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蔡月珍
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小學校長
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
“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百年育才孕育了她醇厚的文化底蘊、寬廣的育人情懷和豐潤的教育智慧。
三十年來,她觸摸課程改革的脈搏,直擊數學教學的時弊,改變教法、創新課堂,是揚州市“十大學習創新模范”。作為“智慧數學”的代表,2011年,在江蘇省“蘇派”教學研討活動中,她為上千人上觀摩課 《畫圖——學數學》,其論文《數學課堂:從知識走向智慧》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作為“智慧數學”的研究者,她多次遠赴新疆、青海等地傳播“智慧數學”;2016年6月,她致力研究的“智慧數學:從教育實踐中生長出來的課程”成為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
她的課堂“一切為了學生的生長”。面對規矩與生機、文本與智慧,她常常反思:這節課,學生有相關的學習經驗作支撐嗎?他們學習的生長點在哪里?他們是被動跟著走的還是主動探究的?怎樣改進這個細節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她深知:教學是相遇和對話,學習是從已知世界出發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越既有的經驗與能力形成新的經驗與能力的一種挑戰。她信奉:在相遇和對話中,只有平等地互動和交流,才能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實現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生發、共享、補充和提升。
她的課堂“為了學生智慧的生長”。她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引領學生的智慧,即開啟和豐富學生創造的心智,喚醒和開發學生創造的潛能。這里的智慧更多地指向:學生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與方法、理性思考與實踐創新、在數學課上的靈感與頓悟……關注學生智慧的生長,實質是關注學生的感受、思考、學習狀態、學習情感及其創新與發展。她的教學從數學本質出發觸及學生鮮活的生命,以智慧點燃智慧,以智慧成就智慧,讓課堂中的每個生命個體都絢麗多彩。她踐行“智慧教育”理念,她深知:學生的智慧需要激發的載體,學生的知識需要展現的空間,教師應注重在課堂中融通知識與智慧。“為什么要教?”“怎樣教?”“為什么要學?”“怎樣學?”這四問是她融通知識與智慧的出發點和主抓手。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她更期望他們展現出來的是對未知領域的渴求和無畏,是與同伴分享探求成果的愿望和心情,是享受數學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