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榮軍
2016年5月,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被確定為“電子商務進農村”全國示范縣。
7月,阿里發布全國網商指數,平利縣排名全省第一。
8月12日,平利縣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農村淘寶”合作項目。
讓“最美鄉村”亮相電子商務主戰場,把平利建成“電子商務進農村”全國示范縣和全國富硒農產品電商第一縣,正在成為平利走向大市場的新目標。“發展電商,讓小產業‘對接‘大市場,讓千家萬戶受惠大市場,讓小生產聚成大產業,讓群眾因產業脫貧致富,這是平利今后活躍農村經濟的重要途徑!”平利縣委書記鄭小東說。
網“鏈”大市場
8月15日,興強富硒茶淘寶店參加淘搶購,具有養肝降血脂減肚子功效的“平利絞股藍”茶當天成交2100件103179元。在網店后臺,爆款五葉甘味養生富硒絞股藍龍須茶8月成交4773筆。老板余新強說:“公司網店經常組織淘搶購、聚劃算活動,經常一天銷量幾十萬元,把絞股藍賣到了全國,口碑極好!”
“平利絞股藍”既是中國馳名商標,又是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而且標準化生產種植技術已經成為國家標準。“平利絞股藍”具有“世界只有中國有,中國只有平利有”的特質,這讓“平利絞股藍”成為網上爆款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光絞股藍名氣大,八仙臘肉也是平利的一張名片。無公害、綠色、富硒更是平利特產最大賣點。平利的富硒雜糧天仙米、富硒堅果核桃仁、富硒野菜天蒜都是在網上銷量穩健增長的產品。
過去,平利很多特產小而全、小而優,家家都有但戶戶不多。但因量小分散,實體商無法買賣,很長時間成為經營“雞肋”。如今,電商的出現,一公斤,幾公斤野菜、木耳、蜂蜜、苞谷花都可通過在網上銷售。電商讓平利產品從小而全變成小而大,聚沙成塔。
近年來,平利下大力氣抓電商,按照“一園區、六中心”總體規劃,已建成電子商務創業孵化中心、電商產品展示中心和5家龍頭電商300余家網店,正在建設縣級電商產業園、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倉儲物流中心、質量檢測中心、技術中心和11個鎮級服務站、100個村級服務點,培育1000個電商經營主體,為“平利絞股藍”等特產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去年以來,蘇寧易購、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先后入駐平利,淘寶店如雨后春筍一樣茁壯成長。
據阿里巴巴研究院大數據統計,阿里發布的全國近2000個縣的電商發展數據,平利縣以6.218的網商指數居陜西省榜首。平利電商農產品交易今年已接近突破2億元,在網上銷售的平利農產品有270多款。
網“鏈”大創業
“電商改變了廣大農村青年的創業模式。”這是縣長陳倫富考察全縣鄉村電商戶后的感受,“鼠標點擊的是網絡,是市場,更是農村青年的新觀念。”電商模式打破了農村創業者門檻、資金、地域等方面的藩籬。在農村,做電商的青年人,以完全新穎的方法,做著他們的父輩想都不敢想的事業。“很多年輕人告訴我說,只要東西好,就能賣出去。只要品質過硬,在網上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陳倫富說,平利的“草根創業”立根鄉土,有著特殊的滋味。
“有了網店,偏遠農村的農民再也不愁賣不愁銷了,自家吃不完的蘿卜、山珍都可以在網上賣錢。”擁有5000個粉絲的“臘肉王子”高凡說。他主營平利臘肉,兼營酸蘿卜等鄉土風味特色菜品,年銷量150萬元左右。為保證充足貨源,在興隆等鎮設立臘肉、蜂蜜、酸辣子等特產代購點聯絡千家萬戶。通暢的銷路,讓高凡能夠與農家深度合作,開發鄉土風味食品。由于合作,也讓這些過去的家常物制作有了標準有了規范,“農民只要按我說的標準做,就能賣出去!”
平利IT精英陳楨,畢業后一直在西安從事軟件研發,成功推出ios客戶端、安卓客戶端、網站及微信為一體的“聚硒優”網絡銷售平臺。他以“聚硒優”對接平利28家企業,聚集200多款富硒優質平利特產,在平利發展13家網商分店。在中國第二屆“硒博會”上,“聚硒優”3天完成網上交易80余萬元。“聚硒優”于今年3月誕生,出道5個月,如今月銷量30萬元左右。
“淘寶”讓殘疾人廖偉終于實現了創業夢。31歲、身高卻不足1.5米的他,先后參加平利電商和孵化中心開店技能培訓,然后開了家“陜南山里人”特產淘寶店。店里絞股藍、干洋芋片、干竹筍等22款特產琳瑯滿目,每天銷量多則20來筆,少則三四筆生意。廖偉說,每月利潤2000元左右,實現了不靠父母自己養活自己的夢想。
隨著電商風生水起,在深圳打工的王磊看到了不一樣的商機,毅然辭職回平利開辦優速快遞當起了“小老板”。實際上,看到平利電商物流商機的大有人在。據統計,平利已經入駐物流快遞企業25家,覆蓋全縣11個鎮,解決了“山貨進城,網貨下鄉”雙向流通“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平利還有一邊在家照顧老小一邊開網店的鄭香蘭等一批“居家”電商人。一批以極具本地特色農產品冠名的“臘肉王子”“香香公主”“絞股藍妹妹”,成為平利電商的代言人和網紅。目前,平利有3000多人走上電商創業之路,他們在平利城鄉掀起不小的市場浪花。這一切,都得益于平利良好的電商經營環境。
平利先后組建了電子商務協會、農產品生產流通協會、淘寶微商協會,積極引導貧困戶參與電商創業。縣上出臺了相應的財政、金融、土地等配套扶持政策,每年拿出700萬元專項資金和整合相關部門500萬元資金,爭取國家電商示范縣1500萬元項目資金,這些外部措施讓平利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活水不竭。
網“鏈”大脫貧
“電商+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貧困戶”,是平利農村電子商務中的最引人注目的亮點。
雙楊村方菊花今年58歲,無資金無技術,兩老口是典型的貧困戶。如今方菊花的生活有了新變化,每天早上七點她就來到家門口的“興強”絞股藍基地和大伙一塊兒采摘絞股藍。采一公斤6元錢,每天輕輕松松就有5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參加基地田間管理,每年還有七千多元收入。和方菊花一樣,有130戶442人在興強電商絞股藍專業合作社基地種植、務工,實現當年脫貧致富。
謝厚道,雙楊當地農民,種植絞股藍十幾年。他說以前價格受市場影響很大,每年銷售沒有定數。雖然自己種了十幾年絞股藍,真正嘗到產業甜頭也才是近幾年的事。現在種植90畝絞股藍,剛剛采摘下來的鮮葉就被電商按訂單合同收購,每公斤16元。此外,采摘工錢還有10元,再也不用擔心銷路問題,一年收入四五十萬元。如今謝厚道既是興強電商合作社社員,又是絞股藍基地老板。
不論是方菊花的脫貧,還是謝厚道的致富,這都與平利電商龍頭老大余新強密不可分。余新強,從1989年開始種植絞股藍,17年來從種植大戶發展到今天的興強富硒茶業電商公司。公司擁有10家淘寶店,在浙江、廣東、安徽、湖北、四川、山西擁有32家代理網店。2015年公司電商銷售2100萬元;今年將完成銷售3800萬元。
余新強生意越做越大,這得益于他對基地建設、合作社建設的重視,更得益于他對農民尤其是貧困戶利益的格外關照。興強富硒茶業電商公司下設的絞股藍專業合作社,每年投資30多萬元,免費為合作社貧困戶提供絞股藍種子、種植技術和有機肥,先后以“電商+專業合作社+絞股藍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帶動4鎮9村460戶貧困戶發展絞股藍基地2281畝,今年農民從公司和基地獲利近500萬元。
這種“電商+專業合作社+絞股藍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正在平利各鎮全面推廣。通過電商發展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與種植基地和貧困戶建立訂單種植收購關系,合作社的絞股藍產品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合作每年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有計劃地指導農戶種植,做到種多少心中有數,銷路穩定,收益可靠。電商、合作社、種地基地、貧困戶的多方共贏,為貧困戶快速脫貧穩定致富拓出寬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