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快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分析和把握職工思想動態,探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職工隊伍凝聚力、戰斗力,保持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這是我們企業新形勢下始終重視并研究解決的重要工作任務。
關鍵詞 施工企業 職工思想 建議對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有力保證。在新的歷史時期,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呈現出新常態。關注職工思想動態,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職工力量,激發職工活力,營造良好的改革輿論氛圍,讓職工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各項工作中,成為擺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那么,新常態下,如何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筆者結合單位實際,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一、職工思想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一)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不足。部分職工對當前企業深化改革、重組整合和市場發展的形勢認識不充分。有的只關注眼前業務方面工作,缺乏長遠意識和宏觀政策考慮,對企業當前存在的困難憂慮,對企業發展前景信心不足。有的對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敏感性、創新性,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職工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十分關注,對企業改革發展的期望值較高,即充滿期待又存在憂慮。當前,建筑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工程項目規模逐步縮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在增大,效益降低。部分職工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感到危機和不安。
(二)對個人薪酬福利不滿意。部分職工認為所獲得的薪酬與工作付出不匹配、與物價增長不相稱,感覺生活壓力大;希望衣食住行有保障,達到安居樂業。特別當前企業發展艱難,有的單位職工工資沒有按時發放,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作為“老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多,歷史包袱沉重,一些涉及到職工的利益問題一時難以得到解決,部分職工對此意見較大。個別單位市場競爭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低,發展舉步維艱,職工生活沒有得到保障,造成職工積怨加重。
(三)對企業歸屬感不強。有的職工認為自身發展空間不大,人才公平競爭環境有待改善,公平的激勵機制有待完善。有的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不高,對自己在企業的未來發展信心不足,缺乏明確的長遠職業規劃。
有的單位對建立公平競爭環境和人性化文化建設認識不足,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重視不夠,職工思想穩定時,就容易忽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發現職工思想不穩定時,才被動應對。有的職工安于現狀,缺乏緊迫感、責任感,認為企業給予他們的不多,抱著混日子的心態得過且過。
(四)感覺工作壓力大。有的職工對工作環境要求較高,難以適應艱苦環境的施工一線。有的職工認為自身工作要求高、能力難以勝任,對自己的工作成績不太滿意。有的職工思想觀念比較保守,進取心不足,學習力不夠。
作為施工企業,大多數職工工作主要在施工生產一線,工作生活條件艱苦、流動性大等客觀因素存在,決定了部分職工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特別是給剛上崗的大學生帶來不安定心理。部分職工年齡偏大,知識結構陳舊,適應能力較差,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存在恐懼心理。
二、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及建議
(一)轉變“三種觀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
一是從被動應付向超前預防轉變。首先,推進思想動態分析制度常態化。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開展職工思想動態調研,及時把握職工思想脈搏,摸清職工思想動態,提高工作預見性。其次,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課題研究。針對職工隊伍潛在的思想苗頭和傾向性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促進成果轉化,解決實際問題。
二是從單一灌輸向雙向交流轉變。通過下基層調研、設置意見箱等多種形式了解職工思想狀況的同時,領導干部要放下架子,面對面地與職工群眾交流,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建議,營造和諧人文環境。設身處地為職工群眾著想,始終站在職工利益角度想問題;對在工作中出現這樣那樣失誤的職工,堅持嚴格管理和人文關懷相結合的方式,注意思想引導,使職工樂于接受。
三是從“獨角戲”向“大政工”轉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靠政工人員就能單獨完成。通過“專兼結合、一崗雙責”,建立起黨組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全面抓好黨組織的主導作用、行政領導的重要作用、工會組織的紐帶作用、團青組織的助手作用的“四大作用”發揮,全面地、有效地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
(二)圍繞“四個結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
1.堅持推動企業發展和提高職工福利相結合。堅持“立足國內,優先國際,轉型升級,科學發展”戰略方針,積極推進企業改革穩定發展。做好科學發展規劃,著力加快轉型升級,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企業科學發展、轉型發展。持之以恒開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工作,著力抓好項目精益管理、國際經營管理、投資項目管理,提高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認真落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接受職工代表大會審議。落實“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方針,認真執行企業《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商協議書》。關心職工生活,適當提高職工福利待遇,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積極性,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2.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目前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中,職工的思想隨著社會的變化也處于多元發展變化中,調動職工積極性就必須準確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弘揚企業“一家人一家親”文化理念,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職工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引導職工正確對待個人與企業、當前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進一步理清企業存在的各類歷史遺留問題,研究好國家政策,積極推動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把職工的“冷暖”作為日常管理來對待,主動“接地氣”,及時了解職工工作生活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和激勵制度,營造公平的用人環境和競爭環境,激發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職工小家、職工書屋、運動場等基本文體活動場所,活躍職工特別是工地業余文化生活,滿足職工精神文化需求。
3.堅持廣泛宣傳教育和分層分類教育相結合。積極廣泛地進行教育宣傳。充分利用企業網站、報刊、微信公眾號、櫥窗等介質,積極探索“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宣傳力度,引導職工了解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改革任務和發展遠景,引導職工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企業的發展、創新和改革上來。
針對不同的層次進行不同的教育。對黨員干部著重加強理想信念、黨風廉政、道德法制等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敏銳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對一般職工則加強集體主義、職業道德、國情企情等教育,引導他們愛集體、愛崗位,積極投身于企業建設。對帶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職工,有的放矢地做好引導工作,爭取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同時,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至協作隊伍,大力開展農民工思想政治工作。
4.堅持完善制度建設與強化監督檢查相結合。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做到“三個同時”:在研究生產經營工作的同時,要分析職工的思想狀況;在安排部署生產任務的同時,要進行思想發動;在年度檢查考核工作的同時,要檢查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作為衡量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業績的重要標準,以此調動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出成果。實行思想政治工作承包責任制,對承包對象的思想動態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制度,對包保對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行全程負責。對思想政治工作不負責、無作為或引發不穩定事件的,要嚴格責任追究,確保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三、結語
職工群眾是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管理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堅持與時俱進、創新方式方法,才能適應經濟新常態,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