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威++楊文韜++朱玲++柳林汐++吳漢
摘要:本文以六盤水師范學院的大學生為對象,簡單描述了貴州省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現狀。當前大學生對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意識,但較全國大學生比較,貴州省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較為淡薄。主要表現為:責任意識的缺失性;責任意識的滯后性。
關鍵詞:貴州;大學生;責任意識;現狀
在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的今天,我們為人處事的成功與失敗取決于是否有責任意識。人類社會之所以取得快速發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承擔著對社會的責任。90后大學生作為現代化社會建設的接班人,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有無社會責任意識直接關系到個人前途的發展,關系到家庭的興旺,民族的未來。因此,責任意識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4]。
一、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內涵
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是指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員,在承擔社會發展的責任中作出的行為選擇、行為過程以及行為結果與期望是否一致而產生的一種心理。
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個人意識。對自己的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是否有負責的心理,是否有通過日常生活的鍛煉和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社會人的欲望。二是他人意識。個人的行為和言論,與他人的行為和言論是否有一定的聯系。三是國家意識[1]。個人的理想與抱負,是否與國家的前途是否有一定的聯系。
責任意識弱的大學生,難以發揮他應有的社會潛能,在實踐活動中難以受紀律的約束,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一種懶散的、消極的行為。而責任意識強的大學生,會自覺遵守各種紀律條款,能夠很好的掌控個人的專業潛能,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優速發展,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一種勤奮的、積極的行為。
二、貴州省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現狀
目前,90后大學生已成為高校的主要成員,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成為了社會熱點關注話題。從文獻查閱獲悉,當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大部分是比較強的。他們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活動當中,對國家的發展也抱有積極的信心和希望,能夠正確的定位自己,勇于承擔和履行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與全國相比,貴州省處于經濟,教育,社會意識形態等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省內高校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總體呈現為淡薄的現狀。六盤水師范學院是貴州省內的一所二本地方院校,生源基本覆蓋全省各個地州市,少部分學生來源省外部分城市。從統計學意義上講,該校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現狀可代表貴州省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現狀。根據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行為和態度,筆者總結出了貴州省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幾條顯著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責任意識的缺失性。大學生對“責任”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層次,對于所包含的內容和意義以及所需要采取的行為基本無知。六盤水師范學院的學生高考錄取分數線普遍比較低,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行為懶散。不愛動不愛思考。部分學生的表現更為突出。例如,“禁止考試作弊”是所有高校三令五申的考試規定,然而部分學生偏偏熟視無睹,不遵守考試章程,在考試過程中攜帶小紙條,手機拍題等非正常的考試行為,破壞了考試的目的,對同學公平考試不負責,對教師的勞動成果不負責。某專業2010級的本科生張某,在《馬克思主義》期末考試過程中夾帶小抄,被監考教師發現,意圖沖撞監考教師,認為監考教師遏止他考試行為是影響他的課程考試,破壞了他的考試心情。最終,這位同學因對他人無責任意識而導致個人畢業時未能取得學位證書。某某專業2011級的本科生李某,經常無故曠課,長期宅在宿舍上網,不做畢業論文設計,面對部門領導親臨宿舍談心,依然避而不見。畢業時,未能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然而,李某心生怨恨,認為部門領導故意刁難,不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意欲持刀沖撞部門和短信威脅教師。最終李某因其責任意識淡薄而接受他應該的懲罰。這些實例說明大學生的責任意識不強,甚至沒有。
2.責任意識的滯后性。剛進大學的學生,思想觀念停留在家庭教育中備受寵愛、對父母親朋關心少、向父母享樂要求多的孩子,還停留在中小學的教育環境中備受關愛的學生。他們將這種被關愛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感恩和付出??墒?,失去了被關愛,他們就會感到孤寂,感到世態炎涼,未意識到自己是社會人,是群體環境中的一員。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年級的學生責任意識明顯比低年級的學生的責任意識要強。他們學習欲望較高,學習興趣較濃,曠課較少,補考的學生較少,部分學生還有參加升學考試的意愿。他們知道自己需要團隊,積極的加入青年協會、加入共青團和加入黨派組織,知道工作需要通力合作。據調查,某專業2013級學生全班60人,大一期末考試,竟有31人次參加補考;大二期末考試,有24人次參加補考;大三期末考試,僅有11人次參加補考。這些數據說明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具有滯后性。
參考文獻:
[1]丁凱.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湖南農業大學.2007
[2]張艷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狀調查分析[J].校園心理.2014,12(6)
[3]李滔.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存在問題與培育對策[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5,12(36)
[4]李會萍.90后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問題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4
[5]李佳.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5
[6]徐振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白色學院學報.2009,4(22)
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4ZC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