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平
摘 要:教學策略直接影響我們的教學過程,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策略也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優化我們的教學過程,筆者認為要想優化好自己教學過程,應從從以上幾方面著手,即興趣教學、全面的目標、探究性教學、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學資源的整合、精心設計的練習、清晰明了的設問。
關鍵詞:教學策略;趣味教學;探究性教學;教學氛圍
一、以興趣作為突破口,實施趣味性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驅使學生去學好功課的內在動力,因此,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調動一切因素,積極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情景,激發學生強烈渴求知識的欲望,是他們自覺地,主動地探索問題,尋求知識目標用自己潛藏的內在動力去突破重點,難點,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一,創設精彩的課堂引入,先聲奪人,激發學生的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新穎精致的開頭,會給學生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吸引學生迅速進入本堂課的情景之中,掀起學生積極情感的浪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筆者在上《分子和原子》一課時,導入新課是把一滴酒精滴在手心中并合攏,在學生喊了五、四、三、二、一后,把手心打開發現那滴酒精不見了,從而順利地導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第二,從聯系生活入手,學以致用,誘發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找準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的切合點,把學生熟悉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體驗到化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的聯系。
二、確定全面化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功效。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并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初中化學新的課程標準教學目標由三部分構成: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課堂教學中只有注重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維教學目標,才能提高目標達成的有效度。
三、探究性教學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通過實驗親身經歷和體會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實施探究性教學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第一,教師講授實驗知識的一般步驟與基本框架。
第二,安排學生分組做實驗,教師通過圖片展示操作步驟啟發學生順利做好實驗。
第三,師生共同總結實驗成果,從中總結有關規律。
四、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給知識注入生命,知識因此而鮮活;給生命融入知識,生命因此厚重。新課程課堂首先要致力于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支持性的學習氛圍。教育家羅杰斯指出:“教師的態度可以決定課堂教學的成敗?!睜I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一是發揚教學民主,優化教學組織。課堂上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鼓勵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傾述,教師表現出熱情、信任,在充分傾聽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指導、有效激勵,形成師生“互動流”。二是教師要提高業務素質,優化教學藝術。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強師生情感溝通。實踐證明:環境越和諧,親和力越強,教學越有效。
五、整合教學媒體資源,有效輔助教學
教學媒體的合理利用,可以優化教學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減少學生學習思維障礙,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一節課往往需要使用多種教學媒體,這就要求根據內容、學情和媒體的特點,正確定位,揚長避短,進行有效整合,使其輔助功能發揮最大化,促進教學效果最優化。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的有效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充滿挑戰,呼喚智慧。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制作符合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夠更好地輔助學生學習有關化學知識,才能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發揮教學媒體資源的最大優勢。
由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有許多教師都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出一些精美的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盡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引導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化學知識,并能夠學以致用,觸類旁通等。
六、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提高效率提高課堂的高效性
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講練結合這種方法有利于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參與中思考、學習,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不僅可以減輕學生負擔,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效教學還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和能力,反思對于學生學習來說非常重要,對于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也具有重要作用。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的批判反思能力的高低應成為判定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指標。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完善有效教學的心理能力,減少無效勞動造成的時間浪費。
一堂課是否高效主要還是看每個學生是否都達標了,這是教育公平的體現。一個老師在下課后能不能自豪地說:這節課的基本知識或核心知識全班每個學生都掌握了。這才是真正的好課。每個學生的能力有差別、價值觀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識、基本的技能訓練是每個學生都應該達到的。
七、設置問題清晰明了,激活學生思維,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
在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設置的問題要清晰明了,能夠學生盡快理解題意而展開思考與探究,從而更好地激活學生思維與學生學習的高效性,有效地幫助學生能夠透過事物的表象認識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