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虹
【摘 要】高中教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具有轉折性的作用,作為老師,教學壓力也就隨之而增大,尤其是語文這門學科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都是重點學科,打好基礎至關重要,所以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就成為了老師們所討論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有效教學的全面深化,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益逐漸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作為基礎學科的小學語文應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呢?
一、巧設情境,調動學生參與
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絕不是一個枯燥無味的過程。因為語文知識的涵蓋寬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所以在這些豐富的知識中徜徉,我們一定不會感到厭倦。正是這些知識的豐富,使得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將文章所講述的故事,以情景再現的模式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而對課文有一個清楚的概念,理解起來也就變得更加簡單。比如,在對《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篇文言文進行教學時,我就采取這種辦法,讓一個學生扮演藺相如,另一個學生扮演廉頗,通過表演的形式還原歷史事件。一節課下來,學生不僅對課文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還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
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高中的語文教材來說,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要求背誦的,如果只是寄希望于教師在課堂上對詩詞的講解,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我所提倡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每人每天自學一篇詩詞,之后按照座次的順序,輪流在語文課之前向同學講解一篇詩作,包括詩人的生活背景、寫下詩詞的背景,以及詩詞中所涉及的修辭等,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詩詞。久而久之,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必定會得到明顯提高。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對不同的教學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不能僅僅局限于詩詞,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三、靈活處理教材內容,使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水平,需要從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出發,依據教材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教學中,教師要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進行,不要對學生進行死知識的傳授,而是要把知識講活,使學生能活用學到的知識。學生通過學習教材中的內容,要能提高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教學,不僅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研究,還要使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例如,在教學《竇娥冤》時,教師讓學生通過對文章進行閱讀來談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不理解竇娥為什么有冤屈不和官員申訴,而是指斥天地鬼神?對于這個問題,我向學生講述了文章中的歷史背景,通過背景結合竇娥的身份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對文章有了更深的感受。竇娥訴說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動地驚天”。又因為竇娥的沖突對象隱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對象。由于內心的悲憤難以控制,便構成了對天地的怨恨與控訴。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既能使學生繼續進行思考,使他們的思維獲得發展,又能使學生對疑問具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促使他們繼續探究。
四、真正落實有利于學生能力提高的實踐訓練
轉變學習方式是新課改的一項主要要求。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核心理念之一。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有利于打破學生間相互封閉的狀態和僵化沉寂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合作精神的培養和教學效率的提高。真正的合作學習應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得到實實在在的語文基本技能方面的鍛煉和提高。開展合作學習,普遍的做法是建立異質合作學習小組,每小組由4-6名學生組成,每位組員又有不同的角色分配,如主持人、發言人、記錄員等,但教學實踐中應該靈活處理。比如,教學《曹劌論戰》,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時,有位教師就沒有采用所謂的最好4-6人一小組的分組法,而是多次安排學生先兩人一組互讀互聽(一生讀,另一生聽)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互講互聽(一生講,另一生聽)文句——疏通文意,發現問題。這樣的兩人合作學習,不僅避免了組內成員間復雜的角色分配,節省了時間,而且操作形式簡單可行,要求學習任務具體明確,誰也偷懶不得,進而避免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真空現象”的出現,以及因實施不當而導致的華而不實的“課堂虛假繁榮”。顯然,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每位學生都能在明確的目標引領和具體的方法指導下,以最有效的形式實實在在地參與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的話,他們的語文能力必定會得到增強,他們的語文素養必定能得到提高,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也必定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五、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高中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與實踐能力是相互聯系的,而口語交際能力提高,也會帶動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實踐的過程中會為今后的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要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單純地依靠幾節課內口語交際課是沒有很大作用的,要想辦法讓學生走出去,多多了解現在的社會,在社會當中及時地發現問題,并且逐漸培養學生的為人處世的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生活有重要意義。在教學當中,創設開放的課堂環境,比如說課堂上的問答環節,要鼓勵學生積極的發表言論,對于同學的回答給予補充說明或者大膽提出異議,通過這樣的評議方式,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對于創建高效課堂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的來說,教師要想實現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教育觀,迎合新課標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知識掌握情況來制定教學任務,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最終啟迪學生的思想,實現開放式的高中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旭東.師生有效互動,建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2(34)
[2]高洪艷.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