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玲 ,魏曉靜 ,王東方 ,陳靜 ,王苗利
(1.禹城市畜牧獸醫局,山東 禹城 251200;2.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山東 濟南 250022)
禹城市畜禽糞污處理及生態養殖技術推廣情況調研*
劉玉玲1,魏曉靜1,王東方1,陳靜2**,王苗利2
(1.禹城市畜牧獸醫局,山東 禹城 251200;2.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山東 濟南 250022)
近年來,隨著畜禽養殖業的發展,畜禽飼養規模不斷擴大,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已成為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隨之產生的大量糞污,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目前,大部分畜禽養殖場缺乏經濟有效的收集、處理和綜合利用畜禽糞污的配套技術與設施,采用農田直接消納方式已無法解決大量糞污問題,從而造成對土壤、大氣、河流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給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進而嚴重阻礙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也與生態文明鄉村的建設不相適應。為了改變傳統的直接消納糞污的處理方式,建設生態文明鄉村,2015年禹城市畜牧獸醫局實施了 《山東省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及生態養殖模式示范推廣項目》,該項目利用科學的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與生態模式的推廣對畜禽糞污進行科學的處理,通過對該項目組織實施推廣情況進行調研,發現該技術具有保護環境衛生,循環利用資源的特點,提高了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取得較好的成效。
禹城市畜牧獸醫局嚴格按項目實施方案確定的技術內容、實施地點、推廣規模、工作措施等組織實施,主要在辛寨鎮、辛店鎮、市中辦三個鄉鎮的辛寨永強養豬專業合作社、德州維多利亞農牧有限公司、天康養殖專業合作社、禹城市康樂牧業有限公司、市中辦軍新養豬場、市中辦山河明養豬專業合作社、鑫佳牧業有限公司7個示范場以及永和禽業、昊康牧業等其他養殖場實施了該項目,共推廣了三項技術。同時,結合海河流域污染治理、耕地質量提升項目、市政府關于全市畜禽養殖場排污治污規劃建設等,積極探索產業化治污、資源化利用新的路子,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改善環境質量。總結出一套適合當地實際的成熟的技術規范和發展模式,選擇在20個養殖場進行推廣應用,培植典型,并通過以點帶面的推廣方式,逐步推廣至全市及周邊縣區。
2.1 畜禽發酵床養殖技術 重點在生豬、肉雞、肉鴨等畜禽品種上應用推廣,主要包括發酵床養殖畜禽舍的建筑設計技術、發酵床(墊料)的制作與管理技術、配套飼養管理技術。
典型案例:天康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開展肉鴨舍發酵床制作與管理技術及相關配套飼養管理技術,其技術模式見圖1。

圖1 天康養殖專業合作社肉鴨舍發酵床制作與管理技術及相關配套飼養管理技術模式
2.2 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與模式推廣 主要是生豬、家禽、奶牛、肉牛等主要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和模式,重點推廣的技術為:一是建設儲糞場,用以處理畜禽糞便,該技術采用干清糞工藝,干糞經過在儲糞場發酵或高溫處理好氧堆肥工藝處理后直接還田;二是建設沉淀池和沼氣池,用以處理產生的大量污水,該技術采用固液分離污水、過程控制工藝,生產沼氣,用來發電和供熱,產生的沼渣和沼液用來還田,實現糞污全部資源化利用。
典型案例:辛寨永強養豬專業合作社、鑫佳牧業有限公司主要開展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推廣,重點是污水的無害化處理技術,通過建設沼氣池產生沼氣進行加溫燒煮,產沼氣后的沼渣和廢液泵入氧化池作殺菌無害化處理,制作有機肥料,實現畜禽糞污全部資源多級轉化和利用,達到清潔生產和零排放的目的。其技術模式見圖2。

圖2 辛寨永強養豬專業合作社、鑫佳牧業有限公司污水轉沼氣處理技術模式
康樂牧業有限公司、市中辦山河明養殖專業合作社、市中辦軍新養殖場主要通過建設儲糞場和沉淀池來實現養豬場內糞污集中堆放,自然堆腐熟化,直接還田。沉淀池主要將固液分離后的污水進行達標排放的無害化處理技術與模式推廣。其技術模式見圖3。

圖3 康樂牧業有限公司、市中辦山河明養殖專業合作社、市中辦軍新養殖場建設儲糞場和沉淀池技術模式
2.3 循環產業利用模式推廣 重點推廣包括產業園區、配套循環(產業園區內實現生態畜牧業產加銷一體化)、對接循環(區域間內產加銷對接、產業發展)、畜牧業休閑旅游(以自然環境和畜牧資源為依托發展休閑旅游)等模式。
典型案例:德州維多利亞農牧有限公司主要開展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推廣,重點是污水的無害化處理技術,通過建設沼氣池產生沼氣進行發電或加溫燒煮,產沼氣后的沼渣和廢液泵入氧化池作殺菌無害化處理,制作有機肥料,實現畜禽糞污全部資源多級轉化和利用,達到清潔生產和零排放的目的。其技術模式見圖4。

圖4 德州維多利亞農牧有限公司建立沼氣池處理污水技術模式
項目實施完成后,建設發酵床12800m2,有機肥加工廠2處,超額完成1處,3座儲糞場,3個沼氣池,10個沉淀池,推廣規模達20多個場區。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污得以充分利用,基本實現零排放,豬舍、雞舍、鴨舍內環境狀況得到改善,空氣清新、環境舒適,生產成本降低。仔豬成活率達到93%以上,保育豬成活率達到97%以上;肉雞肉鴨成活率達到98%以上;生產有機肥2.55萬噸,生產沼氣90萬m3。疫病發生率明顯降低,成活率提高5%以上。
4.1 通過該項技術的推廣、培訓和宣傳,有利于群眾樹立、普及健康養殖理念,認識到畜禽糞污污液無害化處理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保障畜禽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全社會支持的公益事業,也是每個養殖戶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
4.2 通過該項技術推廣應用,做好試驗示范工作,通過典型示范、現場演示、資料介紹、電視廣播宣傳等措施,擴大影響,鼓勵新建標準化養殖場規劃設計時,凈道污道嚴格分開,設置明溝用來排流雨水,可直接排入河道或農田,設置地下暗溝或暗管用來排放牲畜尿液,清洗畜舍產生的污水和少量糞便組成的污液,污液匯入到沼氣池進行發酵產生沼氣,可用于發電或加溫燒煮,產沼氣后的沼渣和廢液泵入氧化池作殺菌無害化處理,可制作有機肥料,使畜禽糞污完全實現資源多級轉化和利用,做到清潔生產和零排放,這對于創建生態養殖場,大力推進科學飼養技術,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3 通過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生產的有機肥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N、P、K等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僅可以降低使用化肥的生產成本,而且可以解決糞便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還可以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和農作物產量、質量,在保持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及綠色食品生產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X731.1
A
1673-1085(2016)08-0011-03
2016-07-13
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家禽創新團體建設項目,項目編碼:SDAIT-11-13。
劉玉玲(1968-),女,山東人,學士,高級獸醫師。
**通訊作者:陳靜,博士,研究員,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