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生育。要實現此次生育政策調整的目的,關鍵在準確定位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問題的基礎上,辯證施治,完善各項配套政策助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以產生更多的生育行為,實現人口增長。
【關鍵詞】 全面二孩政策;必要性;面臨問題;配套政策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指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1980年,黨中央發表的《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中指出,“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1]中央提出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正是基于我國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時做出的選擇。
一、全面放開二孩生育的必要性分析
繼“單獨二孩”政策之后,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央再次對我國的生育政策做出調整和完善,主要原因如下:
1、直接緣由—人口結構性問題突出
新時期,我國的人口形勢發生了轉折性變化,人口結構性問題越來越凸顯:[2]人口老齡化;生育率低;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持續偏高;獨生子女家庭數量增長,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等等,這些問題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如何填補養老基金缺口成為難題;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口老年負擔系數不斷提高……
全面放開二孩,從大處講,可緩解人口老齡化,優化人口結構。由于政策實施效果的滯后性,全面放開二孩雖然在短期內無法逆轉我國的老齡化趨勢,但可以減緩我國人口的老齡化程度和速度。從二孩政策出臺到2030年前后,有望降低老齡化程度兩個百分點左右,到2050年老齡人口達到峰值時,預計可增加勞動年齡人口3000多萬,[3]這部分新增人口意味著養老基金征繳人口數的上升,養老服務后備力量得到充實;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人口結構,實現勞動力的合理供給,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4]從小處講,全面放開二孩可以提高家庭的養老能力,減輕政府負擔。
2、單獨二孩政策總體遇冷,生育預期沒有達到
為解決人口結構性問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而提出的單獨二孩政策,在實踐中沒有達到生育預期。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國申請再生育的單獨夫婦僅占符合生育政策夫婦總數的1/10,實際增長的新生兒不到100萬。[5]這就使得通過放開生育政策來提高生育率、實現人口正常化和長期均衡發展的目標沒有辦法實現,進而需要對生育政策進一步調整,全面放開二孩生育。
3、尊重人們的生育權利,滿足群眾的生育意愿
調查顯示,80%以上的群眾都希望生育兩個孩子,90%以上都支持和贊同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基本上實現了國家生育政策和群眾生育意愿的統一。[6]
全面二孩政策不是對獨生子女政策的否定。獨生子女政策,控制了人口的過快增長,緩解了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促進了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是值得肯定的。[7]同時,全面二孩政策也不是對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否定。全面放開二孩生育仍然屬于“計劃”生育,而不是自由生育。另外,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只是適應我國現階段發展需要的生育政策,并不意味著生育政策調整的終結。
二、全面二孩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要實現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調整的目的,關鍵要準確定位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辨證施治,促使育齡人群產生更多的現實生育行為。根據有關調研,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遇到的阻力主要有以下幾點:
1、養育成本高
養育成本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趨增加,從孕前準備到孩子出生,從孩子上學到成家立業,醫療保健、教育培訓、住房結婚等等各項開支對許多中產家庭來說,是難以承受之重。對于城市的育齡人群而言更是如此。經濟壓力成為影響人們生育選擇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
2、育齡人群生育意愿降低
獨生子女政策實行的30多年間,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改變,人們越來越多地注重生育質量而非數量。據統計,目前符合生育條件的約9000萬人群中,僅有30%有生育二孩的意愿。[8]而且,夫妻雙方生育意愿的不一致也降低了實際的生育行為。以上海為例,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口研究所卿石松副教授對上海9個區1489對夫妻生育意愿的調查顯示,三成夫妻生育意愿不一致,一致的僅占25.02%。[9]
3、女性就業和發展的壓力問題
在我國的就業市場上,就業歧視是很多女性都會遇到的困擾之一。全面放開二孩后,這一問題或會進一步加劇,使兼顧家庭與事業的女性陷入兩難,或最終選擇放棄二孩生育。單獨二孩政策的遇冷也與此有關。要避免情況的再次出現,在全面二孩政策之外,關鍵要建立起配套的公共政策支撐,鼓勵和引導符合政策的育齡婦女在寬松的法律政策環境下生育,解除其后顧之憂。
三、完善配套政策助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
1、通過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方面的政策推動降低養育成本
比如,政府可考慮對生育二孩的家庭在所得稅上(如實行以家庭為所得稅計征單位)予以優惠;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發放一定的二孩撫養金;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提高二孩的生育津貼及醫療費用報銷水平;實施一些積極政策,支持二孩家庭住房改善等等。[10]
2、通過立法強調男性育兒責任和文化
在延長二孩生育假的基礎上,實行推廣“男性產假”制度,鼓勵男性更多地參與到子女的養育中。倡導男性在家庭和育兒中的責任,塑造男女平權的文化和理念。[11]
3、出臺有利于企業支持女性職工就業的相關政策,減輕針對女性的就業歧視,推進社會性別平等
如規定企業中女職工的比例;鼓勵企業制定有利于女性職工兼顧工作和家庭的政策;政府通過適當減輕企業稅收,[12]分擔企業為照顧女性職工所付出的成本等,為女性就業創造更有利的社會環境。
4、制定婦幼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計劃
從基礎設施建設、裝備配備和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加強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整合;改革衛生人才制度,試行產科、兒科醫生免費培養計劃,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 張然.為何現在提全面兩孩?官方:兌現35年前政治承諾[N].京華時報,2015-11-02.
[2][7] 胡浩,王思北,吳晶,劉奕湛,高皓亮.全面二孩政策將帶來哪些影響?[N].新華每日電訊,2015-10-29.
[3][6] 翟烜.符合二孩政策夫婦達到9000萬對[N].京華時報,2015-01-12.
[4][10]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最新消息:二胎政策能否真正解決人口老齡化?[EB/OL].www.southmoney.com,2015-12-24.
[5]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最新消息:放開二胎政策能抵御老齡化危機嗎?[EB/OL].www.southmoney.com,2015-11-03.
[8] 專家談“全面二孩”政策:約三千萬人群想生[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0-30/7597898.shtml,2015-10-30.
[9] 李星言.上海僅25%夫妻打算生育二孩[N].新聞晨報,2015-11-22.
[11][12] 耿興敏.二孩政策或加劇女性就業難[N].中國婦女報,2015-11-03.
【作者簡介】
沙玉霞(1979-)女,山東武城人,中共德州市委黨校行政管理學教研部講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政府治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