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21世紀的學校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性的競技教學運動。但是通過網上的很多文獻觀察發現,目前小學的籃球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對于籃球教學非常不利,甚至可以說是阻礙籃球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為了增強學生體質,進一步強化小學籃球教學效果,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筆者進行了相應的籃球教學質量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目前小學籃球教學現狀
1. 教學理念落后
應試教育是目前中國的主要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弊端就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以學生分數的多少論教師水平的高低。教師不管學生有沒有理解,強硬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教師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被動地接受教師的各項安排,強硬地記憶。這種教學模式已經非常落后,與新課標完全不符,不利于學生動作技能的形成,對教學質量也有很大的影響。
2. 教學方法傳統
老套的籃球教學方法中,教師是先教運球,再教傳球,最后教射籃。教師以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為目標,單節課時任務就是循序漸進的幾個基本動作的教授,通過課堂枯燥無味的練習,來讓學生掌握籃球動作。這種古板嚴肅的傳統教學方法無異于強行讓學生記憶動作,但是在比賽中學生卻不會運用,學生容易對所學的課程產生倦怠、煩躁等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小。
3. 學生沒有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師大多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沒有把培養學生興趣放在第一位置,更不要談終身體育理論的傳遞了。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紀律要求不嚴格,簡單的慢跑、徒手操準備活動后,就是基本動作的教學,甚至會出現自由活動。這樣的教學效果就是學生的水平差距很大,造成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不同。因此教師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引導方法,直接關系到能否讓所有孩子有參與感,有學習籃球的興趣。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籃球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新課改后,對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有了很多改良型的意見,特別是對小學籃球課堂的教學,提出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比如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合理設計課程的教學體系;利用游戲擊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改進評價體系,提高教學效果等等。接下來,筆者針對多年的教學訓練經驗,談談如何改進小學籃球教學的常見問題:
1. 轉變教師觀念,優化課程體系
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小學體育教師思想觀念較為陳舊,不能將培養體育型人才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不能把終身體育的理念傳達給學生,只把教學生課程作為自己的一項工作,不能認識到更深層次的東西。小學的主要教學對象是7~12歲的未成年人,目前他們的思維模式和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養成,因此小學教師必須時刻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識,想盡一切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里的知識,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興趣,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籃球這項運動,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就會慢慢被激發出來,使其在課下也將籃球作為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在忙碌的課業外感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2. 開展游戲環節,打造趣味課堂
籃球運動是群體性的力量技巧性項目,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根據多年小學生的體育健康測試情況來看,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正在逐年下降,而身體素質的降低是不利于籃球運動的學習和開展的,特別是過度肥胖或者弱小的,與同齡人同場競技會非常吃虧,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學習的主動性,越來越被其他學生邊緣化,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此外,小學生的心理引導非常重要,要通過心理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真正做到“我要學”。因此需要將游戲的模式引入籃球教學中,根據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將其他游戲也引入進來,讓每個孩子都喜歡上籃球,參與籃球活動,增加自己的自信心,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甚至工作,都有巨大的幫助。具體做法為教師在每節課準備活動中融入游戲環節,建議游戲環節與主教材相吻合,既活動了身體又引出主教材,一舉兩得。在每節課拓展練習的時候也換成游戲,既能增加運動量又能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團結合作的快樂,通過快樂激發興趣,提高籃球學習的積極性。
3. 強調課堂互動,營造良好氛圍
教學反饋是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反應情況的主要了解方法。教師在籃球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應,學會聆聽學生們的聲音。通過孩子的學習情況,思考自己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更加合理。另外,體育課和和文化課一樣,也需要學生的互動,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發言,這樣才能知道學生的所思所想,結合學生的反饋開展教學會使學生越來越喜歡上籃球課,通過興趣來激發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和學生平等相處,時刻灌輸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樹立健康的體育運動意識,使籃球這項運動相伴他們一生。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