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紫璇
摘 要:在社會的發展下,新聞媒體也出現了新的特征,新媒體誕生,對于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繁雜的新聞內容中,如何為受眾提供一些具有創意且有價值的新聞成為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關注的內容。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堅持新聞報道的“獨立性”,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談談筆者的看法。
關鍵詞:新聞;“獨立性”;報道原則
隨著全球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新聞媒體也有了巨大的變革,以網絡為載體的“第四代媒體”和以移動通信電子設備為載體的“第五代媒體”迅速發展起來,為人們獲取新聞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如今新聞的內容越來越多、那么如何為受眾提供一些具有創意且有價值的新聞成為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關注的內容。筆者認為在新聞報道中保持較高的獨立思考精神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一、新聞報道保持獨立思考精神的意義
1.獨立思考是新聞報道的道德要求
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連接紐帶,把黨和政府的領導者和普通老百姓緊密結合在一起。目前我國的新聞報道充分體現出了“親民性”,但是仍然有部分新聞存在著“形式主義、照本宣科”和“大喊口號”的現象存在。很多新聞媒體僅僅把新聞報道當成簡單的宣傳渠道,沒有深入研究受眾的需求,沒有充分挖掘報道內容的新聞點。這樣報道出來的內容空洞、乏味,引起了人民大眾的反感。這些情況都是由于部分新聞記者缺乏職業道德造成的,沒有充分認識到新聞報道的服務基層、服務生活和服務群眾的服務作用,并未真正地把其作為一個服務平臺來看待。還有部分記者過于尊重上級的指示,過于害怕社會的壓力,在新聞報道中沒有自己的主見,缺乏獨立性。
2.獨立思考是新聞報道采寫的要求
通過對我國目前的新聞報道總體情況的觀察,大多數的新聞報道還是具有新聞價值和宣傳價值的。但是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缺乏獨立思考,很多新聞記者對新聞的采寫過于依賴現有材料,他們在采訪時只要拿到材料,不經過深入的調查就在辦公室寫稿。然而一條具有價值的新聞必須通過深入、細致、全面的調查,只有通過這樣的有效采訪,得到一手材料,同時針對手中材料進行甄別,敢于取舍,才能夠保持在新聞報道中的獨立精神。
3.獨立思考是新聞報道的環境要求
我國的新聞事業在不斷的發展之中,新聞媒體的數量也日益增多。但是我國的新聞報道越來越過于注重經濟效益,而忽略了新聞價值。把它單純當做宣傳工具和政績體現,或者是當成了廣告的載體,這都是由于新聞報道缺乏獨立思考的原因。所以新聞記者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加強自身職業素養,抵制不良誘惑。在新聞素材的選取過程中,堅持真理和正義,要真正使新聞報道體現出應有的價值,提高新聞報道的含金量。
二、保持在新聞報道中的獨立思考精神的策略
1.梳理全局理念
全局理念是新聞記者最應該具有的素質,新聞記者在對新聞素材的采取,需要綜合當時、當地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綜合因素,對新聞的本質進行深入的分析。在新聞報到時充分結合真實性和局限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其深度和廣度。樹立全局理念,這就對新聞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能夠準確把握新聞熱點,切實提升新聞報道深度。
2.強化統籌能力
新聞報道需要保持高度的獨立思考精神,在新聞報道中堅持“大新聞”理念,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式和新要求。在新聞報道中,變指導性為方向性,變單一性為綜合性。同時具有靈活地處理能力,能夠準確處理正面報道與反面報道、時政報道與社會報道、民生報道與生活報道的關系,通過在新聞報道中展現獨立思考的精神,把新聞報道變成觀點論戰和思考的交鋒。
3.推進價值融合
要想在新聞報道中保持獨立思考的精神,就要把新聞報道的新聞價值和宣傳價值有效結合在一起,既要體現黨政的精神,又要關注受眾的新聞需要。要想做到這一點就要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堅持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三個方面的要求,和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三個原則。勇于對新聞報道的方向、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大膽進行創新,增加受眾喜歡的欄目,體現出新聞報道的價值。
4.提升綜合素質
要想保持新聞記者在報道中的獨立思考的精神并非易事,需要新聞記者既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也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所以新聞管理者需要做大以下幾點,第一位新聞記者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第二從提升新聞記者的獨立思考精神出發,加強國家政策法規、經濟文化、法律知識等多學科知識的學習,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近年來,關于新聞人獨立性的討論一直為學界所關注。在意識形態逐漸多元的今天,受到經濟、體制、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新聞人的獨立性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另一方面,公民新聞的崛起,引發了關于新聞獨立性問題的大討論。在這樣一個時期,獨立記者出現在了媒體和公眾的視野。作為一名記者,需要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堅持新聞報道的獨立性。
三、結語
總之,獨立思考的精神是新聞報道的各方需要,是我國新聞界改革的動力。所以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要從根本上認識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從我國新聞媒體面臨的新形式和新要求出發,通過獨立思考的精神,把新聞報道的各種價值充分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 王一珺. 法拉奇的新聞報道方式[J]. 青年記者. 2010(03) .
[2] 江敏,張詩倩. 從“水門事件”看記者的獨立性[J]. 經營管理者. 2009(08).
[3] 姜恬,張航. 記者在新聞采訪報道活動中的獨立性——以意大利記者法拉奇和報道典型人物王忠平為例[J]. 新聞世界. 2009(05) .
[4] 沈榮華. 記者獨立性視角下的匿名消息源使用——以《華盛頓郵報》“水門事件”報道為主要案例[J]. 新聞世界. 2009(05) .
[5] 固鐵慶. 探析新聞采訪前的準備與新聞采訪成功的關系[J]. 赤子(上中旬). 201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