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蘇黎
摘要:舞蹈是一種通過肢體語言表達情感和思想的藝術形式,舞者通過肢體的不斷變換,進而展現出優美的舞姿,為人們在視覺上帶來賞心悅目的舞蹈表演。在當今時代下,高效中的舞蹈教學中的相關課程編制、舞蹈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都有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這對于我國高校舞蹈教學的發展非常不利,因此,高校有關部門應針對此現狀進行有效的改革,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本篇文章主要針對高校舞蹈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對其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具體改革對策,加以闡述。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現狀;改革
引言
在我國的高校中,舞蹈的教學課程發展對比國外的高校起步非常晚,但是發展的速度卻非常快。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各個城市中的高校逐漸開設舞蹈專業,并且舞蹈專業的招生數量也在逐年增長,發展至今,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學因為學校資源配置以及教師的問題,導致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使用的資源非常少,而且課程的布置相對于其它專業也不是非常合理,教學方式和理念也比較落后,這對于高校舞蹈教學的發展有著非常嚴重的阻礙性。因此,高校必須要對舞蹈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進行有效的改革。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
(一)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目前高校中的公共課程比較多,這對于舞蹈專業知識的學習非常不利,而且在進行舞蹈專業教學中,知識教育大于實踐教育,這樣就不能夠讓學生們對舞蹈進行感同身受[1]。
(二)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教師在教授舞蹈動作的時候,沒有對其中蘊含的情感進行說明,這就會使學生們的舞蹈動作非常生硬,缺乏美感。而且在教學中,學生只是一味的模范教師的動作,這種教學理念已經限制了學生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三)教學視野相對狹隘
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倡導學生去學習美學、藝術學等能夠促進舞蹈表演的學科,這就使舞蹈的局限性非常大,對舞蹈的發展具有阻礙性。
(四)教學手段相對單一
很多高校在舞蹈教學中依然使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沒有應用多媒體等設施進行教學,這對于學生們對舞蹈的理解和觀摩有著消極性,影響舞蹈的發展進步[2]。
二、高校舞蹈教學創新與改革的措施
(一)優化課程設置,促進舞蹈教學發展
與舞蹈相關的理論知識是對各種舞蹈實踐的總結,讓學生們不斷學習舞蹈知識能夠有效的提高在進行舞蹈實踐課程的時候,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指導,盡快完成舞蹈動作,而且還能夠從舞蹈知識中逐漸摸索到舞蹈發展的歷程和規律。學生們對舞蹈的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對舞蹈的各種動作進行掌握,并且在這其中還應具有一定的審美性,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們在以后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對編舞、創作、表演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應增加舞蹈知識課程的節數,減少其它課程的節數,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們具有充足的時間學習舞蹈專業知識。在舞蹈知識的學習中最為重要的課程就是對中外舞蹈名作賞析,其不僅能夠讓學生們通過對名作的賞析對自身的舞蹈素養進行提高,還能夠對各國舞蹈的歷史背景及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并逐漸轉變為自己的東西,對自身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3]。
(二)改變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我國高校的舞蹈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教學效果非常好,但是其不是唯一的教學方式。高校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應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讓學生們能夠自覺、自主的進行學習,使學生們能夠將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充分的發揮出來。例如,在學習古典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一些古典舞劇找出來,讓學生們進行觀看,教師再觀看的同時應對其中的身體韻律進行講解,并在觀看完成后讓學生們進行模范,設定一定的情景,讓學生們在情境之中進行舞蹈創作,并由教師進行動作完善,這樣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開發學生們的創造意識,提高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進而提高舞蹈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三)強化學科聯系,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舞蹈的藝術表現形式與很多學科都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例如文學、美學、藝術學等等,高校應將這些學科與舞蹈的學習聯系起來,進行交叉學習,不斷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進而使學生們的舞蹈水平有所提高。在一場舞蹈表演中,有剛、有柔、有快、有慢,舞者就是將這些統統串聯在一起,展現出非常優美的舞蹈表演。針對這些,高校應在舞蹈課程的學習布置上進行一定的調整,讓學生們能夠多進行除了舞蹈意外的學科,使學生們的綜合素養不斷提高,這樣才能夠加強舞蹈的學習[4]。
(四)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促成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科學技術水平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斷進步,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舞蹈教學,這樣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加強了舞蹈教學的質量,這種教學形式也成為了高校舞蹈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教師通過多媒體對各種舞蹈案例進行播放,讓學生們去理解舞蹈中的動作,并吸收優質的經驗,逐漸應用的自己的身上,進而提高學生們的藝術內涵。除此之外,學生們還能夠通過多媒體對舞蹈動作進行分解,在觀看的過程中對視頻進行暫停,學生可以通過模仿去完成視頻中的舞蹈動作,這樣就能夠不斷提高學生們的自學性,進而增加自身的舞蹈經驗和創造力、想象力。
(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藝術實踐,培養創新型人才
高校在對學生進行舞蹈知識和動作教育的同時,應倡導學生們進行藝術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就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創作力、想象力以及舞臺表現力,這也是舞蹈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在參加藝術實踐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一個提升自身的過程,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舞蹈和音樂的理解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們在充滿激情的表演中發揮自身的潛能,這對于學生學習舞蹈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高校應不斷帶領和鼓勵學生參加藝術實踐,進而提高其表演能力,促進舞蹈的發展。
結語:舞蹈在當今社會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藝術形式,其是舞者通過運用肢體語言進行的表演,并將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融入到舞蹈動作當中,給人們在視覺上帶來美感。我國當前的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高校應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進而提高舞蹈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對舞蹈課程良好的布置,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們能夠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這些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舞蹈教學的水平。而且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對學生們進行審美和素質教育,并進行高效的改革,進而使舞蹈教學能夠有所轉變,促進我國舞蹈事業的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爽.高校舞蹈教育革新之我見[J].科學咨詢,2011(12):123-124.
[2]郭莉.高校舞蹈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J].高教研究,2012(06):159-161.
[3]姚佩.淺談高校舞蹈教學與多媒體應用[J].藝術教育,2013(12):121-122.
[4]王海燕.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15):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