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威
摘 要: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快樂讀書。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遵循規律,不可盲目;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敢于閱讀,正確的閱讀。
關鍵詞:課外閱讀;環境;方法;網絡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中的閱讀,課外閱讀也是鞏固學生課內所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途徑。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快樂讀書。
一、創設良好閱讀環境,推動小學生快樂閱讀
(一)學校基本設施建設中都包含圖書館,包括各種豐富的閱讀書籍。學生的閱讀量一般不大,主要是因為小學缺乏科學合理的閱讀制度,無法真正的發揮學校圖書資源的作用。為此學校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制度。例如將低年級的學生和高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時間上分開,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安排簡單的圖畫和故事書,高年級的學生由各科教師推薦相應的書籍,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是發人深思的報刊書籍等,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機會。
(二)家長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閱讀觀念,從而養成閱讀書的好習慣。家長還可以在周六日帶著孩子一起逛圖書館,書店,幫助孩子選擇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家長與孩子一同閱讀,交流閱讀感受和心得,那樣不僅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進一步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三)近年來開展國學教育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低年級的學生主要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高年級的學生則背誦《論語》和《大學》等書籍,通過展開課外閱讀比賽,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亦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教會小學生閱讀方法
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課外閱讀時間充足和量達標能夠更好的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而通過課堂閱讀所學到的閱讀方法去閱讀課外書籍則會更加便于理解。課內閱讀可以遵循下面幾個步驟:第一,快速的閱讀,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細細的瀏覽文章內容,注重細節之處;第三,精讀文章,歸納文章內容的精華所在;第四,把握文章的中心,思考文章包含的寓意以及它的現實意義。而課外閱讀方法亦可以遵循以上的步驟,但是為了進一步的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提高閱讀的效率,可以采取三種閱讀方法:第一種是抄讀法。分為兩個步驟,抄和讀,光讀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義,反復的抄寫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在抄寫的過程中學生會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從而加深理解。這種方法也是最基礎的,是幫助學生積累文章素材的基礎方法。第二種是瀏覽法。學生需要閱讀的課外書籍有很多,但是可支配的時間和精力則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呢?速度上必須提高是必然的,但是用對方法也很重要。有的文章不屬于必讀科目,有的文章基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進需要瀏覽閱讀即可,瀏覽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第三種方法是聯想法。閱讀不僅僅是為了閱讀而閱讀,當我們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時,會感同身受,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此時學生可以根據閱讀后的思考寫一篇讀后感想,并且要聯想自己的生活,以此指導自己的生活。從而真正的將閱讀融入到生活中,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三、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加強小學生網絡閱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強大的信息系統逐漸的滲透到教學中,平時借助各種媒介隨時隨地的觀看來自于全國各地的新聞內容,這種閱讀的方式如今已經成為了普遍。借助于互聯網平臺,可以加強網絡閱讀學習,用信息化推動教育的現代化。與此同時,學校亦可以借助互聯網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實現課外的實時互動,教師將為學生布置的課外閱讀書籍清單報備給家長,讓家長監督孩子閱讀。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家長的信息反饋,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可以針對學生的閱讀水平制定教學計劃。
如傳統的閱讀教學是教師專門抽出一堂課供學生閱讀,學生閱讀的只能是紙質的數目。閱讀的量和面是有限制的。但是利用教室的多媒體平臺進行輔助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制作更加豐富多彩的課件內容供學生閱讀、瀏覽。同時學生也可以參與教師的工作,和教師一同合作制作出內容更加豐富、形式多彩的閱讀課件。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有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快樂的閱讀與學習。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遵循規律,不可盲目;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要嚴格依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課外書籍,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堅決抵制閱讀不良課外書籍;對學生閱讀課外書籍要多持鼓勵的態度,減少批評的次數,讓學生敢于閱讀,正確的閱讀。相信在教師和家長潛移默化的引導和督促中,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