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儷萍
一、信息技術讓自主探究性學習更加精彩
1.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想學中自主探究。可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發現問題創設良好的環境。例如在小學生語文的《觀 潮》一課的教學中,在課前利用網絡收集一系列的相關圖片,音樂甚至是影視資料,在課堂上用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能被這個主題所吸引。
2.網絡為探究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探究性學習需要豐富的資源作為支撐,但是絕大多數小學的圖書館規模都是很小的。教師往往翻遍自己的收藏和學校的圖書館可能也不一定可以找到上課所需的材料。這時網絡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它是完全不受地域影響限制,最大限度的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共享。網絡上的資源,不僅僅豐富多彩,而且很多都是最新的資料。
二、信息技術為培養創新能力提供了舞臺
信息技術有它獨特的特點----不斷更新的資源,實踐性強,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戰,感觀刺激等等,這一系列極富魅力的因素決定了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的獨特優勢。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素質教育特別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與生俱來的特點,是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基礎,計算機中有太多奇妙的東西,這個領域中,信息以驚人的速度滿足著學生的求知欲;計算機是一個虛擬的世界,這這個充滿幻想的空間里,學生可以盡情展開想象的翅膀。計算機世界充滿了聲音、智慧與靈感的碰撞,創新思維的火花隨時被激發,這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舞臺。
三、信息技術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有力條件
動手實踐是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基石,只有親自動手實踐,才能使創新思維的結果物質化,同時可以看到自己的成果,體驗快樂,進一步引發創新探究的意識。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很高,信息技術的操作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這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信息技術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如在word的教學中,要求每人利用WORD制作一幅電腦小報,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幾人合作完成一幅。學生接到這個任務后,顯得非常興奮,利用已學習過的知識,自己構想、反復動手、討論、大膽實踐,完成了第一幅電腦小報作品.信息技術的關鍵在于“學以致用”,而“學以致用”關鍵在“用”,即用學過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學習中。在運用中進一步掌握操作的方法、技巧,在操作中獲取信息,獲取信息后進一步分析和處理信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信息這一通用的智力工具應用于各種學科。學生不僅僅會喜歡上信息技術同時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四、信息技術讓學生的交流協作更加充分可行
相互交流是一種能力,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師生的交流非常重要,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更加重要,由于時間和空間的因素,很難做到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充分的交流和協作。計算機是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合作與溝通的主題貫穿始終,信息技術的運用解決了傳統教育中難以解決的問題。隨著校園網及各種網站博客的普及,交流協作變得更加方便可行。
素質教育是信息時代的必然趨勢,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信息技術作為當今社會的時代特征,在教育中擔負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宗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