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
摘 要:大學英語課程在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進行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和改革,更好地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地方高校的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推進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豐富大學英語課程資源,優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大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
關鍵詞:轉型發展;網絡平臺;大學英語;課程建設
一、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
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產業調整變化,2014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推動高校轉型發展,2015年10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從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增強對轉型發展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擺在當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了轉型的主體是學校,轉型的責任在地方。國家的戰略部署為地方高校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地方本科高校應契合國家戰略,建設應用型本科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積極實現轉型發展。繼《指導意見》出臺之后,各省積極落實推進,先后出臺實施辦法,推出一批轉型試點高校和試點專業。筆者所在的遼寧省就于2015年11月正式啟動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工程,確定了10所轉型試點高校和116個轉型試點專業,涉及21所高校,占遼寧省地方高校總數的35%。筆者所在學校有幸成為首批試點高校,同時獲批試點專業,面對轉型發展,學校積極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
二、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的重要意義
大學英語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大學生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學英語課程作為本科教育階段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在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課程建設是教學改革的核心所在,高校發展的根基所在。大學英語課程建設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關系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敗。進行大學英語課程建設和改革,更好地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是地方高校的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指出,大學英語課程“應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院系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各高校應根據學校類型、層次、生源、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等,遵循語言教學和學習規律,合理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課時,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動態開放、科學合理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然而,目前許多面臨轉型發展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仍處于守舊和僵化的狀態,從課程設置傳統,教學資源有限,教學費時低效,缺乏活力和效率,ESP師資隊伍匱乏,無法適應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需要。大學英語教育應立足學校的辦學目標,主動適應學校轉型發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必須積極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做好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立足校情,活化課程,優化資源,提高效率,突出應用,才能使大學英語走出困境,煥發活力,切實承擔起大學英語教育的職能和職責,切實服務學校和各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三、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網絡平臺為地方高校克服教學和教師資源等發展困難和現實問題,推進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打開了一條便捷的通道。
(一)利用網絡課程平臺,做好網絡課程的應用和建設
大學英語課程并非單一的一門課程,而是一個課程體系,應由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和跨文化交際三大部分組成。目前,許多地方本科高校大學英語課程單一,只有基礎英語教學即通用英語教學,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際課程,服務于學生職業英語能力培養和提升的專業英語課程更是少之又少,難以支撐應用型人才培養。事實上,不是高校不重視,也不是大學英語教學部門領導的觀念沒有與時俱進,而是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能力無法支持這些課程的建設和教學。網絡課程平臺為高校解決了開課難、建課難、授課難的問題。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進,“愛課程”、“學堂在線、”“智慧樹”、“超星慕課”、“云朵課堂”等網絡課程平臺日漸成熟,日益壯大,課程門類豐富,資源強大。網易公開課、搜狐公開課、百度傳課等網絡平臺也為廣大高校學生提供了豐富而強大的課程資源。其中愛課程所打造的中國大學精品開放課程共享系統是教育部、財政部“十二五”期間啟動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支持建設的高等教育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匯聚了中國大學的名師名校名課,是國家級視頻公開課程和資源共享課程等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各高校應充分利用這些網絡課程平臺,利用網絡課程資源豐富和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增設英語選修課和專業英語課程,鼓勵教師使用網絡課程平臺提供的優質的教學資源,拓展改進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實施基于慕課、微課和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與基于網絡的學習融為一體,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提高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效率,提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服務力。此外,各高校還應重視在線網絡課程建設,鼓勵和引導教師從用課向建課發展。
(二)引進網絡學習平臺,輔助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
網絡學習平臺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建設網絡學習平臺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強大技術實力。對于多數高校,引進網絡學習平臺是更便捷、更實際、更有效的做法。網絡學習平臺不僅配備大量的課程教學資源,還為師生提供教學設計、課堂互動、教師輔導、學生練習、作業反饋以及學習評估。網絡學習平臺還人機交互、人人交互功能,具有易操作性、可移動性和可監控性,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有了網絡學習平臺的支持,教師可以有效地豐富課程資源、拓展教學空間,推進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可以更好地開展形成性評價,推動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目前,專注外語教學服務的國內主流出版社大多都開發了相應的網絡學習平臺,提供了豐富的數字課程資源,輔助大學英語教學;DynED等國外開發的英語學習平臺也建設了大量實用的英語課程資源。這些網絡平臺有的課程資源豐富,有的練習充分實用,有的后臺技術強大,各有優勢和特色。高校可根據自身的教情、學情和人才培養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網絡學習平臺輔助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向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方向發展。
(三)發展移動學習平臺,全面推進大學英語教育信息化
移動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百度百科對移動學習的界定是“一種在移動設備幫助下的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移動學習被認為是一種未來的學習模式,或者說是未來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模式”。移動學習具有移動性、即時性、參與性、自主性、情境性、泛在性、愉悅性等優勢,吸引了許多學生的關注,受到學生的普遍認可和喜愛,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目前,許多大學生都選擇使用手機APP進行英語學習。移動學習具有微型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點,倡導碎片式學習,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有效輔助,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各高校應主動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方式,充分重視和推進移動學習,建設大學英語移動學習平臺。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移動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電子圖書資源、微課程資源、音頻視頻資源,課件練習資源以及其他趣味性、實用性、即時性強的英語學習資源,支持和指導學生進行移動學習。在移動學習平臺建設工作中,高校應提高平臺的交互性和開放性,唯有擯棄封閉性,才能實現共建、共享、共同發展。同時,教師應結合課程需要和學生需求,向學生推薦優質的移動學習平臺,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移動學習。
(四)做好教師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的E-Learning教學能力。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教師。教師要切實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改革意識和熱情,提高信息化素養和E-Learning教學能力。不可否認,網絡平臺和網絡課程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師的面授課程,時代呼喚的是基于網絡課程和網絡平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能否有效實施,能否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有賴于教師改革和努力。從網絡課程的選取、翻轉教學的開展到網絡學習平臺的使用、學習任務的設置、學習過程的記錄跟蹤評價、到網絡學習、自主學習、移動學習的指導,任何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與管理。高校要做好教師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意識和信息化素養,提升教師應用網絡課程、網絡平臺輔助教學的能力,才能確保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取得理想效果。
四、結語
在轉型背景下,大學英語教育如何改革以適應高校轉型發展是當前外語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地方高校應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推進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改革,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豐富大學英語課程資源,優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大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14-06-2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2]教育部.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EB/OL].(2015-10-2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3]王守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J].外語界,2016(3):2-10.
(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