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誕生了無數的中小企業,而且還在不停增加,中小企業之間競爭也愈演愈烈,為此,想要在這快速發展的社會立足下去,就要有與時俱進管理模式和體制。本文主要講述對當今中小企業的現在狀況以及今后的體制創新,可跟隨社會的腳步持續的發展下去。
關鍵詞:中小企業;管理模式;體制創新
現如今社會,中小企業擁有較好的發展空間。隨著中小企業逐步的擴大,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就按當前的發展情況而言,想在同行中位列前茅,就必須發揮自己優勢和不斷的創新,而探究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其體制創新更利于中小企業在往后的發展。
一、現在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其體制存在的不足
1.管理能力的不足
我國的中小企業一般都是民營企業,而民營企業的管理權和經營權都是統一化管理,相當于家族化管理,家族化管理會導致客戶的固定性,所涉及的產品范圍也會大大的降低。一般中小企業經營方式都比較保守,對市場走勢理解不夠充分,缺乏對市場的研究,導致中小企業發展腳步緩慢。另外,由于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決定權都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從而大大的限制外來人員的發揮能力,從而導致人才流失,如果公司長期這樣的發展下去,顯然十分不利于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管理的目的是效率、核心是人,想要中小企業在市場上持續的發展下去,就要提高企業的重要核心競爭力。決策競爭力的提升,決策能夠讓企業更好分辨出市場上的陷阱和市場上的機遇,企業的決策失誤率低,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組織競爭力的提升,企業市場上的競爭、計劃都是要通過組織的決定才能實施,確保計劃的可行性。渠道競爭力的提升,企業的渠道多不多,意味著企業客戶資源的多少。客戶是企業的運行操作的動力來源,只要客戶多了,企業才能更好地持續發展。合作伙伴競爭力的提升,現在社會的企業多多少少都一個或幾個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企業合作伙伴聯盟,能夠提高企業的執行能力。創新競爭力的提升,在這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中,想要立足,就要不斷的創新,一招先,吃遍天,這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主要途徑。
2.業績評估和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目前的中小企業的管理體制跟大型的企業來比還是差很多的,中小企業部門的完善還遠遠不夠,就從業績評估這方面來看,很多的中小企業業績評估不太完善的,加上管理者的管理不夠到位,就會影響員工之間薪酬分配的公平性,而且公司也會出現一些為了一己私欲的行為。如果員工之間的薪酬分配得不到公平,就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激情,人才埋沒,出現公司人員流動快,留不住人才,影響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中小企業的績效考評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出現評估失誤,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消極,企業員工之間還會產生矛盾。中小企業應該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業績考察制度,采用合適的業績評估方法,根據不同部門的工作的性質,制定上級考察、分組考察的業績評估的制度,盡量降低企業員工業績評估的失誤率,提高業績評估的準確度。明確的評估標準,不同的部門工作性質也就不同,業績評估的標準也就不同,為每個部門、每種工作制定合理的業績考評標準。業績考評結果的反饋,業績考察員應該定時的向被考察員工反應業績狀況,上下級及時的溝通,確保業績考評的準確度,了解企業員工工作情況,企業的員工也能清楚的明白上級對自己的要求,及時的自我管理、自我調節,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需求。提高業績考評的民主性和公平性,企業員工的業績考評成績采用透明性公布,業績考評結果讓企業員工心服口服,認真對待。業績考評的民主性是為了企業的員工可以向上級反饋情況,反應工作的特殊事情,保障員工的合理權利。業績考評的成績用透明度來公開,就是讓企業員工之間進行對比,保證業績考評的公平性。
由于中小企業家族化管理,管理人員管理多方面東西,會導致忙不過來,影響時效性,在市場上競爭就會失去先機,出現丟失市場、丟失客戶的現象。中小企業管理者缺乏對搶得市場先機重要性的能力,缺乏創新能力。
3.人力資源管理的欠缺
現在我國的中小企業的人才人均比比較低,企業內的員工能力水平不夠高,缺少專業人士管理。公司利用自己手里的權利來聘用自己的親朋好友,并不太看中其個人能力強弱,這并不合適當前社會公平競爭的原則。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前進源泉,是中小企業在可持續性發展道路上的保障。而人力資源管理可以很好的開發和保留人才,讓這些人才為企業所用,形成人力資源人才的高效率利用,達到企業的目標。人才是一切企業競爭、發展的主要因素,人力資源的管理會側面的影響到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也被企業加入到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也是能讓企業在市場上站穩的主要原因。企業想要可持續的發展,主要在于人的全面發展,中小企業的員工能力、素質得到提升,形成一種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態度,成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
二、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其體制創新的新思路
1.科學定位
傳統模式的管理在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合適了,想要改掉這種傳統模式,就要讓經營者和管理者之間相互約束、相互輔助,這樣才能達到改革的目的。向社會外聘專業管理人員,讓企業內的員工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培養專業性人才,同時提高各部門的管理制度。管理者應該以公司經濟效益為核心,無論在管理方面還是運營方面都要不斷的創新才跟上社會的發展需求。在這如此激烈的市場中競爭,首先要明確公司本身的產品特色,了解市場的走向,充分發揮自己的產品特色,同時向外引進專業性技術人才,不斷的提升和創新企業的產品特色,運用專業性的策略打入市場。不斷的提升產品的同時,還要占領市場先機,才能讓企業更好發展的下去。
2.企業文化管理
中小企業除了提升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的同時,更要提升企業文化知識,中小企業的員工的文化素質得到好的提升,能更好體現出中小企業的影響力。現在是一個文化致富的時代。中小企業文化會給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會營造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員工能夠充分體現自我價值,也讓員工的具有豐富多彩的工作環境。企業文化能把員工的共同理念、共同的價值觀凝聚起來,讓員工擁有一種求知的渴望、不斷地更新知識、完善自我的一種觀念。當所有員工都有共同目標時,他們就會共同的前進,推動整個企業的前進動力。好的企業文化是一家企業的象征、代表著企業的形象。所以一家好的中小企業就必須要有好的企業文化。
3.管理體制的創新
現在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道路上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困境。中小企業想要持續的發展下去,就要對企業自身管理體制不斷創新、科學性的管理創新。首先要完善高層之間的職務責任制度,管理人員明確認識自己的責任所在,分工明確、各負其責,采用分區管理制度,解決管理層之間責任制落實。因為企業都是以經濟利益為核心,所以要對企業財務加強管理,合理的運用企業財務,減少企業財務不必要的消耗,讓專業管理人員管理企業財務,制定符合企業財務消費的標準方案。運用最新的企業財務管理方法管理財務,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配合各部門的工作進展狀況。為了更好的發揮企業財務部門的作用,需要不斷的更新企業財務管理方式,提高財務處理技術,更有效率性的管理企業財務工作。隨著市場十分激烈的競爭,會讓客戶在產品選擇方面造成一定困惑,這時候,產品的質量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產品質量更利于企業在市場的發展。所以中小企業在產品質量方面把關尤其重要,畢竟產品質量才是中小企業立足市場的根本保障,產品質量的好壞決定了中小企業在市場的生命力,把握住中小企業產品的質量問題才是硬道理。加強產品的售后服務,建立良好的服務支持,能開發新客戶還能留住老客戶,使客戶感受到企業良好的產品質量的同時還能提升企業的形象,在市場上留下好的口碑。對中小企業對管理模式及其體制的創新主要是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良好的經濟效益更利于中小企業在市場的持續發展。
三、結語
傳統的管理模式及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潮流,創新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及其體制,認識企業自身的不足之處,完善企業管理機制,讓企業跟上社會的步伐,方能促進中小企業適應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勁,李飛.中小企業全面創新管理模式的關鍵維度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9.
[2]單航英.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過程模式及其選擇:基于利益相關者的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0.
[3]徐新紅.淺論中小企業創新管理模式及思路[J].時代金融,2011.
[4]魏海麗.對當前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及其創新策略的幾點思考[J].知識經濟,2015.
[5]董建平.面對問題找良策科學管理促發展一一關于我所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采取對策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08).
[6]吳三清.家族文化影響下的民營家族中小企業管理模式有效性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06).
作者簡介:張唯偉(1990- ),女,安徽省安慶市,廈門大學,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