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竹
摘要:伴隨我國農業的飛速發展,生豬的養殖規模逐漸向著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然而養殖密度的增加,使生豬的許多疫病更容易產生,豬氣喘病是豬呼吸道常見疾病之一,對養豬業危害很大,而且癥狀容易與其它呼吸道疾病混淆,本文重點介紹了豬氣喘病流行特征、臨床癥狀及病變情況,同時分析了豬氣喘病診斷方式及治療方法,并有效探究了這一疾病的預防措施,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豬氣喘病;治療;預防
豬氣喘病是生豬的常見多發病,又稱之為豬支原體肺炎,為慢性、接觸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此病后的豬只,生長速度放緩,料肉比降低,飼養期延長。雖然此病病死率不高,但是診治損耗的人力和物力,同樣阻礙著養豬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尤其,在規模化豬場,特別是養殖密度大的養殖戶,此癥發病率更高一些,而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是十分嚴重的。
一、流行特點
豬氣喘病主要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其主要癥狀為氣喘和咳嗽。成年豬多隱性感染,仔豬發病率高。育肥豬發病較少,而其他豬都可能感染此病,特別是25~45日齡的仔豬發病率極高,由于正處于斷奶期,因此和其他時期相比,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較高。其傳播途徑為空氣傳播,健康豬與病豬接觸,吸入帶有病原體的飛沫而繼發感染,當豬圈不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以及豬群比較擁擠時,非常容易感染豬氣喘病,豬氣喘病的發病并沒有季節的局限,一年四季均有暴發的可能,以春季和冬季,寒冷、潮濕、氣溫驟降的時候較為多發。該疾病流行時常常出現繼發感染,如繼發沙門氏菌病、胸膜肺炎、巴氏桿菌病等,明顯增加了病死率。
二、臨床癥狀
豬氣喘病的典型癥狀,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典型癥狀臨床分為隱性、慢性和急性。
1.隱性感染病例,臨床不宜被察覺。但是,較正常豬而言,明顯可見食欲廢絕,生長弛緩。
2.慢性感染病例,多數因急性轉變而來,病程較長,長期咳嗽,氣喘,呼吸痙攣。外界氣溫驟變時,出現咳嗽,在進食時或早晚時間多見。患豬常流鼻液,食欲體溫多正常,病的后期大便干燥或便秘,患豬可視黏膜發紺,病程可持續20個月。
3.急性感染病例,常見新疫區,可見突然發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體溫驟升,腹式呼吸,呼吸頻率加快,咳嗽少而低。
三、剖檢變化
病變見于肺、肺門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急性死亡的患豬的肺具有不同程度的氣腫和水腫、肺部尖葉、心葉、中間葉及膈葉前緣出現灰紅色或淡灰紅色,就像新鮮的肌肉一樣的顏色,被稱為“肉變”,切面會流出比較渾濁灰白色帶泡沫的漿性液體。病程較長的會呈現出灰白色、深紫色、淡紫色、灰黃色病變,半透明較低,間隙度不斷增加,被稱為“蝦肉樣變”或“胰變”。
四、氣喘病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鑒別診斷
1.氣喘病與鏈球菌的區別。鏈球菌一般體溫升高,呼吸急促、困難,發病急,食欲下降,氣喘,咳嗽,糞便干,發病率較高,死亡率高,有的豬有關節炎,腦炎癥狀出現,皮膚發紅,尤其是后軀,腿內側皮膚及腹下發紅,出血。
2.氣喘病與其他疫病的區別。豬肺疫體溫升高,呼吸急促、發病快,食欲下降。發病率較高,死亡率較高,以大中豬為主。
3.氣喘病與藍耳病的臨床癥狀的區別。藍耳病主要以高燒、咳嗽、氣喘呈腹式呼吸,呼吸高度困難,皮膚發紅發紫,耳朵發紺,采食量下降嚴重,糞便干如球樣。傳染性較強,死亡率高。
4.氣喘病與胸膜肺炎的區別。胸膜肺炎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急促,發病急,食欲減少,濕性咳嗽,糞便干燥,死亡率較高。死亡前口鼻流出血樣或泡沫樣分泌物。
5.氣喘病與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區別。傳染性萎縮性鼻炎一般體溫正常,呼吸急促,采食正常,打噴嚏嚴重,無咳嗽癥狀,糞便正常,不發生死亡,發病率極低。
五、綜合防治措施
1.預防措施。豬氣喘病的發生,與飼養管理不善,有著很大的關系。做好此病預防工作,應落實好如下幾點:
(1)改善豬場環境。豬氣喘病主要傳染源為病豬和帶菌豬,研究證實:典型癥狀消失后,該病的病原體仍可繼續殘留豬呼吸道內。同時,咳嗽、氣喘等,將病毒隨飛沫排出體外,帶來隱性豬群的感染。而且,在通風不好、衛生條件差的豬舍,此病發生幾率更高一些。由此,建議保持圈舍通風良好,對溫度進行合理控制,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應用良好的地板進行隔離,此外,還應當避免豬群出現過度擁擠的情況,并對其進行定期驅蟲。通過采取以上綜合措施,可極大程度上降低豬氣喘病的發病概率,并有效緩解豬群的病情,從而將疾病導致的損失降至最低。
(2)嚴格遵照檢疫規范。養豬戶在進行豬交易或引進種豬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照檢疫規范要求對豬進行詳盡細致的檢查,且還需要遠離生產區進行隔離飼養3個月,當經檢疫證明確實無疫病的時候,才可以將其混群飼養。此外,新生仔豬以及種豬都必須接種滅活疫苗或豬氣喘病弱毒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
(3)疫苗預防。疫苗預防主要是采用凍干疫苗,最常用的方法是注射免疫,免疫的途徑是胸腔注射。有的采用肺內注射法。可選擇弱毒苗:通常情況下,接種1次即可,30d產生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8個月。滅活苗:仔豬,7~10日齡,首免,1頭份,肌肉注射。2周后,二次加免,2頭份,肌肉注射。生產母豬:配種前1周接種,1頭份,肌肉注射。種公豬:4月齡、10月齡,各肌注1次,2頭份。
2.治療
(1)西藥治療豬氣喘病。可以用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稀釋鹽酸土霉素后進行肌肉注射,每日1次,鹽酸土霉素用量為300mg/kg,每5天為1個療程,癥狀嚴重者可以適當延長1個療程;也可以每天2次肌肉注射恩諾沙星,用量為2.5mg/kg;或者可以使用泰樂菌素按4~9ml/kg進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3天為l療程;林可霉素對治療豬氣喘病有特效,按照50mg/kg給藥,1個療程5天,療效較好。
(2)中草藥治療豬喘氣病。取魚腥草25g用水煎,灌服,每日1次進行灌服,3次為一個療程;或葶藶子30g,研成細末拌入飼料中喂服;或取冰糖、炒杏仁各30g,研成細末,分2次拌料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