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玉梅
摘 要:在歷屆高考英語試題中,書面表達所占分數比值逐年增加。為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本人積多年教學經驗,從基礎抓起,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初步探索出一條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英語;英語作文;書面表達
一、積累詞匯,促進寫作
猶如土木磚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樣,詞匯是說話寫作的必需材料。衡量一個學生英語水平及交際能力的高低,關鍵還得看他掌握詞匯量的多少。教學大綱規定的詞匯是經過科學篩選的,是中學生學好英語所需的最基本的詞匯。為使學生積累更多詞匯,提高學生寫的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學中,都堅持每周用一節課時讓學生默寫單詞,要求學生根據漢語解釋,寫出詞的拼寫形式,詞類,音標。此外,對高、初中學過的不規則動詞過去式,過去名詞,形容詞,副詞不規則變化,特殊形式的名詞復數,年,月,日,星期等等,作專項默寫,為學生高考書面表達打下堅實的拼寫基礎,從而使學生在高考書面表達中,避免了因單詞拼寫錯誤而丟分。
二、書寫規范,促進寫作
高考書面表達的質量,既反映在表達內容上,也反映在書面形式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從入門階段的書寫,抄寫,拼寫到聽寫等等,我都堅持從書寫26個字母的基本功抓起,從不馬虎。要求學生書寫規范,注意連寫,以及文面美觀。并采用出專刊的形式,讓全班同學都參加英語書法評比,從而激發學生練習英語書寫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圍繞課文綜合訓練,促進寫作
現行高中課文,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的極好材料,一篇課文下來,語音、詞匯、語法、句型、口、筆頭表達等全都有了,故在課文教學中,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從而為寫打下基礎。
(一)聽寫能力。十幾年的教學中我都堅持每次上課均聽寫一定量的單詞,要寫出單詞的拼寫形式,詞義解釋,詞類、音標,并全批全改,然后幾課為一單元,定期默寫。
(二)遣詞造句能力。課文中出現的動詞,要特別注意,因為動詞掌握得好壞,是學生能否正確遣詞造句的關鍵,每學到一個動詞,都要學生聯系簡單句5個基本句型考慮組成句子。不斷培養學生動詞決定句型的意識,讓他們造句子就自然地考慮到選用句型。
(三)朗讀和背誦能力。一般來說,聽與讀的訓練量必須幾十倍地多于說與寫的量,才能較自如地在口頭上或書面上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我們學漢語講究“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英語也應這樣。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都堅持讓學生背誦部分課文。
(四)自由表達能力。我們要學好中文,尚需多做寫的練習,那么要學好英語更需大量的寫的練習,故每屆高中學生,我都要他們用英語寫日記,或天天寫,或每周寫一篇。
五、結合高三復習,強化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
從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盡管平時已注意對學生進行了一定的寫作訓練,但學生在做考書面表達題時卻不一定能得到理想分數。因此,必須結合高三總復習,強化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以簡單句為線索,訓練寫作。以主+系+表句型為例,這一次復習必須進一步給學生歸納出所學過的能用于此種句型的系動詞,如常用的系動詞是be,它表示一種穩定的狀態,get,become,它們表示狀態的變化,look,taste,smell,sound,這類動詞表示主語給人的感覺和印象,有一種被動的含義,后邊表語要用形容詞,而不能用副詞。如:The bread tastes good,不能說The bread tastes well.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使用時盡量不要用錯。其余句型的歸納在此不一一詳述。
(二)限時模擬寫作訓練,加強考生臨場應變能力。要求學生在做題時必須注意速度和節奏,而高考書面表達從時間分配上看,最多也只能是10-15分鐘左右的時間,學生必須在這點時間內完成書面表達,并且意思連貫,無嚴重語法錯誤。做這類練習時,要求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1.仔細審題,吃透要求。把提供的漢語提示多讀幾遍,理解透它的要求,并將所規定的內容及要求重新進行整理組織,使它條理化,再以合適的口氣、身份從適當的角度進行表達。
2.明確內容,把握要點。應要求學生在仔細考慮試題內容后,把漢語提示簡化到口語化的程度。用英語將要點列出然后擴展成句,組織成文。
3.語言地道,表達恰當。書面表達不同于漢譯英,它要求學生表達什么,學生就表達什么,較之漢譯英有較大的靈活性,要選用自己最熟悉的句式來表達,一定不要用沒有見過的句型。要求用簡單句寫。
4.仔細檢查,認真修改。檢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體裁,格式是否恰當,要點是否有遺漏,時態、語態、主謂是否一致,單復數變化是否有錯,每個句成分是否完整,單詞拼寫是否有錯,總的字數是否合乎要求等等。
通過這樣的訓練,有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寫出的書面表達,錯誤不多,語句較通順。總之,寫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對學生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作為教師,必須長期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聽、讀、說、寫全方位的訓練,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