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瑞棟
摘要:頂崗實習是實現教育“職業化”,實現高校教育環節與社會實踐環節直接對接的有效途徑之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高校頂崗實習管理需要基于時代背景進行適度創新,使之更加符合高校建設發展所需。鑒于此,本文以“‘互聯網+時代高校頂崗實習管理的創新”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目的在于分析研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實習戰略的實施,以便為學生的就業選擇和步入社會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頂崗實習管理創新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使越來越多的項目與行業追求自身發展與互聯網產業的跨界融合。高校作為對接社會最為直接的教育機構,全方位培養適于社會、具有一定先進性和創新性思維的人才,是其存在的重要價值與使命。而頂崗實習作為一種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方式,加強其與互聯網思維的合作,自然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與選擇。
一、基于互聯網思維的企業人才支持
首先,積極有效的頂崗實習必然是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三者共同作用和努力的結果。因此當學生走向實習崗位以后,教師要積極與企業方面、與學生自身保持溝通,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包括學生對實習崗位的適應情況、對于工作內容的掌握情況等。基于互聯網思維的人才培養,意味著學生要在頂崗實習階段不斷活躍思維、依托現代化科技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識水平,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需要不斷了解學生對新事物、新內容的了解和運用狀況,以便對學校的教學過程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變革。
其次,互聯網思維意味著評價的多元化,意味著學生的頂崗實習要面臨不同角度的評價與反饋。一方面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要不斷接受來自企業的評價,評價其工作質量以及企業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還要面對學校層面基于企業反饋而做出的評價,以便不斷自我調整和學習,促進自身學習能力和實習質量的提升。
二、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學生指導
頂崗實習是目前高校為尚未正式畢業的學生安排的一種實習方式。由于社會人才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之間存在不對等性,所以社會企業能夠為高校提供的頂崗實習崗位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和不確切性。高校內部一定要秉承以學生為本的基本理念,為學生量身定制頂崗實習培訓方案,做到為學生精準服務;同時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學生指導,需要學生在高校學習階段充分掌握完備的互聯網知識,主要包括以客戶為中心,以現代化便捷信息服務為指向的工作流程與操作模式?!盎ヂ摼W+”時代的到來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企業秉承全新的思維理念與企業生產方式,對企業職工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一定要秉承與時俱進的科技原則和實踐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更加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與企業生產要求。
三、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產品更迭
“互聯網+”時代另一突出的特征就是產品以及各種生產工具的快速更迭,各種程序的開發、傳媒途徑的拓展,使每一個進入頂崗實習、開始邁向社會的“準畢業生”隨時要面臨著新事物的誕生與舊事物的淘汰。這就需要高校與企業之間依托這種快速更迭的思維,加強對人才適應性以及自我調整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能力。
首先,加強學生對于工作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創新包括學生對新事物的適應技巧、對工作模式的開發和固有工作完成過程的變革??焖侔l展的互聯網時代,讓身處頂崗實習過程中的高校“準畢業生”有幸在實習過程中目睹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這要求學生不斷提升主體意識和服務企業的觀點,在工作當中發揮主動性和積極創造性,在處理好細節的同時不斷拓展思維、形成獨具一格的工作策略與模式。
其次,在外部環境不斷發生更迭的過程中,頂崗實習的具體策略也必然會發生適度的調整與改變,但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提升學生的實習質量。作為頂崗實習的參與者和主體評價者,學生參與實習的過程也是輔助學校對實習制度、實施方案進行調整和佐證的過程。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會不斷利用自己的在校所學,與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未完成工作所采取的方法與步驟進行對比和參考,而這個對比和參考的過程,亦將對高校頂崗實習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方針的實施起到重要的參考和指向作用。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開放、合作與共享,將互聯網思維作用于高校頂崗實習工作當中,堅持以人為本、快速指導,不斷完善高校頂崗實習制度,加強學校、企業以及實習生之間的合作,才能讓高校所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