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琳元
摘要:在協同發展的視角之下,黑龍江民辦普通高校經濟類專業實訓教學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增強學生的市場就業競爭能力,完善實訓教學模式,提高實訓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各類學習能力,根據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要求,嚴格執行實訓工作,在詳細制定實訓計劃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增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能力,增強自身的職業水平,為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協同發展;普通高校;經濟管理專業;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7-000-01
目前,我國多數民辦高校在人才培養上還沒有明確目標,沒有制定完善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制度,基于此,黑龍江省民辦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師必須創新實訓教學,制定完善的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訓計劃,針對學生的實際需求,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將理論知識與技術知識聯系到一起,致力于培養國家需要的專業人才。
一、民辦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學問題
目前,黑龍江省民辦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學存在以下幾點問題:首先,市場競爭力不足。主要因為高校過于重視學校的招生事宜,只注重學生量的增多,并沒有關注學生質量的提高,不能培養出實踐能力較強的技術型人才,這就導致民辦高校在激烈競爭的市場背景下沒有立足之地。其次,實訓教學經費不足。黑龍江民辦高校沒有足夠的實訓教學經費,不能創辦校外實訓基地或實習基地,缺乏經驗較強的企業指導人才,使實訓教學作用難以發揮。最后,實訓教學流于形式。雖然黑龍江省民辦高校設置了實訓教學環節,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學方案與實訓方案,在實訓過程中,只能流于形式[1]。
二、改善民辦高校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現狀的措施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摒棄短視教學思想
民辦高校與一般本科院校不同,其為了持續穩定運行,在辦學過程中必須保證對經濟利益的獲取,但是民辦院校畢竟屬于教育機構,因此其辦學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不能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而是應該將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工作,在保證教育質量,將本校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的基礎上探索相應的經濟效益獲取措施。因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面對日益激烈的教育競爭,民辦高校應該積極轉變自身辦學理念,在開展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將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內容,積極探索相應的措施增強教育特色、增加本校學生的畢業競爭優勢,保證所培養的人才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2]。在此基礎上,學校可以基于我國教育領域的發展現狀以及民辦院校的未來發展方向,對經濟效益的實現進行適當的分析和研究,逐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為教學活動的良性開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唯有如此,民辦高校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在高質量人才培養工作和良好經濟效益的雙方面支持下,民辦高校的辦學優勢也必然會得到相應的凸顯,對民辦院校的長遠發展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3]。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師資保障
高質量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師資力量的支持,因此民辦院校要想切實改善當前教育現狀,保證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效果,就應該注意在辦學過程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對現有教師進行定期教育培訓、提升教師實踐教育能力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校外教師,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教育指導。民辦院校基于自身師資力量匱乏的現狀,可以嘗試聘請重點本科院校的教授到本校擔任教育顧問,以講座的方式向學生傳授實踐教育,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加以培養。同時,基于校企聯合辦學理念的引入,民辦院校也可以適當的要求企業員工到本校開展實踐教育,促使本校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得到顯著的增強,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相應的保障[4]。
(三)加強實踐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實踐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進一步強化實踐教育質量的措施,只有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在校內基于經濟類專業實踐教育活動的開展建立專門的實驗室、設置相應的實訓教育中心,才能夠為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促使實踐教育活動得以順利推進。因此民辦院校經濟類專業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以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促使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取得更大的發展成效,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實施科學的培養。
(四)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黑龍江省民辦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訓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首先,要強化實訓課程前的理論教學,引導學生了解實訓原理,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重視實訓課程的指導工作,避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出現影響其發展的問題。最后,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實訓課程。
三、結語
在黑龍江省民辦高校經濟管理類教師開展實訓教學活動期間,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積極引進先進實訓技術,大力開發新型實訓課程,拓展實訓基地,確保經管類專業實訓教學滿足相關需求,避免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學校還要重視實訓教師的專業素質,階段性的對其進行實訓技能的培訓,使其掌握先進實訓技術,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執行實訓工作,另外,學校要與校外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機會,使學生在校外企業實訓過程中,能夠全面掌握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掌握水平,加大力度完成實踐課程,在增強自身就業能力的基礎上,提高經管類專業實訓質量。
參考文獻:
[1]林佳麗,劉秋艷,徐晶等.協同視角下黑龍江省民辦普通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訓教 學與實施[J].科學與財富,2016,8(1):293.
[2]張學敏.TPACK框架下經管類專業跨學科綜合實訓創新——以《企業經營決策與管理綜合模擬實訓》教學設計與實踐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3):114-117.
[3]胡昕,梁恒.普通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就業與考研調查分析--以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50):90-91.
[4]沈國勤,周崚,陳梅佳等.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研究--以嘉興學院經濟管理實驗中心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5(5):128-131.
[5]吳衍莉,劉倩.基于獨立學院及其學生特點的就業工作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0):6,8.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備案課題),課題編號:GJD121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