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榮華
從事了幾年低段數學的教學,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主動地、自覺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表現自我,完善自我。小學數學低段教學屬于數學啟蒙教學,而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讓他們頭疼的學科,從一年級開始就因為數學成績差而跟不上班,這種情況到高斷就越發的明顯。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學習特點,在小學低段學生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關鍵。作為孩子最初的引導者,巧妙合理的應用一些科學的方法,對于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的教學效果有較大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主題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主題圖”是小學教材編排的一大特點,其意圖在于體現《數學課程標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無論從內容的選擇還是呈現方式上都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內涵豐富的主題圖為枯燥的學習賦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氣息。變抽象枯燥的數學學習為富有兒童情趣且具有挑戰性探究活動,同時也為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可資借鑒的課程資源。因此,教學主題圖時要充分展示主題圖富于情節魅力,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里張開想象的翅膀不斷地閃現出奇思妙想;充分利用色彩鮮艷、內容豐富的特點,讓學生在自主的時空里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營造一種輕松的愉快的學習環境;充分挖掘主題圖的內涵,讓學生在廣闊的領域里打開思維的閘門,不斷求異創新。在我的教學中,我喜歡用簡筆畫表達主題圖的意思,形象、生動、省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對低段的教學很有幫助。有的主題圖內容我還讓學生參與進去,讓他們自己把它演示出來,這樣一來就更容易理解題意,且有力激起學習興趣。比如:在第三冊第五單元表內除法最后一節解決問題的第一個例題(每個雞舍里養了8只雞,農場里有9個雞舍,一共養了多少只雞?)中,我把主題圖中的雞舍用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組合而成,形象,生動,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上來。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還讓學生親自動手畫出9個雞舍,既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又能更好的理解題意,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到了求一共有多少只雞就是求9個8是多少。現在有了更好條件,運用上了電子黑板,很多主題圖我把它制作成課件展示出來,就像放動畫片,形象、直觀、有吸引力,更能拉回學生的注意力,引起興趣。由于直觀形象的方法適應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比較好地解決了低年級學生理解力差與教學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學生沿著實物--表象--抽象的順序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 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喜愛你所教的數學學科上了。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有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巧妙地運用圖示幫助學生理解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為低段數學教師指導學生學會看書理解圖意尤為重要。如,在一年級加減的教學中,我運用了圖示觀察法,掛圖出現了相對的兩只手把兩堆蘋果合在一起,又有一幅圖出現了兩只手將一堆花分成了兩份。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讀懂了題意。同時又理解把兩部分量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把總量分成兩部分用減法計算的道理。這樣教學生動、形象,又便于學生理解,效果較好。根據課本要求,動手畫畫、寫寫、做做,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如,第3冊教材第36頁思考題,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孩子們一看到題就不假思索的亂猜,3個、4個、5個……當我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自己畫一畫再下結論。孩子們動手畫后發現幾種情況都有。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從一開始就讓學生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學會認真讀題,仔細觀察,用心思考、用心體會的好習慣。
二、妙法激勵學生自己學數學
教學中,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鼓勵學生用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學習數學,對學生來說,這就是創新 。在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要重視數學思考方法的有機滲透,注意發展學生的潛能,精心安排好課堂練習,做到練有重點、練有層次,題型多樣,針對性強。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對中、差生的幫助,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多回答一些問題,學生答錯了,不應錯過機會,要幫助他們學懂,把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答對了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就是說,對學生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缺少評價的教學,是不容易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的,更談不上把學生教聰明。所以在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發現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己最能接受的方法,從而也培養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當誰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時,當著全班的同學表揚一下他,那稚嫩的小臉上燦爛無比,在今后的學習中他會信心百倍、不斷創新。
一般低段學生自覺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課堂上很容易走神,學生處于幼小銜接的特殊時期,教師應該把握好幼小銜接的關連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課上活,創設能引起學生求知欲、并有助于參與數學的、發展情感的教育情境。于是在教學中我根據低段學生幼小好動的特點靈活的選用游戲的方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倍數認識的時候,我讓全班學生挨著報數,第一個學生就報1,第二個學生就報2,第三個學生就拍手(3的倍數就拍手)依次往下報,不拍手的就給予小小的懲罰,這樣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把全班學生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又讓他們更好的理解了什么是倍數,這樣就把一堂課都充分的利用起來了,根本不給學生走神的機會。低段學生課后自覺學習的習慣更差,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充分的將課外時間都利用起來,我選擇了成立學習小組,四人一組,成績好的帶動成績差的學生學習數學,我還設置了評選優秀小組并給予獎勵。方法實施以后,我發現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課外學習小組都在研究數學問題,尤其是小組長帶動著他們學習,課堂上不懂的問題,課后小組長就組織他們一起討論研究。
三、將數學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激起孩子學好數學的欲望
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地運用知識。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作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以吃飯用的筷子去探究2的乘法口訣,以一輛車的4個輪子來探究4的乘法口訣,這是生活中很實在的問題,老師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習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社會實踐中。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著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并注重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這既有利于挖掘自身的潛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初步創新能力。經常這樣,有利于使學生深刻的認識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價值,變“學數學”為“用數學”,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欲望。
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是繁瑣的,它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更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多一點耐心、細心,巧妙地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