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王公陽
摘 要:當前學校的體育教學模式也隨著教學改革的大潮不斷地發生變化,具體表現在:由灌輸向交流、對話轉變;由傳承固守向創新多變轉變;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另外,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也變得活潑開放,體育教學的內容也向著終身快樂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異步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5-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77
目前,隨著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涌現出了許多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其中,當代心理學教授黎世法通過對現代教育理論與現代教學方式的實驗研究,總結出了區別于同步教學,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過程,充分發揮高效教學的異步教學模式。當前異步教學已經得到了許多專家和學者們的認可,在我國已經被運用到了中學、小學的文化課教學中,但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還沒有被推廣和運用。本文從異步教學模式的教學特點和高中體育教學的特征分析入手,就高中體育教學中異步教學的應用進行探討研究。
一、異步教學模式的概念
異步教學是由黎世法教授提出的,經過20 多年的研究和發展,現在已經形成初具專業化特征的異步教育學派。通過調查研究,在進一步肯定學情理論的科學性和探索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學情況,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緊密連接在了一起,達到了教學的最優化呈現。
二、異步教學模式的特征分析
(一)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異步特征
高中生處于16-19歲的年齡階段,神經興奮性容易占優勢,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大腦神經沖動的強度低,運動能力低但易疲勞。高中生的這些生理特征決定了高中體育教學有著獨特的特征,要求教師要精講多練,在練習過程中控制學生的休息時間,抑制其神經的活躍程度,保證運動安全;尊重差異,在注重教學效果的過程中要實行多樣的教學方法,分組、分層次、分階段地完成教學任務。
高中體育教學針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很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實際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都在遵循著異步教學模式的教學要求。由于高中生的思維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思維逐漸從經驗型過渡到理論型,獨立性和批判性有明顯的發展。因此在教學方法上,不能盲目遵循“教—學—練”的教學行為要求,要多根據學生實際,采用分組教學、分層次教學,最大程度地遵循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思考、小組探討等方法進行技能教學,在不同組別間采用多媒體教學,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細化技能學習方面,可采用集體指導、互相探討和個別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自動化動作。在教學評價階段,采用不同的標準對學生進行教學考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三、異步教學模式的組織形式
(一)異步教學的組織形式
異步教學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全體教學、分類教學、個別教學、獨學、對學、群學六種方式。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異步組織形式
高中體育教學根據不同的教學主體和學習階段,通常采用多種異步教學的組織形式,各種異步教學的組織形式根據各個專項教學特征,體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在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先教后學,學生集體強化練習的組織原則,但根據異步教學模式的理論規律,教師通過角色定位改變了教學觀念,采用集體的先學后教,幫助學生建立了深刻的動作表象。學生通過分組進行組內互助學習,教師再集體修正指導教學,使學生強化練習形成自動化。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有教師的集體教、分組教、個別教,學生的群學、組內學、個別學等組織形式互相滲透,形成了多變的課堂結構,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其他教學內容中,異步體育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不斷地會根據課程實際進行修正變化,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
四、高中體育教學中的異步教學過程
(一)備課
進行體育教學前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教學的內容、教學條件進行備課。備課時要考慮學生已經掌握的技術基礎和身體素質, 并以此為依據預定教學目標, 備課時應在動態中進行調整。
(二)上課
上課是教學的重中之重。上課是異步教學的執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將教授的技術環節進行分拆,以保證全體學生了解與掌握完整的技術內容;對復雜帶有理解的部分可分段講, 以照顧中等層次學生對規范技術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性知識要個別講, 對于優秀學生在講解時應充分挖掘其對運動技術的理解深度。教學方法主要由循序漸進、輪換分組、個別指導等組成,不僅要照顧高水平的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化,還要照顧低水平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興趣,以達到循序漸進教學的目的。
(三)考核
在體育教學中,對異步教學也要有彈性的評價手段。體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體育的考核應該是多樣的、立體的。對于體育特長突出的學生,我們要注意使其全面和諧的發展,對于少數較差的同學, 我們也要看到他們的進步, 對他們學習成績的評定要側重評價自身提高的幅度和努力程度,要注意過程性評價在評價中的比例。考核應該在承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進行, 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把握教學過程的完整性。異步教學考核可采用這樣的方法: 分小組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評價,利用進步幅度、努力程度和量化標準進行評價。
五、建議
體育課異步教學法是針對學生運動技術水平、身體素質及能力、興趣愛好等的差異, 在一定范圍內實行因人而宜、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要使異步教學取得最佳效果, 在實踐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分組教學要掌握尺度,根據學生學習時機要不斷變化;對于戰術的學習要遵循長期原則,要合理高效地達到自動化程度;教學過程中要貫徹良好的教學指導思想和堅強堅定的意志品質;因材施教,尊重個體的差異性。
異步教學從課堂教學因素的多個方面給我們提供了正確處理“學”與“導”的具體方法和策略。高中體育教學必須經過一定運動動作的練習,才能逐漸分化為精細的、準確的運動感知。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的復雜性和學生的多樣化發展而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異步教學模式的發展豐富了體育教學的理論規律,促進了體育教學手段的針對性指導,為體育教學的發展奠定了又一個臺階。
綜上所述,異步教學隨著體育多元化課堂的發展會被越來越多的教學前線教師在實踐中總結升華。
參考文獻:
[1] 李磊.異步教學法在足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6).
[2] 黎世法.異步課堂教學的理論與方法[M].學苑出版社,1992.9.
[3]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A].教育部文件:教體藝[2002]1號,2002.8.
[4] 孫建國.異步教學法設計模式[J].內蒙古教育,1999(9).
[責任編輯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