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洪艷
【摘 要】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人學。”因此,作為人文學科的初中語文教學首先要關注學生的生命世界。初中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關注生命、懂得生命、珍愛生命、關懷他人,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語文;生命;意義價值
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滲透生命教育,通過思維的啟發讓學生活動生命的體驗,從而切實感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這樣,中學生才能真正領會生命的內涵。
一、依托文本,豐富生命教育的內涵
蘇教版初中語文新教材中,很多文本內容都涉及到生命意義的闡述。而語文教學的本身也十分重視對人的生存狀態與生命價值的思考,這正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內涵的契機。例如:在教學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就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再現詩人的生活背景,并且把詩人的人生經歷通過圖片與文字的結合呈現給學生。這樣,師生們就能深入分析詩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原來:詩人生活的年代正處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時期。此時的詩人的家庭生活與自己的仕途十分的艱難,正是這樣的生存意識喚起了他對生命意義的認識。同時,通過詩歌的疾呼來反映當時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的疾苦。這樣的疾呼,讓底層百姓生存狀態通過詩人的思想情感的傾瀉,從而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教學中我們緊緊的依托文本,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集體的交流與討論后,得出這樣的共識:“人的一生中應該讓有限的生命表現出應有的價值。”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開展不同的生命活動中可以有效的構建學生的生命意識,從而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緊緊的依托文本并盡可能的開拓語文教學視野,從而加深學生對生命意義的體驗與感悟。
二、合作探究,閱讀中咀嚼生命價值
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在“完形—頓悟”學說中說過,學習活動不是盲目的嘗試,而是在合作與探究的過程中進行知識實質的構建。所以,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的把蘊含在文本中的生命意義的教育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咀嚼,并在合作與探究中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例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作品中典型人物或者典型事例開展分析,促進學生在探究中感悟生命、體驗生命。在教學魯迅先生的《故鄉》時,就引導學生對結尾句的“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告訴我們,作者對閏土以及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深層的思考。那就是雖然在舊中國貧窮落后的社會背景下,通過對社會的不斷改良,勞動人民一定會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正是這樣的堅定信念,所以作者認為“路”通過努力,是一定可以走出來的。作為今天的中學生,怎樣選擇合適自己的人生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交流討論,從而咀嚼生命的價值與內涵,進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三、引導體驗,領悟生命教育的意蘊
每個人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不盡相同,咀嚼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才能真正的領悟語文學習中生命教育的意蘊。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對生命的敬畏。在此基礎上,再來進一步理解生命的價值。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的體驗到生命意義的內涵。例如:在學習過的《斑羚飛渡》時,首先,通過介紹背景知識。然后,收聽課文的視頻朗讀。最后,通過課件展示頭羊率領斑羚飛渡崖谷過程。這樣,就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營造了特定的教學情境。通過這樣的情境再現,再利用問題啟發:從班玲飛渡的視頻中給了我們什么樣的生命啟示?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什么會逐漸失落了人性?世界上一切的生命價值是平等的,而且生命的靈性是相通的。然而,在動物身上我們仍然可以間接的反映出生命對理想與自由生活的追求。那么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來進一步挖掘人文因素呢?文學作品中反映生命意義的作品太多太多,甚至很多古代神話或者寓言故事中都反映了一些超生命力的力量。通過這樣的力量來表現人類生命意識中對自然的認識,進一步體現了人類要征服超自然的愿望。如《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愚公的愿望。
四、提升生命,進行生命價值的教育
初中語文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更要教會學生熱愛生命、欣賞生命,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升生命。一切有生命的生物中人是有高級思維的動物,因而人的生命具有豐富社會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也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在社會進步中改變自己的生活。并且使自己的思想內涵不斷的豐富起來。我們知道,人的一生時刻都在體驗著生命的意義。所以,要不斷提升自己,這樣才能自己的人生目標。初中生年齡一般在14—17周歲,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在這一輩人身上得到實現。因此,每個學生要樹立遠大人生目標。每個人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中要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真正的實現生命的價值。我們要不斷的教育我們的學生,讓他們知道人生的道路有希望有坎坷、有甜蜜有幸福、有失敗有成功。所有這些需要我們去品嘗、去體驗。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困難的精神,勇敢的面對挫折與失敗,把遇到的挫折看作是鍛煉自己的機會,把人生的坎坷看作是考驗意志的難題。這樣,我們就會積極的面對人生。并且在這樣的過程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繁華落盡見真淳,鉛華洗盡見本真。”語文的學習使學生更加理解生命的意義。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開展生命教育是一種本真的教育。它提升了學生的生命過程,使學生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所以,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傳授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這樣,就會真正實現語文學科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