B+AC) ——第三者插足;
復分解反應(AB+CD—AD+BC) ——姊妹易嫁。
6.催化劑(觸媒)的教學,從“媒”字入手分析:催化劑就是化學反應的“媒人”,并將催化劑與現實生活中媒人的特征做一一對照,生動形象地得出催化劑的 “改變化學反應速率”、“質量不變”、“化學性質不變” 三個基本特性。
…………
四、用及時的成功體念加強、鞏固學生興趣
學生通過學習,一些疑問已經解決,但同時又會產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探究新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都會反饋出來,甚至爭論不休。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的誘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開展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質疑辯難,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度就會得到培養和提高。如講《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一課時,在氣體實驗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導下,自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制取等內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鈉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為什么?讓學生分組實驗,仔細觀察現象,引導學生討論總結出答案:不能。然后誘導學生用吸濾瓶、小試管、濃碳酸鈉溶液、濃鹽酸溶液等儀器及試劑設計一實驗熄滅灑精燈火焰,由此得出,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這樣一環扣一環,步步設疑,層層深入,使學生在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念,大大地增強了興趣。
總之,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練習,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化學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型的學習活動為主動參與型的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