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紅
摘 要: 有效的聽評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聽評課前的有效準備、聽評課中的仔細觀察和聽評課后的整理分析體育教師有效聽評課的促進策略,以期達到提高體育教師聽評課的目的。
關鍵詞: 體育教師 有效聽課 促進策略
有效的聽評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聽評課,對比自我,思考內省,激起智慧火花,形成對于教學精益求精的追求。有效的聽評課是基于教育教學理論,教師分工合作,全面觀察分析課堂,充分發揮教師集體智慧,達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一、聽評課前的準備:“有備而來”
1.聽評課前的理論準備:事先明確聽評課的主題和內容(提前告知聽課教師主題和授課內容),針對主題和內容了解教育教學的通識性知識,掌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相關內容的表述和解釋,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教材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建議,做到心中有數,為聽評課做好理論上的準備。
2.聽評課前的工具準備:根據課的內容和觀察要求,準備好教案﹑聽課記錄本﹑筆﹑相機﹑錄音機、觀察量表等工具。
3.聽評課前的條件準備:了解教師的基本條件,如知識水平﹑教學理念﹑教學特色等;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已有知識的儲備﹑學習認知水平等,了解場地﹑器材的數量﹑設計情況。
4.聽評課前的位置準備:位置決定了聽評課的有利角度,教師要選擇能清楚觀察課堂的位置,以保證聽清教師的講解和看到教師的示范和組織調動,應就近入座。
5.聽評課前的心態準備:根據聽評課的相關要求,本著學習和理解的心態,準時到達聽評課的現場,不遲到,不早退,聽評課要盡量做到全程完整,不中途退場。
6.聽評課前的分工準備:以教研組或教研團體為單位,就某一研討主題,如“差異教學法的運用”的主題,確定觀察點,進行聽評課的小組分工,明確每個小組的任務,每個小組指派一名負責人。
7.聽評課前的實踐準備:就某一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先撰寫教案去試試﹑去實踐,從而發現問題或難點,帶著問題上聽評課,自我對照,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避免盲目聽評課。
8.聽評課的量表準備:量表的制定要分不同的維度,各個維度的指標要科學﹑精確,制作好的量表要反復驗證檢驗,提高量表的可信度。
二、聽評課中的觀察:“有的放矢”
1.組間分工,組內合作。每個小組要確定本組聽評課的視角和側重點,分解側重點,有針對性的聽評課應該是先制定本組的觀察量表,確定量表的組成要素和各要素之間的百分比。如“基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視角,量表的制定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度﹑差異教學﹑學生展示﹑學生情緒情感﹑知識掌握等。根據量表,每個成員先獨立打分,然后組內成員相互討論,確定一個最終分值,確保聽評課評價的客觀性,有效發揮聽評課的共享價值。
2.做好聽評課中的記錄。準確的課堂細節記錄是聽評課的有效資料,是聽評課的事實根據。一方面,記錄教師的教學行為:(1)教師的課堂導入方法。教師課堂的導入是否和主題相一致或切合主題,導入的是否流暢自然,導入方式是否符合學生學情,導入的方式類型。(2)教師對課堂的整體駕馭。教師的語言是否親切﹑規范,教師的隊伍調動是否快速高效,課堂生成能否及時捕捉,課堂教學秩序的安排是否恰當,學生能否在教師的調控下有效學習,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突破是否運用了有效的方法﹑評價是否及時有效等。(3)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和贊賞。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贊美、欽佩、尊重。”教學中,教師能否及時贊揚學生,對犯錯學生給予寬容,對弱勢學生給予耐心的幫助和鼓勵。(4)教師的不足。教師的不足導致教學的“遺憾”,教學因帶有遺憾而美。另一方面,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1)學生的上課準備。學生是否穿運動服和運動鞋,學生的課前精神風貌如何等。(2)學生的情緒情感狀態。教學中學生是否開心,是否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是否主動積極參與學習,是否相互團結和愿意主動幫助他人等。(3)學生的學習收獲。通過學習,教學目標是否實現,學生是否有出汗行為,脈搏數是多少,學生是否掌握了教學內容及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的高低,學生是否愿意克服困難,不退縮,不斷挑戰等。最后,記錄課堂的生成和拓展。課堂的生成和“意外驚喜”是教學中難得的可貴資源,有效利用這些資源可以為課堂增色添彩。所以要做好以下兩點記錄:一是學生的創意行為。少年的注意帶有不集中的特性,容易思維活躍,想出新點子,對某一內容學習會采用的新的思考和新的做法,這是有價值的課堂生成。二是教師的拓展。課堂上教師采用哪些新的對教學內容有效的拓展方法,是否真的做到有拓寬有展開。
三、聽評課后的思考:“提煉升華”
只“聽”不“評”就等于只吃飯不消化,飯留在喉嚨口,會讓聽評課流于形式。“看”是前提,“評”是手段,“提煉升華,為我所用”,才是最終目的。因此,聽完課后,要及時梳理﹑提煉和升華。
1.學會提煉,去粗取精。首先,要及時與上課教師交流。聽教師的說課,弄清課的設計思路,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中的困難。其次,對照自己的教學設計,提出改進建議,去粗取精,與授課教師探討更有效的方法。最后,積極參與評課。抱著大家共同學習和交流的心態,積極參與評課,避免只聽專家評,不聽教師評的現象;他人評課和自我評課進行對比,檢驗自己的聽評課的水平。也可以以教研團體為單位,集中各小組成員就確定的研討主題集中評課,由小組代表發言,就課的評價匯總本組的聽評課意見,最終形成對一節課的科學的總體評價意見。
2.撰寫聽課反思和評課反思,提高教學水平和評課能力。積極撰寫聽評課的感受,翻看自己的聽評課記錄,回憶課堂教學,反思自己的課堂,形成新的教學設計,歸檔試上。
總之,聽評課就是要做到“有備而來”﹑“有的放矢”和“提煉升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聽評課水平,改進課堂教學,讓聽評課高效發揮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