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合強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海門 226103)
現代肉種雞生產中的喂料管理(下)
陳合強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海門 226103)
(上接2016年第7期第22頁)。
4.3 產蛋期
4.3.1 開始加光至產蛋高峰前的喂料程序 從
第一次加光刺激至5%的產蛋率,料量應緩慢增加,每周1~3g直到見蛋,可減慢體重增長速度。20周到見第一枚蛋,母雞似乎對大量增加飼料的反應不積極,大量增加飼料會導致體重增加而不是為產蛋做準備(卵巢發育),該周齡降低飼料增加也會防止產蛋高峰前由于腹膜炎引起的高死亡和高的雙黃蛋比例(表6)。

表6 理想的加料效果
高峰料的營養首先應滿足維持重要組織器官,然后是肌肉的生長增重、繁殖需要及脂肪沉積,如飼喂不足可能會影響一點生長,但沉積脂肪少且產蛋性能也不會很好,產蛋高峰時出現抱窩現象表明飼喂量可能不足。從產蛋率5%開始換成產蛋1#料并據產蛋量和體重情況增料,通常產蛋率每提高5%增加1次飼料(表7和表8),開產初期料量緩慢增加,爾后逐漸加快,產蛋率70%~75%時達到高峰料量;高峰采食1.90~1.93MJ的能量和24~25g平衡蛋白質;根據周齡更換產蛋2# 和3#料(表9)。

表7 加料模式1(破碎料代謝能11.63MJ、15.5%蛋白質)

表 8 加料模式2(代謝能 11.72MJ、蛋白質 15%)

表9 安偉捷2016版營養標準對產蛋雞飼料的建議
從24~31周的總增重應達到715~800g,體重漲幅19%~21%(圖8);高峰后周增重應保持在20~15g;增重不足影響產蛋率的維持。體重是衡量喂料是否正確的最重要的飼養管理工具之一,很多雞場忽略體重作為雞群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在稱重時必須做到準確無誤。開產第1周產蛋率在0.5%~3%時,體重要求在2.8~3.0㎏,一旦雞只開始產蛋,喂料量不要過度增加,相反要在30%~35%逐漸增料。盡量采用簡單的加料程序(表10),少量多次的高峰料加料方法可防止雞群超重。未成熟與胸型未達標的母雞如快速增料會刺激卵巢過度發育,快速增加體重,造成早期排卵或雙重排卵,增加雙黃蛋比例和腹膜炎的比例,8個以上的卵泡大于0.9cm意味著加光過度 (圖9)。0.5%~3%時,體重要求在2.8~3.0㎏,一旦雞只開始產蛋,喂料量不要過度增加,相反要在30%~35%逐漸增料。盡量采用簡單的加料程序(表10),少量多次的高峰料加料方法可防止雞群超重。未成熟與胸型未達標的母雞快速增料會刺激卵巢過度發育,快速增加體重,造成早期排卵或雙重排卵,增加雙黃蛋比例和腹膜炎的比例,8個以上的卵泡大于0.9cm意味著加光過度(圖9)。

圖8 周增重曲線

圖9 卵泡發育數量

表10 簡單的加料程序
4.3.2 過渡飼料 預產料中鈣的含量提高到1.2%,主要是增加骨骼中鈣的儲備,也用于改善體況,能量水平比育成料高。過渡飼料時一般有3種選擇:一是不用預產料,使用育成料直到產蛋率5%;二是如育成料能量水平正常,從19周至產蛋率5%使用預產料;三是如使用較低能量水平的育成料,從16周至產蛋率5%使用預產料。雞只進入開產前不需要很高的鈣,太早從育成料或預產料換成產蛋料可能會造成鈣抽搐癥而導致開產后的高死亡率。如某雞群23周換成產蛋1#料,26周產蛋率達到5%,25~26周死亡正常,產蛋初期(27~30周)4周內因鈣抽搐癥死亡率高達2.8%,31周后正常,造成此現象常以為是公雞攻擊性強所致。正常雞群如出現產蛋雞卵泡充血、公雞背部損傷等情況時,不要排除鈣抽搐癥,應檢查如換產蛋料的時間、使用預產料鈣的含量等。
4.3.3 避免過度飼喂 現代肉種雞具有很好的生長潛力,開產前及開產初期一直到產蛋高峰容易造成飼喂過度。此間過度飼喂會造成胸肌過大及大的卵泡發育過多,當形成太多的大卵泡時卵巢不再保持有大小規律的卵泡發育,排卵不規則、同時排卵等,造成卵黃性腹膜炎、卵泡掉落腹腔、脫肛、高峰低及較高的死亡率等。種雞每周死亡率增加0.25%,每羽入舍母雞減少8枚蛋,增加成本,減少銷售(表11)。

表11 1%種母雞死亡率對生產性能(雛雞出雛數)的影響
4.3.4 產蛋高峰后及時減料 體重在標準線上,生產量維持尚可,可晚一點減料,如體重超標,需要小心,不能在生產上升的時間同時降低料量。開始減料時應考慮吃料時間、胸肉和恥骨脂肪、觸摸雞只的腹部(發軟)、一年中的時間段和溫度波動、體重發育、蛋重等因素。產蛋的持續性要依靠良好的體重控制,為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減料必須在產蛋高峰后的合適時候開始,如產蛋連續5d沒有增加,可認為產蛋已達到高峰。現場有2種情形,一是產蛋高峰喂料過度時,在2周內減少5g,然后降至每周減少1g直至40周,之后慢慢降至2~3周減少1g,總的減料為高峰料量的10%~15%;二是產蛋高峰時飼喂能量正確,當喂料量達到最大后2~3周每周減料1g直至40周,然后降低減料每2~3周減少1g,總減料量為高峰料量的7%~10%。
4.3.5 監測吃料時間 在飼喂高峰料時,吃料時間應在1.5~3.0h,無論任何時候,吃料時間小于1.5h或大于4.5h,應檢討環境和管理方面是否有問題。觀察雞群情況,讓雞群告訴您真實的情況!飼料(粉料或顆粒料)和飲水器的類型(乳頭或鐘型)也會影響吃料時間。
優質飲水是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學原料,血液和體組織重要的組成部分,至關重要的營養物質。飲水量隨遺傳進展逐漸提高。水參與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消化和吸收、體溫調節、潤滑關節和器官以及食物通過胃腸道清除廢物。雞只體重的70%是水分,出雛時達到85%,由于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供適當的干凈飲水至關重要。
5.1 水線設置 水線主管應平直,不能彎曲或下沉形成凹陷,如有彎曲,當使用某些產品時,低點會造成營養物聚集;水線末端排水或沖刷水應沿地面排出舍外。
5.2 飲水量 水的消耗量與達到高性能有非常大的相關性,因為水的消耗和飼料消耗有非常高的正向線性關系(表12)。在高性能的雞群里,溫度21℃時,肉雞水的消耗量是飼料的1.8~2倍。消耗量取決于舍溫,在炎熱的氣候,雞群可消耗5倍飼料量的水,水的消耗量隨環境溫度、飼料質量和雞群健康而變化,20~32℃時,每上升1℃水的消耗量會增加6%;32~38℃時,每上升1℃水的消耗量會增加5%;高于 38℃時每上升 1℃,飼料量會減少1.23%。應關注水消耗量的任何實質性變化,因為這有可能說明有漏水的情況、健康挑戰或飼料問題。飲水量的降低經常是雞群出現問題的第一癥狀,這些重要的時期包括飼料轉換、育雛期將雞從育雛區域擴大到3/4雞舍面積或到整個雞舍、從過渡通風到最大通風的轉換、雞場免疫等。

表12 環境溫度與水料比的關系
5.3 水流量 為確保足夠的飲水供應和滿足雞群日飲水量的需求,整個生長期內應每周對乳頭飲水系統的水流量進行檢查。檢測時應在水線的最后一個乳頭用量杯按住1min來檢查,量杯內的水量代表水線上每個乳頭每分鐘的水流量。某一日齡如乳頭水流量超過預期要求,則可能會增加漏水的風險及墊料潮濕的問題;如低于預期,雞群的飲水量可能會不足且會造成脫水問題。檢查靜態水流量有助于發現飲水系統的問題,使用特定飲水系統時應遵循生產廠家的使用說明。
5.4 水量和合理的流速 在過去建造的雞舍里,由于雞舍管道尺寸設計的太小且濕簾系統需要飲水量兩倍的水量,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肉雞快速生長的需要。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管道系統或管子尺寸不合適,水可能被從飲水器里繞道去降溫系統,會限制供給雞的飲水,吃料就會減少;同時許多雞場有好多棟雞舍,每棟有很多雞,通常每棟雞舍里的燈同時打開,如沒有合適的水量和流速(表13),在高峰期有的雞舍可能會經歷缺水的情況,造成體重減輕、增加料肉比、均勻度出現問題,給雞群帶來不必要的應激,導致雞群不健康。可采用很多選擇來確保水量或水流滿足雞群在高峰時間的需求。電子水表與雞舍的控制器連在一起,既可監控一天24h水的消耗情況,也可監控一天某一個時間段的飲水量。此信息可幫助決定飲水系統是否能夠在“高需求”的時段滿足供應即在黑暗一段時間后開燈的時候,了解這一點對于追蹤一個雞場的性能問題非常有幫助,尤其是在一個大的雞場有很多棟雞舍的時候,因此,新建雞舍應注意合理的水流供應。

表13 水流速度與水管內徑的關系
5.5 水溫 與水質和水的供應能力一樣,雞的飲水溫度也應考慮到。在育雛的前幾天,消耗量低,通過系統的水流也很小。水溫過低影響生產性能;在一個現代化的雞舍里,高效的加熱系統很容易讓水溫超過35℃,此溫度對雛雞來說不好喝,可能導致較低的飲水量和較差的性能表現。過于溫暖的水也可能會導致水線里過多的細菌生長,導致雞群里更高的細菌感染風險。理想的水溫在水源處為10~14℃,給雞飲用的水從來不應超過30℃,如出現此現象,飲水系統應定期被沖洗來維持更冷、更新鮮的水。
5.6 水線和水壓高度 水線在有光時間內不斷水,水線乳頭垂直向下,檢查乳頭是否出水,避免漏水,檢查水線連接處是否漏水等。隨雞齡增長隔日調整水線高度,生產場長應定期觀察調整水壓高度,以方便雞只正常飲水。
5.7 清洗消毒水線 成功的關鍵是有效的產品、正確的濃度和適當的作用時間。消毒劑濃度不正確或時間不夠都達不到效果。清洗整個飲水系統非常重要,包括水線、水壓管、調壓器和分配管等。清洗前后采集樣本,清洗后用雞群可以飲用的消毒產品沖刷飲水系統有助于殺滅水線經清洗消毒后仍存活的任何微生物。每3d沖洗一次水線,防止生物膜形成,影響飲水衛生和水流(圖10),降低飲水量。

圖10 生物膜(右)導致水流被限制
水線清洗消毒步驟如下:
5.7.1 清除粘性物質 雞群淘汰后沖刷水線,最好用高壓沖刷,清除沉淀物、細菌、粘性物質。確保水壓管處于正常狀態,用2%~3%的過氧化氫加入染料混合于400L儲水罐注滿水線,觸碰飲水器使溶液進入飲水器,將3%濃度的過氧化氫在水線中停留24~72h,如有必要,再次將2%的過氧化氫停留在水線 4~6h。
5.7.2 清洗消毒調壓器 清洗調壓器和水壓管是成功的關鍵,確保水壓管處于工作狀態,調壓器不在沖刷狀態。
5.7.3 清除水垢 將清洗劑沖刷水線直到看見染色,如果水含有礦物質,用酸來清除水線中的水垢如鈣或鎂 (>80ppm)、 鐵或錳 (>0.5ppm)、硫(>80ppm);pH值必須小于5以溶解水垢,在水線內停留24h。沖刷水線內的酸制劑,然后用消毒劑如漂白粉(30ml/l)或 1:128 的過氧化氫(30ml/l)清洗消毒,有助于防止生物膜再次形成甚至可防止飲水器在清洗后“粘連”。在惡劣情況下,即使效果好的產品使用正確的濃度其消毒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5.8 加藥器 加藥器提前調試好,因其價格昂貴,禁止亂動,私自卸開。使用期間要求水質良好,無雜質。每次維修沖洗后,加藥器要組裝嚴密。在加藥器與水線同時沖洗消毒時,加藥桶里一定要有清水或消毒藥,以沖洗出加藥器內部的雜質,減少加藥器的磨損,延長其壽命。請勿使用酸堿化合物,以免對加藥器塑料部件造成傷害。將吸管垂直放入桶內,但不能放置桶底,以免吸入雜質。
5.9 加藥桶 每次加藥、飲水免疫前后都要刷洗藥桶,藥桶的內外部都要進行清洗。使用藥桶備水時,藥桶里面的水最多保存6h就應更換一次,每次用藥時間不超過6h,以防止細菌滋生。藥水配好后應及時加蓋,以免落進雜物或粉塵,降低藥效或發生堵塞。
根據種雞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特點,科學擬定飼料配方,注意配方的同步性即育雛、育成及產蛋期實際配方中的粗蛋白和代謝能比標準高則都高,反之也然,其它成份鈣、磷、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都必須符合標準。更換飼料前必須化驗主要營養參數。
6.1 平養的料位與雞數 欄應存母雞數=欄料槽長度÷總料槽長度×總母雞數,做到2周調整一次(表14),公雞也同樣調整。

表14 雞數和料位調整
6.2 稱料檢查 不定時檢查各欄所計算的料量尤其是零頭料量。周末對舍存料進行檢查。
6.3 喂料均勻性檢查 料線喂料時根據總料量及時調整出料口高度;料槽喂料嚴格控制每根料槽料的厚度;料桶喂料加料應均勻,避免人為原因造成喂料不均勻。
6.4 其它檢查 平養舍必須及時清出轉角器內的飼料,防止霉變;籠養舍中間籠內不能缺雞或無雞,以免喂料不均勻。
在整個生產周期,正確運用飼喂程序,通過增加飼料保持種雞生長曲線均衡平穩增長,使其體重均勻達標,以發揮種雞最佳的生產水平。
S831.4
C
1673-1085(2016)08-0014-05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