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武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體育院?;@球技術教學“游戲化”的實證研究①
徐立武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 遼寧沈陽 110102)
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對籃球游戲在體育院?;@球技術課教學中的實施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籃球游戲教學能促進學生籃球運動技術和能力的提高;籃球游戲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籃球技術學習的動機和提高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籃球游戲教學有利于轉變學生的籃球學習態度。所以在籃球必修課中引入游戲教學法是可行的,而且教學效果較好。
籃球課程 游戲教學法 高?;@球
籃球課在高校越來越受大學生的喜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因素是與籃球教師教學方法和內容的安排分不開的。以往籃球教師多以傳統教學法進行籃球技術教學,直接的后果就是忽視學生心理發展和個性展現,使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體會到籃球運動的樂趣,從而影響學習籃球的興趣。所以,為了激發廣大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在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籃球必修課中引入游戲教學法,以探索其在體育院校籃球必修課中運用的效果。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籃球必修課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游戲教學法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經過與同業專家咨詢和探討,設計了《體育院校學生籃球技術學習的動力調節系統調查問卷》,向籃球必修課48名學生發放問卷48份,回收48份,有效率100%。
1.2.2 文獻資料法
通過沈陽體育學院圖書館等查閱了國內外體育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有關書籍及相關論文,了解該領域研究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為該文的撰寫奠定了理論基礎。
1.2.3 專家訪談法
訪談籃球教學專家,征求影響籃球技術教學的主要因素、測試評價指標和實驗控制條件等方面的意見。
1.2.4 實驗法
從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籃球必修課2014級抽取兩個班,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采用游戲法教授籃球技術,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教授籃球技術,教學內容為籃球基本技術。
1.2.5 數理統計法
使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對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
表1 實驗后兩班學生籃球理論測試檢驗結果(±s)

表1 實驗后兩班學生籃球理論測試檢驗結果(±s)
測試內容 實驗班 對照班 t P籃球理論 86.1±5.95 82.8±4.72 3.01 <0.01
表2 學生籃球學習動力調節系統實驗前后測試結果(±s)

表2 學生籃球學習動力調節系統實驗前后測試結果(±s)
班級類型測試內容實驗班調節系統 對照班實驗前測 實驗后測 t P 85.2±7.75 92.3±6.62 3.12<0.01 86.3±6.62 88.53±7.32 2.54>0.01
2.1 籃球教學“游戲化”的實驗設計
2.1.1 實驗對象
從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籃球必修課2014級抽取兩個自然班,每班各24人,分為實驗班和對照班。
2.1.2 實驗時間
根據沈陽體育學院教務處對籃球必修課程的安排,此次實驗的時間為2016年3月~5月,每周4學時。
2.1.3 實驗地點
沈陽體育學院籃排館籃球場。
2.1.4 實驗內容
在教學開始前和教學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分別進行一次相關內容的測試,包括籃球基本技術、身體素質、意志力、學習興趣和相關理論。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班和對照班的課堂內容以教學大綱和進度的安排為準,實驗班每一部分教學內容均安排籃球游戲。
2.1.5 實驗前測試和問卷調查
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分別進行一次相關內容的測試,包括籃球基本技術、身體素質、意志力、學習興趣和相關理論。身體素質:56米跑和立定三級跳遠;專項技術:定點投籃、切三圓和半場折返上籃;學習興趣調查問卷,內容:對籃球課的喜愛程度和上籃球課的認真程度等。
從實驗前測試看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在身體素質、專項技術水平、籃球理論知識水平和學習興趣等方面P值均大于0.05,說明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無顯著性差異,學生對籃球課都充滿了期待,表明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分組上無差別,符合隨機抽樣原則,保證了實驗具有較高的內部效度。
2.2 實驗后實驗結果與分析
2.2.1 對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結果與分析
分析實驗班學生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測試結果發現,實驗班在56米跑成績的對比上,產生了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班在56米跑成績的對比上,未產生顯著性差異(P>0.05)。所以通過數據可以得出,游戲教學法在籃球技術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56米跑成績,且與對照班相比效果更為顯著。實驗班在立定跳遠成績的對比上,產生了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班在立定跳遠成績的對比上,也產生了顯著性差異(P<0.01)。所以通過實驗發現游戲教學法對實驗班的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影響并不顯著,對對照班的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影響也不顯著,但是實驗班比對照班立定跳遠成績整體上提升略微顯著。所以,可以這樣認為,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程度好于對照班學生的。
2.2.2 對學生籃球專項技術學習影響的結果與分析
分析實驗班學生實驗前后籃球專項技術測試結果發現,在全場運球上籃和投籃方面,實驗班有了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班顯出了差異(P<0.05);通過兩個班成績的比較,發現實驗班比對照班成績提高了,且差異明顯。從具體技術的學習上也能看出,實驗班學生所掌握的動作規范和動作要領也好于對照班,因此得出,籃球游戲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方法教學的效果。
2.2.3 對學生籃球理論知識學習影響的結果與分析
分析兩班籃球理論水平較測試前都有較大提高,但是實驗班學生成績要好于對照班(如表1),從而證明籃球游戲教學的效果比傳統教學效果要好。
2.2.4 對學生籃球學習動力調節系統影響的結果與分析
學生籃球學習動力調節系統對學生籃球學習效果的好壞影響是較大的,所以對兩班進行了測試。
從表2可以看到,實驗班前測與后測的結果顯示出學生籃球學習動力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對照班在實驗前測和后測沒有顯示出顯著性差異。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籃球技術教學中所運用的游戲內容對學生學習籃球技術的內在動力要優于傳統教學法的。
(1)籃球游戲教學能促進學生籃球運動技術和能力的提高。
(2)籃球游戲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籃球技術學習的動機和提高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
(3)籃球游戲教學有利于轉變學生的籃球學習態度。
[1]滕達.體育游戲基本理論問題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261-262.
[2]沈春英.淺析學校體育設施與初中學生體育動機的關系[J].體育科技,2004(1):91-94.
[3]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32.
[4]文永芳.對體育教學模式的再認識[J].山東體育科技,2009(1): 63-65.
G841
A
2095-2813(2016)11(c)-003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33
徐立武(1974—),男,漢,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