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軍
在中職教學中,物理教學是一大難點,為了促進中職物理教學的開展,提高其教學質量,就需要在教學中合理應用自制教具,借助自制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一、選擇簡單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由于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這就阻礙了物理教學的進行。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物理教學,就需要在物理教學中合理應用自制教具。自制教育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物理不會感到陌生,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物理實驗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就需要對實驗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借助實驗材料進行教具的自制。
例如: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就是易拉罐,教師與學生能夠利用這個簡單的實驗材料進行教具的自制,將其做成一個簡易的電話,利用這個簡易的自制教具證明聲音能夠在固體中傳播。小孔成像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物理現象,教師與學生能夠利用塑料瓶來完成小孔成像的實驗,在塑料瓶底端用針扎一個小孔或者其他形狀的孔洞,利用光源照射所制作的塑料瓶底部。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熟悉的材料進行物理教具的制作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物理規律的探索。學生在進行教具自制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一些物理知識與規律,還能夠在這個制作的過程中獲取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熱情。簡易的氣壓計、測力計以及照相機等都能夠通過簡單的材料進行制作,這就需要學生與教師對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利用簡單的材料制作而成的教具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由的拆裝、重組,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仔細觀察,利用這些自制教具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為物理教學的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自制教具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首先,物理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具的自制,并應用在物理課堂的教學中來。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進行教具的自制,不僅能夠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動手實踐,為學生提高一個自由的平臺,還能夠使得物理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例如,在進行光的色散、大氣壓的存在、壓強與高度關系以及凸透鏡成像規律等物理內容的講解時,物理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將要講解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進行簡單的教具制作,并且利用所制作的教具進行課堂的實驗演示。學生能夠利用水、紙以及玻璃杯等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這些實驗教具的制作。由于所選擇的教具制作材料來源于學生的生活,與學生息息相關,這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得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更好。其次,在進行物理教具的獨立制作與物理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夠找出自身的不足,從而利用自制教具進行問題的解決。自制教具能夠將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物理知識有效地聯系,讓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并在實際問題中進行靈活的運用。最后,自制教具的應用還能夠促進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并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好交流與分享,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利用自制教具搭建師生交流學習平臺
自制教具對于中職物理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自制教具的制作能夠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鍛煉,并且比較的復雜。因此,物理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教具的自制時,應該對課程的標準進行熟練掌握,把握好物理教學中的關鍵點、難點以及重點等。物理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生活進行仔細觀察,結合物理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思考,在教具的應用過程中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聯系,從而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自制教具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教師應該精心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合理的運用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自制教具的制作不能夠只是單純的機械模仿,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教具制作的原理,明確是正確的制作過程。在自制教具的應用過程中學生應該學會如何正確對教具進行改進與重組,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教具制作結束后,學生需要利用所制作的教具進行演示,通過合理的運用將設計理念與意圖等進行詳細的展示,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在教具的自制與應用過程中熟練掌握物理規律,加強師生間的合作交流。
綜上所述,在中職物理教學中,自制教具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教具的自制,在教具的制作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