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汨 徐娟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睂W說,更是告訴我們,教育源于生活,適應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學更不能脫離生活,脫離生活的教學就失去兒童主動學習的心理基礎。
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的信心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教師應該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親近生活中的數學,增強數學應用意識。以下是我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中的幾點探索。
一、挖掘生活化內容的途徑
1. 從教材中挖掘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真正體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基本理念。如教學《連加連減》的“5+2+1”時,我給學生創設了這樣一種生活情景:妞妞是個勤快的好孩子,她也上一年級呢,星期天她正在幫媽媽喂雞。配上兒歌:妞妞喂小雞,小雞嘰嘰叫,五只圍著轉,兩只急忙跑,還有一只慢吞吞,慢吞吞,快來猜一猜,小雞一共有多少,有多少?學生一聽興致盎然,學習的積極性高漲起來。
2. 從生活中挖掘
(1)挖掘社會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無論是從電視等新聞媒體,還是與家長聊天談話中都能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間的游戲有時也會成為數學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如在教學“找規律”時,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2)挖掘校園生活中的數學資源。校園生活是學生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內容,把校園中的數學問題搬進課堂,使學生感到真實有趣,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如在教學“米的認識”時候,我給同學們量身高,帶領學生去操場量一量、跑一跑。
(3)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數學資源。家庭是學生生活的場所,又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搖籃,如學習分類“整理書包”這節課給“書本分類”這一生活情境,學生在家都有和家長一起收拾家里的物品的經驗,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實際需要找到不同的分類方法,有的學生按大小分,有的學生按學科分,有的學生按顏色分等。學生通過分類感受到“這能給生活帶來方便。整節課,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高興,覺得數學就在自己生活中。
二、經歷生活化的學習歷程
1. 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1)創設直觀性情境。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上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事物創設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展開想象。例如教學《線段》時引入:通往小麗家的路有兩條,一條路是直的,一條路是彎的,小麗走哪條路可先到家,這里面有什么數學奧秘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2)創設欣賞性情境。欣賞性情境是指在課堂上通過錄像或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美,從而引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分析思考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時,用多媒體形象的展示找規律的方法,學生在欣賞了美麗的圖片的同時獲得了知識。
(3)創設體驗性情境。如在教學《平移和旋轉》時,我讓學生向前直線走向后直線走,轉幾個圈圈,使得學生對平移和旋轉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2. 設計生活化的練習,創造課外的精彩
(1)處理書上練習,使之更加豐滿。如果教師能創造性地對教材中的練習進行還原和再創造,將數學練習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練習為我所用。如學習了長度單位,可以回家測測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量自己腳步的長度,算算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程;認識了人民幣,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去買買學習或生活所需要的東西。
(2)寫數學日記。學生將學到的、看到的以小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寫數學日記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激發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感”。例如:學完《時、分、秒》后我引導學生以寫小日記的形式記錄當天的學習和生活,并通過幾篇小馬虎的日記使得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實現生活化的教學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如在我的課堂上,常能聽到這樣評價“你越來越聰明了”“你的表現讓老師感到特別驚喜”“你的想象力真豐富”。真誠的贊賞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叭绻隳艽竽懸恍┚透昧恕?,鼓勵的話語帶給學生愛和希望,促使孩子們努力走近老師期待的目標。教師的一顰一笑,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往往都能產生作用。在課堂上,當學生有較好的表現時,我總忘不了給他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贊賞的話語、一陣熱烈的掌聲,以示鼓勵。在鼓勵和表揚下,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陽市屈原管理區河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