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淳昌+趙原
危險化學品安全與公共安全密切相關。必須深入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強化應急準備;統一指揮,協同應對;快速響應,科學處置;依靠科技進步,有效應對?;返陌踩L險和挑戰,提升?;肥鹿蕬碧幹门c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確保公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危險化學品安全與公共安全密切相關。為此,必須有效應對?;返陌踩L險和挑戰,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強化應急準備,提升?;肥鹿蕬碧幹门c救援能力和水平。
危化品安全風險與挑戰
我國已經成為?;返纳a大國和使用大國。目前正在由十年黃金發展期向調結構、轉方式、淘汰落后、優化布局轉變,城市安全發展與化工行業發展的矛盾凸顯,變更管理及風險值得高度重視。特別是危化品企業呈現出園區化、裝置大型化、上下游一體化和產品多元化等趨勢,次生衍生災害或災害的耦合風險進一步增加。?;返倪\輸量和儲存量迅速增長,混儲情形難以完全避免,安全風險加大。
危化品領域事故特點
?;飞婕吧a、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廢棄等六個環節,點多、線長、面廣,但事故和風險主要在生產、儲存、運輸三個環節。根據2012—2015年國內外公開報道的化工事故統計,運輸環節事故占36%,生產環節占31%,儲存環節占25%。化工企業的規模、安全生產水平參差不齊,但事故和風險主要是爆炸(占52%)、泄漏(占20%)和火災(占13%),且經常伴生系列次生、衍生事故和災害。還有新工藝、新裝置的安全風險未能得到有效識別與防控。
?;钒踩L險與挑戰
?;肥鹿试斐傻娜藛T傷亡和財產損失大,極易產生次生衍生災害或災害的耦合,社會影響大。如天津“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8人失蹤,798人受傷住院治療,核定直接經濟損失68.66億元。特別是參與救援處置的公安、消防人員115人殉職和失蹤,僅次于美國“9·11”事件中消防人員殉職的數量。
危化品事故的復雜性加劇。一是利益相關方多且關系復雜;二是自然和人為因素相互聯系;三是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如:吉化雙苯廠“11·13”爆炸事故、天安門金水橋的恐怖襲擊案等。當今,美國重大突發事件情景及其構建總共設立了15個情景,其中化學攻擊占4個。
?;肥鹿实男码[患增多,各類潛在危險源增多,防控難度加大。突出表現在?;髽I的園區化、大型化、上下游一體化;每年有約2.5億t?;吩谶\輸;陸上有12萬km的油氣管線;多齡期的城市地下管網系統復雜龐大。如:青島市“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晉濟高速公路山西晉城段巖后隧道“3·1”特別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等。
綜上所述,必須強化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要把重大風險和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防止小風險演變成大風險;防止單一風險演變成綜合風險;防止局部風險演變成區域性或系統性風險;防止事故風險演變成政治風險。
危化品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的經驗教訓
我國化工行業的安全生產形勢總體是穩定的,有效應對了一系列危化品事故。
主要經驗
以人為本,全力施救、科學施救的方針。
軍民合作,充分發揮三支隊伍的作用。即人民解放軍、武警、公安部隊和預備役民兵;各個專業應急處置隊伍;企事業單位職工和農村、社區的民眾。
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體制。
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拳頭模式,即在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領導下,各種救援力量團結一致,在應對災難中表現出的決策迅速、出手快、出拳重、應對有力的鮮明特色。反映出中國政府在應對災難和社會治理能力方面的發展和進步。
主要教訓
反思和總結青島“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別重大事故、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應對工作,還有許多教訓:一是應急準備不足。二是即時處置和先期處置不力,特別是專業處置能力不足。三是應急體制機制不完善,特別是初期現場處置比較混亂。四是救援裝備亟待加強,應急物資不夠充分。五是信息發布不夠及時、準確。六是法規標準不健全。
提高?;肥鹿蕬碧幹门c救援的能力與水平
加強應急管理,提高應對危機與風險的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切實做好應急準備
應急管理最重要的任務是不斷地做好準備,有準備和沒準備大不一樣。應急準備包括:加強風險評估和分級管控;制定修訂應急預案,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加強演練;加強監測預警;加強?;穼I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快速、協調、高效的應急體制機制;做好應急保障;加強法制建設等。
統一指揮,協同應對
強有力的集體行動是提升應對?;肥鹿?,特別是重大事故能力的必然選擇。要努力做到:部門密切配合,條塊緊密結合,區域協調配合,軍地高度融合,資源有效整合。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快速響應,科學處置
即時處置是首要:首先是做好事發單位和有關人員的即時處置、自救互救,提高第一響應者的快速反應能力。
先期處置是關鍵:事發地市、縣、區政府按照應急預案建立現場指揮部,快速處置,控制事態。
屬地響應是保證:事發地省、市政府的準確判斷、科學決策,并為現場指揮部提供有力的人、財、物等保障。
不管是即時處置、先期處置和屬地響應,各級領導都要科學冷靜地做到:對下有行動,對上有報告,對相關單位和地區有通報,對媒體和社會有聲音。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裝備水平
2015年,有關專家對我國應急管理能力和應急裝備水平作了評估,一致認為自抗擊非典以來,我國應急管理能力和應急裝備水平取得重大進步,已經躋身世界各國的第一方陣,但基本上都是跟跑狀態。所以,必須貫徹實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關注和跟蹤國際熱點與趨勢,我們不能僅僅跟跑,還必須勇于創新,提升應急技術裝備核心競爭力,提高應急救援裝備的能力和水平。特別要加強監測預警、信息與指揮系統、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物資保障、緊急運輸、通訊保障和應急體驗演練培訓等能力建設,要大力發展機器人、無人機、快速高機動等智能化救援裝備。
應急處置與救援的原則
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全力施救,科學施救;先期處置,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協調聯動;勇于負責,敢于擔當;依法規范,有序有效;引導輿論,保障有力。
總結多年的經驗教訓,危化品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中應重點注意的問題有:
1.消防救援的第一原則是救人。在沒有了解現場和科學研判的情況下,必須在保證救援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滅火。
2.滅火要先保護住未過火的設備和面積,再控制火情中心。
3.對于?;啡紵ㄊ鹿释ǔJ窍瘸冯x有關人員,劃出隔離帶,對可能出現的反應和變化進行科學研判,再采取相應控制措施,科學有序地進行堵截—攻堅—總攻—監護。
4.針對危化品事故具有不確定性、高變異性、極易產生次生衍生事故等特點,指揮領導要有前瞻性,盡早考慮可能響應到的居民疏散安置和社會穩定等問題。
5.應急裝備和物資要產得出,備得有,找得到,調得快,用得好。
6.危化品事故切記不能簡單的按照一般事故對待。應對?;肥鹿剩灰聭北U腺Y源準備過度、不要怕應急響應過度。
7.危機處置不是追求最好的結果,而是避免最壞的結局,即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損失。
8.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和輿論工作,要按照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原則發布信息,主動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
編輯 趙 原